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膠東地區水產產業融合及相關企業營銷渠道拓展研究

水產相關產業的運行狀況與從事相關產業的企業經營狀況密不可分。膠東地區水產相關產業的從業企業類型豐富,按照不同的劃分標準可以劃分為類型。依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可劃分,膠東三市水產類相關企業的所屬行業在第一、第二、第三產業都有涵蓋。依照註冊資本組成劃分,膠東三市水產類從業企業除中資企業外還包括外資企業,中資企業本身也可以分為國有、混合所有、私營、集體所有等多種類型。依照註冊資本規模劃分,膠東三市從最簡單的個體工商戶到中小型企業、大型企業甚至上市公司都有從事水產的相關產業,煙臺的東方海洋、威海的好當家就是著名的水產類上市公司。自2014 年以來,膠東三市的水產類從業企業普遍遭遇營銷方面的問題,最常見的是營銷渠道拓展的困局。

(一)膠東地區水產企業營銷渠道拓展的困局成因

膠東三市相當一部分水產企業屬於外資企業,這些企業實質上是水產品國際供應鏈上的一個環節, 主要是作為資本輸出國的境外生產基地建立的。許多中資企業實質上也是處在水產品國際供應鏈上的相同環節, 承擔了海外客戶的境外生產基地、原材料提供基地的作用。有些此類企業甚至連市場營銷部門也沒有, 缺乏營銷渠道拓展的能力。自2008 以來,金融海嘯後,世界發達國家經濟增速普遍放緩,居民收入減少,高端水產品的購買能力下降,導致了膠東地區許多水產從業企業的訂單量減少,產品庫存大量增加,有的企業甚至遭遇資金週轉的問題。為了解決問題,有些水產從業企業不得不變相停發職工薪水,通過發放禮品卡的形式誘導職工幫助營銷公司產品套現,這種營銷渠道的拓展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基於清庫存獲取流動資金的行為,並沒有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獲得提升,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

膠東三市同山東省其他地區一樣,許多經濟活動帶有很明顯的“熟人經濟”的特徵,“熟人經濟”容易使企業經營者不屑於開拓新的營銷渠道,認為開拓新的營銷渠道是徒增成本。“熟人經濟”往往混入了大量禮品經濟,許多水產品本身就是作為禮品而生產、流通的,這種禮品經濟當中相當一部分是伴隨著貪腐行為存在的。自2012 年以來,隨著反腐力度的不斷增強, 禮品經濟的運營空間被壓縮,部分水產從業企業的營銷渠道被堵塞。

(二)膠東地區水產產業融合的必要性

破解膠東地區水產從業企業面臨的營銷渠道拓展困局,關鍵是要提高企業所涉及產業的產業績效。產業融合是提高產業績效的重要手段,能夠催生融合型產業,可以被認為是產業升級的一種方式。關於產業融合的定義,學術界沒有形成統一的看法,但本質上有一個共同的認識,即產業融合本質上是不同產業間相互滲透,相應產業邊界逐步模糊或消失的過程。產業融合可以出現在農業與其他相關產業之間,也可以在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之間發生。水產相關產業中水產捕撈、水產養殖可以劃入農業範疇之中,水產加工可以劃入製造業範疇當中。產業融合的研究成果同樣適用於水產相關產業。

國外不乏水產相關產業通過產業融合實現相關企業營銷渠道拓展的事例。法國布列塔尼地區的沙丁魚罐頭工廠聘用畫家進行沙丁魚罐頭畫創作,推出限量版沙丁魚罐頭,吸引大批沙丁魚罐頭收藏愛好者購買。這種營銷渠道的拓展可以評價為水產加工業與文化服務業的有效融合後產生的產業績效提升效應。通過產業融合,企業銷售的不僅僅是沙丁魚罐頭更是一種代表法國飲食文化的文化藝術產品。

與水產相關的第三產業也可以通過產業融合實現企業營銷渠道拓展。日本有較多成功案例。佐賀縣水產餐飲業者與九州大學合作研發了活烏賊運輸車與烏賊保活技術,確保鮮活的劍尖槍烏賊能銷往東京築地水產市場,就是水產流通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融合後實現水產營銷渠道拓展的案例。鳥取縣境港市的“螃蟹祭”就是水產銷售與港口旅遊、農事節慶旅遊有效融合後實現水產營銷渠道拓展的案例。

煙臺、威海水產加工業與電商產業融合狀況測評

近年來電商產業的發展為農產品、工業產品提供了新的營銷渠道,不少與電商產業相關的產業融合開始出現。把握好電商發展的機遇,對於膠東地區水產相關產業的從業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為有效引導並促進膠東地區水產相關產業與電商產業的產業融合,應先測評水產相關產業與電商產業的產業融合狀況。

