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後的夜晚》―論電影營銷的重要性

跨年夜,來看一場《地球最後的夜晚》,待到零點時可以一吻跨年!多麼美好的願景,多麼感人的畫面。相信很多人都被這樣的宣傳噱頭所迷惑,被這樣一個誘惑的電影名字所吸引。在一個月前,很多人開始了關於跨年夜零點的預訂影票,在預售環節這部電影就已經超過了兩個億的票房,風頭一時蓋過了很多電影的全部收入。

《地球最後的夜晚》―論電影營銷的重要性

該片由畢贛自編自導,湯唯、黃覺、張艾嘉、李鴻其、陳永忠等主演。該片於2018年5月15日在戛納國際電影節首映,因為在這裡收穫了不錯的口碑,所以在內地預售時出現了可觀效果,不過有同樣經歷的賈科長(賈樟柯)可就沒有這麼好運了。在2018年12月3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很多觀眾預訂最多的是跨年場,也就是晚上九點四十到五十那一場,看完之後,正好跨年。 影片講述了一箇中年男人重回貴州故鄉凱里,開始一段尋找12年前戀人的夢幻之旅。多年後回到貴州的羅紘武偶然發現神秘女子萬綺雯的蹤跡,回想起十二年前與她度過的那個秘密夏天。隨著羅紘武對萬綺雯的苦苦尋找,關於這個神秘女子的越來越多線索浮出水面,這段跨越時間、空間、記憶、夢境的尋找讓人流連忘返。

《地球最後的夜晚》―論電影營銷的重要性

影片運用了大量的長鏡頭,還玩起了同一部電影2D和3D轉換的手法,讓人覺得很是新穎。但對於看不懂的觀眾來說,基本還沒等到戴3D眼鏡時,就已經離場了。前半部分的現實與後半部分的虛幻,讓人也是看的一頭霧水。九點四十入場的觀眾,也沒有等到所謂的跨年,影片結束剛好十一點五十左右。讓觀眾唯一抱有的一絲希望成為泡影。

《地球最後的夜晚》―論電影營銷的重要性

我們的文藝片導演不缺,並且都很優秀,用自己擅長的手法,講述自己的故事。從賈樟柯到王小帥,再到胡波,畢贛。讓我們看到了文藝片導演的人才濟濟,但我們仍然缺乏去看文藝片的群眾基礎。並且很多的文藝片,讓人總會看的稀裡糊塗。這都是需要觀眾與電影人共同提高的,希望導演能拍出故事敘述明瞭,有思考但不復雜的電影,觀眾也能夠用心去看文藝片,走進藝術的殿堂。

《地球最後的夜晚》―論電影營銷的重要性

這部電影的成功,相信很多電影人會在電影名字選擇與營銷上下功夫,畢竟一個好的電影營銷是成功的一半,但我們還是希望,讓電影迴歸電影,讓電影擁抱觀眾,能夠拍出觀眾喜歡,票房大賣的佳作。

《地球最後的夜晚》―論電影營銷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