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嫌”貧愛富的人

——記五臺山風景區綜合行政執法隊副隊長、全省幹部駐村幫扶工作隊模範隊長王莉青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之間,五臺山風景名勝區綜合行政執法隊副隊長王莉青擔任五臺山風景名勝區石咀鄉羅全溝村和銅上莊村扶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長職務已兩年多了,雖然兩年多來,王莉青和她所率領的隊員在扶貧點沒有做下驚天動地的業績,但卻留下了一串“嫌”貧愛富的堅實的腳印。

一個“嫌”貧愛富的人

2016年10月,五臺山風景名勝區綜合行政執法隊副隊長王莉青被組織上選派到距離主景區40多公里之外的石咀鄉羅全溝村和銅上莊村擔任扶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長。羅全溝村轄3個自然村(羅全溝、橋兒溝、龍江溝),全村109戶,總人口28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3戶。銅上村全村54戶,人口14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戶。上任之後,為了準確把握兩個幫扶村的2016年10月,五臺山風景名勝區綜合行政執法隊副隊長王莉青被組織上選派到距離主景區40多公里之外的石咀鄉羅全溝村和銅上莊村擔任扶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長。羅全溝村轄3個自然村(羅全溝、橋兒溝、龍江溝),全村109戶,總人口28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3戶。銅上村全村54戶,人口14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戶。上任之後,為了準確把握兩個幫扶村的現狀,有針對性地做好扶貧開發工作,她和隊員們頂風冒雨地走村入戶,與村民吃住在一起,對兩個村子的人口結構、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現狀、群眾脫貧願望等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先後對兩個村21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進行精準識別,在掌握第一手資料後,針對村裡“兩委”班子對脫貧攻堅的信心不足,思想上怨天尤人,行動上等待觀望等情況和村民小組不健全、“四議兩公開”(即:村黨支部提議、村“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決議;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不規範和無黨員和群眾討論活動場所等,王莉青在主動召集兩個村的“兩委”班子,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扶貧攻堅的有關精神,使大家認識到打贏脫貧攻堅既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落實共享發展理念重要內容,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前提,是實現小康的重要保證,更是中國共產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的基礎上,積極地向鄉黨委、鄉政府進行了彙報,並與兩個村的村“兩委”班子商議溝通,先後配齊了3個村民小組,指導規範了村裡“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同時,建立了村集體活動場所兩處,利用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倡導鼓勵黨員幹部和群眾,要因地制宜,充分發揮當地的資源優勢等,靠著技術和勤勞致富,一定要克服靠天吃飯、等靠要的思想等。從而不僅增強了“兩委”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和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而且也增強了群眾對“兩委”班子的信賴度和脫貧攻堅的自信力,激發了他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一個“嫌”貧愛富的人

羅全溝村和銅上莊村都位於山高坡陡、土地貧瘠的山石地區,由於受地理條件等的制約,村民們多年來形成的靠天吃飯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多數人對靠自身的力量脫貧致富缺乏信心。

扶貧先扶志。王莉青認為,只有讓群眾從思想上樹立脫貧致富的信心,在思想上首先脫貧,才能激發他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積極地在依靠科技、依託當地資源優勢等上主動地尋找脫貧致富的突破口。於是她多次通過入戶訪貧問寒,瞭解社情民意和兩個村的“兩委”班子,召集群眾代表,圍繞如何脫貧致富和當前群眾最迫切的期望等進行座談,並根據多數群眾提出的扶貧先扶志。王莉青認為,只有讓群眾從思想上樹立脫貧致富的信心,在思想上首先脫貧,才能激發他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積極地在依靠科技、依託當地資源優勢等上主動地尋找脫貧致富的突破口。於是她多次通過入戶訪貧問寒,瞭解社情民意和兩個村的“兩委”班子,召集群眾代表,圍繞如何脫貧致富和當前群眾最迫切的期望等進行座談,並根據多數群眾提出的村裡不少村民的房屋年久失修需要修繕、村裡通向外界的道路破損嚴重,很多農副土特產品向外運輸困難需要修築,和垃圾無法處理需要解決等的意見和建議,王莉青決定先從改善這些直接關係到民生的基礎設施開始,讓群眾直接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愛,繼而調動他們創業的主觀能動性的同時,利用這些條件在脫貧致富路上化蛹為蝶。

