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公司管5億平米的房子,頂天了

物业公司管5亿平米的房子,顶天了

經濟觀察報 陳哲/文

“你現在管著多大面積?”這是這幾年物業企業面對投資人和媒體時,收到最多的問題。

按說作為行業龍頭,理應很樂意回答吧,事實上並沒有。

近半年來分別拜訪過行業前三名的老大,和他們的對話中,我感到龍頭們對規模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在藍籌物業年會上,綠城服務CEO吳志華乾脆在演講中,引用了一個概念,叫“規模不經濟”。

這種反思,大概是行業的一個新現象。

自從2014年彩生活上市,行業主流公司在資本助力下開疆拓土,以實現規模經濟。到今年,物業行業第一陣營的萬科、綠城、碧桂園、金科、龍湖,管理房屋面積達到了數以億(平方米)計的規模、覆蓋家庭達到百萬戶級,前三名營業收入甚至開始指向100億元。

無論是其現金流穩定的基礎業務,還是想象空間巨大的後市場增值服務,足以令其他房地產衍生業務豔羨。如今,香港主板已經有8家物業公司,排隊的公司也在兩位數。

如果說,物業這幾年在風口,今年的風力正在接近峰值。管理規模上的競爭,就跟開發商銷售額排位一般,接近白熱化。

就在此時,吳志華給出了一個大膽的結論:物業公司做到5個億(平方米)或許就是極限!

綠城服務在發展和品質上均受到業內認可,其高管觀點素來有料有據,支撐上述結論的論據有三:一利潤率低、二管理難度、三品牌風險。

這些問題真實存在且不容忽視。

首先,物業管理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國人口紅利消失的大趨勢下,近期關於各種稅險金的討論,讓這個普遍存在的行業問題更為顯著。

有一家龍頭物業公司估算,如果按照最新的徵繳政策,多出來的成本將完全吞噬企業的利潤。當然,並不是每一家企業的問題都如此嚴重。一些已上市、國有企業受到的影響要小很多。

管理方面,考慮到一個社區需要配置的人員很難減少,隨著不斷擴張,管理層級會不斷加大、層級會不斷增多,對客戶的響應鏈條也會拉長。這對原先運營管理基礎比較薄弱的物業公司而言,會是非常大的挑戰。

儘管引入了大數據和管理系統,但迄今為止,優秀的物業公司在減少人工的努力上並沒有本質上的突破。多家物業公司目前員工都超過了3萬人,這個人數還在快速飆升。

最近有本書叫《規模》,一個由理論物理學家橫跨了生物、物理、社會、商業等學科去量化研究城市與公司進化的規律。結論很簡單,規模效應是世界的通用法則,但尺寸不可能無限制增長,否則自身體量會將自己拖垮,而要突破這個屏障,唯有創新。

在經濟學理論中,“規模不經濟”在有些人看來是個偽命題,不是規模不經濟,而是管理和創新沒跟上。

但是市場現實和理想模型,終歸是有一定的差別。

比如,物業公司所面對的這個領域,風險點之多不亞於任何行業。一家大物業公司管理的社區,動輒容納數百萬家庭的食住行甚至教育醫療,由此,物業公司與客戶的觸點密集且頻繁。這個觸點矩陣,當然是很多物業企業內心勾畫的增值服務的基礎,同時,也是很多物業管理過程中風險的滋生地。

很多社區內儘管會有不同程度的管控體系,但很多糾紛、偷竊、事故、災害的發生,仍然難以預案。隨著品牌物業的管理規模的成倍擴張,出現事故的概率也陡升。只要一起風險處理不當,都有可能對公司品牌帶來不可預測的影響。

說到這裡,想起萬科物業CEO朱保全早兩年就提及物業管理的本源是什麼。當然,他當時討論的語境是,物業管理應該如何梳理和聚焦目標,提高服務品質,在另一個角度上,也展示了萬科對物管業務邊界的劃定。

兩天前,碧桂園服務CEO李長江在會間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在面臨類似文章開頭那個的問題時,他說“(碧桂園)要做到100億收入並不難,但要看你的結構和質量”。但提問者顯然對數字部分更感興趣。

作為房地產衍生鏈條上第一個被吹上風口、並進入收割期的行業,物業管理人或許是幸運的,資本市場短短几年的急劇變化,就讓他們開始學會辯證地看待規模的意義。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