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我沒想到看這部影片會哭。甚至也沒想到當我寫下這篇推薦,不斷的回憶影片的片段也忍不住淚目。

青春期叛逆的電影也是有不少,結局大家基本也都猜測的到,單純從故事的角度講,這樣的事情很俗套。

無非就是叛逆少女迷途知返走上了聽媽媽的話的道路。

感覺不怎麼有意思。

但是,當這樣一部影片講這段故事娓娓道來,總有一個鏡頭能戳到你的淚點。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故事的一開始,就是母女在車裡爭吵,一個覺得母親管的太嚴,一個覺得女兒不聽話,最直接的矛盾是上大學:媽媽希望女兒就在家附近上大學,外面太危險,然而女兒卻一心想去東海岸的大城市見世面,感受不一樣的生活。

結局不歡而散?

No,比你想象的還要”驚喜“:女兒是在太過生氣,跳車了。胳膊骨折。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短短的一段,母女兩人的性格被展現的淋漓盡致,但雖然兩人各有主見,但性格里的倔強卻完全一樣。

女兒的名字叫:克里斯汀。但是她不斷地強調自己給自己起的名字:Lady Bird(伯德小姐),在各種場合提醒別人稱呼她為Lady Bird。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影片一開頭埋下的最大的矛盾在接下來的劇情中彷彿被忘記了,接下來就是Lady Bird的高中時光,參加社團活動、交朋友、談戀愛……

然而都不順利,心動的男孩原來是gay,在家裡依舊過的不開心,Lady Bird對家裡的一切都不滿意,小小的房子,幾乎毫無隱私的生活,還有看不順眼的嫂子……

她非常向往可以過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住在大房子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用因為買一本雜誌而囊中羞澀,可以大方的邀請朋友來家裡開爬梯,不用因為交不起學費而放棄自己想上的大學。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這是Lady Bird和她的好朋友最喜歡的一幢房子。

青春期的躁動是不可理喻的。

Lady Bird一度想用謊言獲得跟很“酷”的女孩做朋友的機會,想認識那些很“酷”的男孩。看起來就是一個不甘於平凡的女孩很“幼稚”的抗爭,但這也正是青春的味道。

最後結局自然很簡單,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自然沒辦法在一起愉快玩耍。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在青春期,伯德小姐做了很多叛逆的事情,包括抽菸、惡作劇、在公開演講上故意發表一些言論,她渴望得到關注。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有沒有覺得這種情況很熟悉?

多少人的青春期都是這樣的?做一切叛逆的事情,不斷的改變自己的注意,或許這些並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就忍不住在邊緣試探。

最終這種試探在一次伯德小姐被學校停學達到一個高潮。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我都是為了你好”!這句話是不是感覺很熟悉?!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你知道我養你有多不容易麼?!”是不是會經常聽到?!

有些時候,比挨頓打更讓人難過的是媽媽的碎碎念。

又有多少人在聽到這些碎碎唸的時候,心裡暗自發狠一定要長大以後遠遠的逃離,離開這些。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這就是許多人的曾經。

曾經,我們總是會“幼稚”的想一切,想努力表達自己,想讓全世界都認可自己。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但,媽媽的這句話說出了一個道理: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母親為這個家付出很多。伯德小姐的家庭條件並不富裕,父親一直在與抑鬱症抗爭,哥哥並沒有一份很正經的工作,母親一個人打兩份工在自己快退休的年紀,一家人住在並的大的房子裡。但母親從來沒有抱怨什麼,她只是在默默的付出,她希望可以儘量給自己的孩子最好的。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未必需要孩子們多麼的成功,但至少可以讓孩子平安。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但是正如父親所理解的那樣: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比較起來,母親在家庭中的角色更像是中國傳統中的“父親”,不怎麼會時刻表達愛,生活中瑣碎的一切足以讓她喪失很多樂趣。但同時,她自有身為母親的細心溫柔的一面。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聖誕節,一家人快快樂樂的唱歌,大概是媽媽為數不多的輕鬆時刻。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這也是整個影片中母親僅有的笑容時刻。

畢竟,更多的時候她都要承擔起生活中的種種。

除了正在青春期渴望關注的伯德小姐,所有人都理解母親的這份不容易。在嫂子看來,她是一個很強大的人。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非常有趣的一個小細節。伯德小姐十分不喜歡自己的名字,因此她在各種場合,各種朋友面前強調自己給自己起的“伯德小姐”這個名字。

所有人都沒有把這件事情當回事,都彷彿看做小孩子般的玩鬧。

唯有母親,在第一次吵架之後,此後每次都叫她伯德小姐。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只有母親會真正的在意她的情緒,每一個小情緒。

所以在得知女兒揹著自己申請了學校之後,母親特別的生氣,母女兩個一直在冷戰。伯德小姐非常恐慌。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直到伯德小姐去紐約上大學,媽媽依舊沒有說話。在送女兒去機場的路上,父親帶著伯德小姐候機,當女兒真的離開自己了,母親終於沒有忍不住情緒。

這一段,沒有一句臺詞,也沒有嚎啕的眼淚,但是偏偏就會戳中淚點。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或許,這幾封信是母愛表現出來的所有。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深沉而偉大。

或許,此刻我們應該像伯德小姐一樣拿起電話,對一直為自己默默付出卻經常被誤解的父母說一聲我愛你。

看完口碑炸裂的《伯德小姐》,記得給最愛的人打個電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