(一)測評數據選取

水產相關產業包含水產養殖、水產加工、水產品銷售等多個類型。膠東地區是水產加工產業集聚地,水產加工企業數量眾多(中華產業網),水產加工在膠東地區製造業中佔有重要地位。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情況備受政府和學術界重視,對於居民就業起了重要作用,鑑於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選擇水產加工產業與電商產業的融合狀況作為測評對象。通過查閱地方統計年鑑對比發現,2015 年煙臺市規模以上水產加工企業數量為92 家, 其中14 家虧損;2016 年規模以上水產加工企業數量為96 家,其中13 家虧損(煙臺統計年鑑2016、2017)。兩年間煙臺市規模以上水產加工企業數量增長不大,虧損企業數量沒有明顯減少,虧損企業數量佔規模以上水產加工企業數量的比值僅從15.21%降至13.5%。與煙臺緊鄰的威海市2015 年規模以上水產加工企業數量為290 家, 其中9 家虧損;2016 年規模以上水產加工企業數量為308 家,其中5 家虧損(威海統計年鑑2016、2017)。兩年間虧損企業數量明顯減少,虧損企業數量佔規模以上水產加工企業數量的比值從3.1%降至1.6%,降幅近50%。威海市規模以上水產加工企業的經營狀況明顯好於煙臺市,為查明這種差距的產生是否跟兩市水產加工產業與電商產業之間的產業融合水平存在差異有關,需要分別測評兩市水產加工產業與電商產業的產業融合水平。

測評產業融合水平應先查找已經從事電商產業的水產加工企業, 淘寶網是重要的信息獲取來源,淘寶網作為重要的電商競爭平臺,在其上從事水產電商產業的煙威兩地水產加工企業可以作為測評樣本,通過測評淘寶網平臺支持下兩市水產加工產業與電商產業的產業融合狀況,判斷兩市水產行業運行差異是否與水產加工產業與電商產業之間的產業融合狀況存在差異有關。

目標數據為在淘寶網上從事水產品電商的煙臺、威海兩地的規模以上水產加工企業的數量,在淘寶網上搜索煙臺海鮮、威海海鮮後對相關商鋪進行鑑別,小型的水產品網店或者水產品牌代理商不符合要求,符合要求的商鋪必須是存在實體水產加工業務的企業經營,同時該企業必須為規模以上企業,一些規模較小的水產合作社、漁業合作社或者漁民水產加工自銷店不能作為數據來源。通過代理商進行水產電商銷售,自身沒有開設網店的規模以上水產加工企業也不能作為數據來源。經過篩查整理後,符合測評選取要求的煙威兩地相關企業數量分別為煙臺市13 家,威海市18 家。

(二)生產性服務業融合水平測評

淘寶網作為電商平臺,幫助從事電商產業的水產加工企業煙臺、威海拓展新的營銷渠道的同時,也讓相關企業面對新時期的市場競爭。在新時期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單純通過與電商產業進行產業融合實現營銷渠道拓展不能有效滿足企業的發展需要,還應提高產業競爭力,保障拓展的營銷渠道有效暢通。與生產性服務業的產業融合,是提高製造業有效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通過測算淘寶網平臺下煙臺、威海水產加工產業與相關生產性服務業的產業融合水平,可以反映兩市從事電商產業的規模以上水產加工企業的產業競爭能力。

淘寶網平臺下煙臺市從事電商產業的規模以上水產加工企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產業融合度與威海市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其中煙臺市與文化信息服務業相關的融合度將近威海市三分之一,與科技產品研發相關的產業融合度近威海市一半。客觀反映出在淘寶網平臺下,煙臺市從事電商產業的規模以上水產加工企業的產業競爭力遠低於威海市,也與統計數據中反映的煙臺市規模以上水產加工企業的經營狀況不如威海市相互印證。屬於膠東地區但兩個城市的水產行業發展狀況卻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差異。

煙臺、威海水產加工業與電商產業融合水平差異形成原因

通過產業融合測評可以發現單純與電商產業融合不足以實現營銷渠道的有效拓展,還應該藉助與電商產業融合的機遇,充分與文化服務、科技服務類進行產業融合。為縮小差距,促進整個膠東地區的水產相關產業健康發展,應查找導致產業融合水平差異的成因。考慮水產相關產業的產業特徵與膠東地區的區域經濟特徵、社會文化特徵,應從產業結構特徵、地方政府行為、區域文化差異等方面分析融合水平差異的形成原因。

