《都挺好》看完讓人都挺氣,但,這就是生活

最近小夥伴們打招呼的用語變了,變成了:“你今天看《都挺好》了麼?”

任誰都沒有想到,開年第一部大火劇居然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


《都挺好》看完讓人都挺氣,但,這就是生活

在寫之前,小槽一直在想,這部劇到底那部分情感需要吐槽:奇葩的父親?偏向的母親?懦弱的大哥?還是攪屎棍二弟?

真的很難抉擇。

因為這幾個人讓人看著都挺氣。

在知乎的情感類問題裡,劇中的幾位主角都曾出現在不同人講述的故事中。

區別在於電視劇總有結局的時候,但生活是永遠在繼續。

倪大紅飾演的蘇大強——每一個人都不想擁有的原生家庭的父親。

蘇大強一輩子都是老婆做主,被壓抑狠了,老婆死了,他終於可以任由著自己的性子來:手裡要有錢,子女要圍著他轉,不講究衛生,不愛洗澡。。

講真,這裡的每一個點,都會讓人爆炸。

角色的行為誇張麼?

一點都不誇張。

甚至有些人可能還覺得很熟悉。

在人們最常討論的“嫁給鳳凰男”的命題中,鳳凰男來自農村的父母做客不講究衛生這一點經常被提及。

當然,不講究衛生這一點跟是城市的人還是農村的人沒什麼關係。

《都挺好》看完讓人都挺氣,但,這就是生活

蘇大強還想要一夜暴富,聽信別人的投資理財建議,最後被騙了六萬元——多麼熟悉的場景。

有多少人曾經無奈的看著父母花大把的錢買毫無用處的保健品?跟風學習那些對身體很有還的保健知識?

一個朋友的公婆,看養生節目中提倡吃飯的時候俯視著吃,於是老兩口把桌子弄矮,凳子加高,天天趴著吃飯。

是不是很魔幻?

但這就是現實正在發生的事。

在錢被騙之後,蘇大強的行為更是把人性醜惡之處顯露無餘,而最能讓許多觀眾感同身受的地方就是:他如此作,最難過的不過兒女。

然而,世界上沒有一本“如何做父母”的教科書。

《都挺好》看完讓人都挺氣,但,這就是生活

蘇家老大也讓人詬病:強攬一攤子事,卻沒有足夠的能力承擔。

當了半輩子父母眼中的出息兒女,讓他的包袱非常之重,自尊心強到爆表。

被明玉發現已經失業,他的第一反應是覺得明玉在看他的笑話。

打腫臉充胖子慣了,還真以為自己是個胖子。

因為覺得自己是長子,就要承擔起責任,卻根本不看現實,一味的要求明成和明玉和好——數年的矛盾積累而成的堅冰,是局外人一兩句話就能融化的麼?


《都挺好》看完讓人都挺氣,但,這就是生活

作為家裡的長子,蘇明哲的“責任心”從某種意義上講毫無問題,在一些觀眾眼裡,他想照顧父母,給父親買房子,這是天經地義,妻子的反對反而顯得有些“不孝心”。

難道他做的不對麼?

站在父親的角度,我養你這麼大,你改回報我。

站在妻子的角度,我嫁你多年始終吃苦,我憑什麼?更何況並非沒有房子住,為何非要跨越自己的消費能力買新房子?如果你要盡孝,那我父母也需要我盡孝。

誰的想法都沒錯。古人說,貧賤夫妻百事哀,蘇明哲的困境歸根結底是“錢”的問題。

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是三觀的區別。

何為“大局”?某些站在道德的高度去要求其他人付出的“大局”,真·毫無意義。

《都挺好》看完讓人都挺氣,但,這就是生活

至於郭京飛飾演的蘇明成,集眾多被吐槽的缺點於一身。

其他的不多說,單單蘇大強在他家住的那一段時間,他在妻子與父親之間的處理就非常的低級。

蘇明成式傳話方式正是當下許多婆媳關係不好時老公的典型做法。

他最幸運的地方大概是娶了一個好老婆。

最優秀的地方大概就是聽老婆的話。

孩子的身上往往都有父母的縮影。這就是為什麼古代嫁娶總講究個門當戶對,總要求對方家風。畢竟在信息不通暢的時代,家裡是否富足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來判斷對方家長的人品,雖然這一標準並非完全正確,但,在家長眼裡,這是兒女一生的事情,有殺錯無放錯的謹慎也是讓人無話可說。

