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戰機米格25:導彈都追不上,飛行員叛逃後謎底才被揭開

與西方武器追求精緻不同,俄式裝備簡單粗暴,皮實耐用易於生產,他們的過人之處在於能夠用一堆落後的材料和工藝,攢出一件性能優秀的武器,傳奇戰機米格25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上世紀六十年代,蘇聯掀起了“導彈至上”的熱潮,“飛機無用”的理論盛行,對前蘇聯航空業造成了不小的衝擊。這個時候,美國成功研製出SR71黑鳥戰機,這是一種時速可以達到3.2馬赫的高空偵察機,蘇聯的導彈只能望其項背,眼睜睜看著它在自己的領空暢行無阻,但又無可奈何。迫不得已,為了應對咄咄逼人的黑鳥戰機,蘇聯只能出研發出一款類似的高速戰機進行攔截。

傳奇戰機米格25:導彈都追不上,飛行員叛逃後謎底才被揭開

研製飛機的任務落在了米高揚設計局的身上。1972年,米格25正式交付部隊使用。這架飛機一經亮相,就展現了蘇式飛機“彪悍”的設計風格,看似是一堆廢舊鋼板強行焊接起來的飛機,卻能達到3馬赫的高速,並爬升到三萬七千米的高空,並在1965年後的十年間創造了23次是世界紀錄,連防空導彈都追不上,這也印證了那句“只要發動機推力大,板磚都能飛上天”的玩笑話。美國人在設計SR71時,為了解決熱障的問題,不得不在飛機上使用了大量昂貴的鈦合金;而俄國人的設計思路則簡單直接,由於他們當時還沒有掌握加工航空級鈦合金的技術,於是就採用了鎳基合金鋼作為機身,雖說熱障的問題解決了,但也讓米格25的空重達到了駭人的29噸,而且耗油量高得驚人,作戰半徑也只有300千米。

米格25問世後,前蘇聯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完善,沒有流傳出任何關於飛機細節的情報。西方國家對這樣一款“神機”的出現大感震驚,以為蘇聯掌握了先進的航空技術。直到1976年,謎底才被揭開……

傳奇戰機米格25:導彈都追不上,飛行員叛逃後謎底才被揭開

1976年初,符拉迪沃斯託克的空軍基地內,戰機訓練正像往常那樣平靜地進行著。突然,飛行員維克托·別連科駕駛著米格25,消失在了雷達屏幕中。起初,空軍基地以為別連科發生了墜海事故,趕忙派出救援人員去搜救,但是卻一無所獲。原來,這是別連科預謀已久的叛逃計劃,他駕駛著米格25突然向海面俯衝,造成墜機的假象,之後再拉平飛機貼海飛行,逃過雷達波的探索,接著,別連科駕機飛到了日本,降落在美軍的空軍基地內。

美國人如獲至寶,迫不及待地派專家來研究這架米格25。結果卻讓美國人大失所望,本以為蘇聯人應用了什麼黑科技,結果發現這架飛機的70%居然是用不鏽鋼焊接而成的!而且,飛機的航電系統也出乎意料的落後,全是過時的電子管。不過,另美國人讚歎不已的是,米格25的焊接水平異常高超,大量採用點焊工藝,焊縫總長5公里,飛機整體結構非常牢固。

傳奇戰機米格25:導彈都追不上,飛行員叛逃後謎底才被揭開

雖然米格25的謎底被揭開,但是有關它的傳奇卻並未落幕。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國海軍F14編隊在執行任務時,一架米格25頂著密集的火力網單獨起飛,單槍匹馬直逼F14編隊,將一架F/A-18戰機當場擊毀後揚長而去!這是歷史上唯一一次二代機擊落美國三代機的傳奇空戰,而此時距離米格25誕生已經過去27年!

雖然米格25已經退役成為歷史,但不得不承認,在當時那個年代,米格25仍然稱得上是一款頗具傳奇色彩的戰機。

文編:奔跑的羊糞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