(一)產業結構特徵

膠東地區規模以上水產加工企業的產業類型大多可以歸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盈利模式多為薄利多銷。2012 年之後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海外訂單的減少導致的庫存增加,企業利潤空間被壓縮,致使很多企業沒有充足的資金進行電商產業運營,許多企業雖然進入電商產業但實質上仍是一種清庫存的方式,沒有投入充足的資金用於文化服務方面的產業融合,只是單純地增加了清庫存的途徑,相當一部分企業為了節省電商產業運營中的成本,沒有選擇參與電商產業而是將產品分銷給小型網店或者水產品銷售代理電商,弱化了產業融合的水平。威海市水產加工企業保有量遠高於煙臺市,因此單純測量與電商產業的融合度,威海市不如煙臺市,但由於企業保有量大,為爭取發展機遇,威海市部分水產企業從20 世紀90 年代就開始從事與水產品相關的科技研發合作,包括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開發出海藻糖甚至海洋藥物等科技含量較高的產品。進入21 世紀後,威海市的一部分水產企業推出了一些與水產相關的文化旅遊服務。由於較早開始與生產性服務業的產業融合,威海市的水產企業在淘寶平臺上比煙臺市水產企業的產業融合水平更高,也更具產業競爭力。

(二)地方政府行為

進入電商時代後,為解決農產品滯銷和農村產業發展等問題,威海市政府包括威海周邊縣區政府推行了較多的鼓勵電商產業發展的措施,包括規劃電商產業園區,舉辦農產品電商交流會,推出本地電商品牌等,鼓勵本地水產企業從事電商產業。除積極引導企業進入電商領域外,威海市各級政府還引導校企合作,威海市相關高校、職業學校會和企業聯合進行水產科技研發,有的學校還開設了電商課程或涉及電商的專業, 為企業提供網店設計、水產電商文化運營人才。煙臺市政府在發展農產品電商方面的投入相對較少,雖然會對一些水產企業提供補貼,但輸血的效果遠不如造血。

(三)區域文化差異

同為海洋大省,但與廣東、浙江相比山東省的區域文化中“官本位”的特徵很明顯。同其他山東其他地區一樣,膠東地區的區域文化也存在著濃厚的“官本位”特徵,這種文化特徵容易使企業領導迴避一些新興事物, 或者對新事物的發展持否定態度,以及在企業發展定位時對政府高度依賴,需要政府引領才會從事一些新興產業,而不是主動謀求企業轉型升級。在這種營商文化環境下,缺乏政府層面的政策引導和支持, 企業很少會主動參與產業融合,甚至不願意主動開拓市場營銷渠道,擔心由此造成過多的工作量及運營風險提高。

膠東三市水產行業產業融合的相關行政建議

通過分析原因發現,膠東地區水產企業經營過程中應該注重提升自身的科技研發能力,增強自身品的文化影響力。政府層面也應該充分發揮作用採取措施,改善營商環境,引導企業參與產業融合,搭建平臺提供企業拓展營銷渠道的機會。具體行政建議如下:

(一)把握國家新舊動能綜合轉換試驗區建設的機遇

國家新舊動能綜合轉換試驗區的建設,有助於膠東三市制訂利於水產產業發展的政策,引導水產相關產業的從業企業積極參與新舊動能轉換試驗區重點發展的“十強”產業建設中,制訂相關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參與“十強”產業中的現代海洋、醫養健康、現代高效農業等產業發展中,促進水產相關產業與海洋經濟、生物醫藥、高效農業的產業融合。搭建合作平臺,使水產相關產業的從業企業成為“十強”產業中文化創意、高端裝備、現代金融服務等產業的相關企業實現合作發展,在促進水產相關產業的產業融合的同時,也為文化創意、高端裝備、現代產業服務等產業的從業企業提供穩定的客戶群。

(二)充分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膠東地區很多規模以上水產產業從業企業都是在鄉鎮企業甚至村辦企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著名的好當家就是代表。這些企業能夠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充分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引導這些企業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產業振興、文化振興中發揮關鍵作用,也能促進和企業的市場信譽帶動企業發展休閒漁業、鄉村旅遊,在解決附近鄉村就近就業問題、特色文化保護與發展問題的同時,也為企業的產品提供了更多的銷售機遇,實現了營銷渠道拓展。

(三)引導產學研合作發展

膠東地區高校、科研院所分佈較為密集,科技成果轉化需求很大,可以為水產相關產業從業企業的產業融合提供科學技術支持與經營理論支撐。政府可以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 通過與企業合作設立或獨自設立相關課題項目,引導高校、科研院所積極參與水產相關產業的產業融合建設。產學研合作發展在促進產業融合的同時,也能積極引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為學生提供了社會實踐和知識技能實際應用的機會的同時,也為加快產業融合提供了人才儲備,為企業解決了人才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