《都挺好》看完讓人都挺氣,但,這就是生活

蘇明成的性格受蘇大強的影響非常之大。

許多事情上表面看不出,但是骨子裡的性格簡直一模一樣。

蘇大強嫌貧愛富,女兒有錢給他花就是孝順。

蘇明成也一樣,沒錢的時候啃老,轉身嫉妒明玉有幾個“臭錢”,能伸手要到的時候毫不猶豫,需要他付出的時候一言不發。

蘇大強為了暴富,學人理財被騙了。

蘇明成在錢的壓力下想要參與朋友的投資建廠。形式不一樣,本質毫無區別。

蘇明哲所受的影響正好相反:蘇明哲大概是見慣了父親的窩囊樣子,希望自己在家庭中是說一不二的地位。

或許他自己都沒意識到,自己好面子這一點,跟父親別無兩樣

《都挺好》看完讓人都挺氣,但,這就是生活

姚晨飾演的明玉看起來是最正常的一個,也是最正面的一個。

時代不一樣了。

曾經講究的是捱打捱罵也要以德報怨,用大愛感化世人的白蓮花。

現如今,都講究有仇當場報,有怨不過夜的爽快。

所以,明玉面對母親的偏心眼,選擇反抗,最後倔強的不要家裡一分錢。

在現實中同樣遭遇到這般事情的女性們眼裡,明玉的行為簡直不要太揚眉吐氣。

但這樣的行為並不符合“傳統”觀念中兒女要逆來順受的標準。

《都挺好》看完讓人都挺氣,但,這就是生活

她這樣做,有錯麼?

當然沒錯。

父非父,自然子非子。

蘇明玉所期望的只不過是家裡人真正的關心,而不是以“父子倫理”這樣的所謂“大局”標準去要求她付出。

原本只要蘇家人對她好一點,她會回報更多。這一點,從她對師父蒙總的態度就能看到。

只可惜,這家人目前並沒有學會。

蘇大強、蘇明成只想自己,責任都推給別人,彷彿不這樣就無法過好這一生。

蘇明哲頂著“大哥”的責任,永遠都是在要求別人去按照他的心意來。

一樣的自私。

《都挺好》看完讓人都挺氣,但,這就是生活

在電視劇裡,“壞”人往往會幡然醒悟。

但,生活中,這樣的可能性實在是太小了。

很多人都陷在“原生家庭”的泥潭中無法自拔,明玉尚且遇到蒙總這樣的好師傅,遇到石天冬這樣的好男友。

真正的現實中,誰又能遇到誰來拯救Ta?

為什麼大家都看《都挺好》?

因為在蘇家的一樁樁事情背後都是生活的影子。

每個人都希望知道後續的發展,在故事中寄託了自己的迷茫,都渴望知道問題的答案。

為什麼蘇家的人會那樣?

從表面看,因為錢。

實質上,是家庭生活中的情感失衡:得到太多的不懂得珍惜,沒有得到的變得偏激。

某種意義上也是家庭教育失敗的案例。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今日所得之果,皆是自己所種之因。

同理心是個好東西,可惜,他們都沒有。

《都挺好》看完讓人都挺氣,但,這就是生活

希望《都挺好》這樣的電視劇可以多出現。

社會不能指望一部電視劇變好。

但,希望這部劇能夠讓原本沉淪於現實的人找到新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