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情懷”說起 談Hi-Fi裡的“對錯”

人是感情動物,很多行為都是受情感因素的驅動。對男人來說,有了一定的經濟條件之後,相當一部分的消費和追求有“情懷”的因素在內。比如,當年日思夜想而買不起的“神器”,如今買得起了,高價收一個二手來收藏,都不一定能聽了,但這是圓舊夢、續舊情,也是屬於情懷消費。如果連二手都找不到了,廠家可以出一個復刻版,照樣會有人來買。

很多時候我們買東西會斤斤計較“性價比”,而出於情懷的消費,往往比普通的消費更大方,很少考慮什麼性價比。如果是主要“賣情懷”的產品,不必講究什麼很高的參數指標,只要把聲音或設計做出那種“情懷”、那種“味道”,就會有人買單。

除了我前面所說的“圓舊夢”類型的情懷消費之外,還有一種並不牽涉到什麼舊夢,而僅僅是因為產品具有某些特別的個性色彩、情懷魅力、設計元素。這種以個性吸引人的產品也屬於“賣情懷”,設計得好的話,是一種特別的賣點。比如近年來流行過的復古式收音機就是一例。更普遍的例子是古典式的膽機。你當代最先進的收音機也好、放大器也好,參數做得再頂級,功能再強大,對於某些買家來說,不如一臺復刻的老式收音機,一臺電燈泡幽幽點亮的膽機。

所以,可以賣性能、賣指標,也可以賣情懷。有各種消費者,而往往願意掏錢買情懷的人,都是有了一定的年紀和消費能力的壯年、中老年人士,並不是太講究所謂“性價比”,而更願意掏錢買“味道”、買那些能夠勾起某些回味、營造某些情境的情懷產品。

對我個人來說,剛開始對hi-fi感興趣的時代,也是國內剛開始有歐美hi-fi產品進入的時期。當時市場上可以見到、聽到的主流牌子,包括美國的JBL、Infinity、英國的B&W、Rogers、ProAc、法國JM Lab等。這些是第一波進入國內發燒友視野的主流品牌。作為一個什麼都買不起的年輕人,當年的活動,和現在的很多初燒一樣,當然就是到處蹭聽。我後來對“英國聲”的偏好和感情,也就是因為在這個蹭聽時期,發現最能打動我的,還是B&W、Rogers、ProAc等英國喇叭迷人的音色。雖然當時像JBL K2 S9500那樣的大喇叭,在氣勢上也是很令我震驚的,但英國箱獨特的音色魅力、音樂表現力,還是在我發燒啟蒙時期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當年的那些英國喇叭,放到今天恐怕“hi-fi素質”都非常一般了,但偶爾有機會聽聽一些老箱子,發覺它們的流暢、耐聽、舒適的聽感仍在。這確實是一種情懷。

從“情懷”說起 談Hi-Fi裡的“對錯”

我認識的不少老燒,都是和我差不多屬於國內較早接觸hi-fi音響的,現在都應在四五十歲以上了,相當部分到後來開始搞古董名機、經典名機,玩磁帶、黑膠、大開盤帶。真的是因為這些老機器、老媒體的聲音更好?我覺得重點並不在於聲音,而在於情懷。現在音響特別是音源方面的技術發展還是很快的,但最新的數字音頻技術,性能越來越好、指標越來越高、實用性越來越強,但可以說不包含任何的情懷因素,對於那些老發燒來說,聲音再好也沒法勾起任何情懷,沒法營造任何的情境,而且,很多人到中年,開始越來越注重“收藏價值”和“經典價值”,而數碼音頻技術,沒有任何收藏價值,當然也沒有經典價值。

典型一例:有些年輕人說,我一個幾T的硬盤,裡面幾千張唱片的內容,秒殺你一個大唱片櫃,找起音樂來方便得多,但是對中年人來說,拿出一個硬盤炫耀自己的音樂收藏有任何意義嗎?沒有。有意義的是家裡的大唱片櫃、書櫃,那才有意義。不同年紀和心理背景的人,想法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說硬盤純粹是實用,而唱片櫃和書櫃有情懷成分。有些人只講實用,而有些人還要講情懷。這裡沒有對錯之分。

可能很多年輕人不懂得“情懷”有什麼意義,但也許隨著年齡的增長,也許到了某一年齡階段,人都會開始注重“情懷”,願意掏錢買情懷。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