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春風潤雙河

十里春風潤雙河

紅網藍山縣分站4月10日訊(通訊員 楊雄春 趙彬) 4月10日清早,藍山縣毛俊鎮雙河村朝霞初露,溪水潺潺,小鳥喳喳。

“山裡空氣就是好。”清早起床,打開大門,藍山縣委書記秦志軍迎著清晨的春風穿行在山間的小路上,對雙河村脫貧的思路越發清晰。

十里春風潤雙河

“要讓群眾脫貧,得先把電力和通訊網絡設施建好,讓鄉親們通過信息化聯通山外的世界,開拓視野。”在雙河村住了一晚,秦志軍整夜思考。

“秦書記,我們今天專程過來商量在貧困村建移動通訊基站,保證讓群眾打得出電話,用得上網絡。”藍山移動公司經理黃曦清早趕到雙河村,勘察移動基站建設環境,將在雙河村歸龍自然村增加一座移動基站。

十里春風潤雙河

“通訊建設要馬上落實,爭取在2個月內完成,讓貧困群眾早日脫貧。”匆匆吃過早飯,秦志軍在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黃和平陪同下,又馬不停蹄地趕往雙河村歸龍自然村。

在2組村民雷順家,新建的養雞場沐浴在清晨的陽光下,500多隻土雞在山後撒歡似地滿山跑。“山裡的小水電站供電不穩定,我用機器孵化的雞蛋壞了好幾批。”雷順向秦志軍訴說雞場困難。

十里春風潤雙河

“村裡小水電站建設時佔用了村民的地沒有補償,村民就讓電站給低價電照明作為補償,電站被水沖毀發不上電,村民供電受到限制。”雙河村黨支部書記鄧玖生道出了其中緣由。

“跳出老思維,開拓新思路,今年是國家實施電改最後一年,要做通群眾工作,搶抓機遇儘快實施電網改造,造福子孫後代,與電站的糾紛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秦志軍循循善誘地說,“思路一變天地寬,黨員幹部要多上門做群眾思想工作,宣傳、教育和引導好群眾,提高群眾思想認識,不能讓群眾今後吃虧。”

在扶貧群眾黃基生和黃學鳳家,秦志軍仔細查閱扶貧手冊,耐心詢問享受的扶貧政策,把群眾反映的問題一一記錄。

“扶貧不能等靠要,要發動群眾一起出工出力,政府、群眾、愛心人士和扶貧工作隊一起動手,形成合力,拔掉‘窮根’奔富路。”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秦志軍反覆叮囑,語重心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