40多歲的王莉青,雖然是女同志,但她工作作風向來大膽潑辣,她不僅主動克服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困難,舍小家顧大家,而且主動放棄節假日等,多次到有關部門協調,為改善兩個村子的基礎設施和村民房屋的修繕爭取到資金40多萬元,先後幫助羅全溝村和銅上莊村的39戶村民修繕了房屋房頂漏水,和用彩鋼門窗換掉了原來的破舊門窗;修建了垃圾集中處理場所2處,修築硬化了村裡道路通外公路約5公里,從而改善了兩個村落後的村容村貌,方便了群眾出行,解決了農副土特產品外銷的運輸問題,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的時,提振了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

一個“嫌”貧愛富的人

為了從根本上使農民因循守舊、守株待兔的傳統觀念得到改變,激發他們幹事創業的熱情,掌握一些脫貧致富的科學技術,王莉青在組織發動黨員和群眾學習和討論一些脫貧致富的先進經驗的同時,先後邀請市、縣種養殖專家和法律顧問圍繞當前的就業形勢、就業需求、就業中的注意事項,以及在就業中如何學習技能、如何發揮特長、如何維權和一些實用性強的為了從根本上使農民因循守舊、守株待兔的傳統觀念得到改變,激發他們幹事創業的熱情,掌握一些脫貧致富的科學技術,王莉青在組織發動黨員和群眾學習和討論一些脫貧致富的先進經驗的同時,先後邀請市、縣種養殖專家和法律顧問圍繞當前的就業形勢、就業需求、就業中的注意事項,以及在就業中如何學習技能、如何發揮特長、如何維權和一些實用性強的農科技術進行培訓,並主動積極地與有關部門聯繫,為村民們外出務工等牽線搭橋。

羅全溝村和銅上莊村由於地處山莊窩鋪,雖然土地貧瘠,但卻生長野生沙棘和蘑菇,王莉青瞭解到以往野生沙棘果實大都是自生自滅,而蘑菇雖然當地群眾有采摘的傳統習慣,可大都是採摘一些自己和送親朋好友食用。為了使這些資源轉化為群眾經濟增收的途徑之一,她宣傳動員群眾大量剪、採沙棘果實和蘑菇,並主動為他們聯繫銷路,兩年多來,僅剪沙棘、採蘑菇這兩項就使這兩個村戶均增加收入近3000元。

王莉青常說;“扶貧工作任重而道遠,我不希望自己是因為扶貧而扶貧,我只希望自己可以踏實地去做一些事情。”羅全溝村48歲的孫成秀,妻子是外地人,因嫌家處偏遠山區,靠種地為主,生活拮据,棄家出走後,就杳無音訊。家裡只留下因高血壓癱瘓在床的孫成秀和兩個孩子,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了年邁的父母身上,王莉青除多次用自己的私家車從縣醫院請專家為孫成秀看病,定時自費買藥送到他的家中外,還經常用自己的工資資助他上學的兒子,並親自到民政中心等部門協調幫助孫成秀辦理了醫保,並動員自己微信圈內的好友為孫成秀等貧困戶捐贈援助款8000餘元。銅上莊村43歲的池俊康,前些年患上了精神病,病發時經常毆打妻子和家人,因此妻子離家出走再未回來。上了歲數的父母除了照顧他的起居飲食外,還得負擔孫子上學,於是王莉青除經常用自己的工資接濟池俊康和他家人的生活和孩子上學外,多次與農村工作局領導溝通協商,幫助池俊康辦理了殘疾證,從而緩解了他們全家的生活壓力……

兩年多來,王立青還為了解決一些貧困戶的燃眉之急,多次組織募捐援助活動,為兩個村的貧困戶發放米、面、油、衣物等,並先後親自和有關部門協調為兩個村12戶家中只有喪失勞動力的老人和患有重疾病者辦理了低保和五保戶。為此,2018年王莉青獲得了“全省幹部駐村幫扶工作模範工作隊隊長”的稱號,今年3月又被授予了忻州市“三八紅旗手”的稱號。(高峰毅)兩年多來,王立青還為了解決一些貧困戶的燃眉之急,多次組織募捐援助活動,為兩個村的貧困戶發放米、面、油、衣物等,並先後親自和有關部門協調為兩個村12戶家中只有喪失勞動力的老人和患有重疾病者辦理了低保和五保戶。為此,2018年王莉青獲得了“全省幹部駐村幫扶工作模範工作隊隊長”的稱號,今年3月又被授予了忻州市“三八紅旗手”的稱號。(高峰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