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种人不该打NBA?请收回嘴边的市场二字,那是在侮辱林书豪他们

本赛季大伤归来的林书豪在老鹰重焕新生,其个人在长久以来饱受诟病的控制失误和进攻选择方面做得更好,投篮命中率也来到了生涯新高的46.6%。由于老鹰方面实在无意冲击季后赛,球迷方面都一致认为年满30岁尚在巅峰的林书豪不该在处于重建期的老鹰再浪费时间,至于林书豪也意在寻找一支季后赛队伍继续追梦。

黄种人不该打NBA?请收回嘴边的市场二字,那是在侮辱林书豪他们

近日,林书豪完成了与老鹰的买断合同,澄清期后随即加盟猛龙队。这名救火员并未因出国深造而显得水土不服,首秀便完美融入球队,替补出场25分钟贡献8+5+5。

没错,每逢如此,随即便马上会有所签约球队是出于着重考虑到市场因素的言论传出,于是迅速席卷国内多家媒体。

不仅仅是林书豪,这个屡次被病魔击倒又每每挺过来的黄种人华裔小子,包括周琦,丁彦雨航均未躲过。我承认这会是个中因素之一,但断然不能因为这便全盘否否他们个人的努力啊!更有甚者,人身攻击,个人群体歧视层出不穷。

当年的林书豪在大苹果城挂起了”林旋风“,风尽之时亦百折不挠,自2012年离开尼克斯之后,辗转火箭,湖人,黄蜂,篮网,老鹰,如今重回7年前完成绝杀的猛龙队,一生漂泊,亦是宿命轮回。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恐怕就是林书豪的至理名言。

黄种人不该打NBA?请收回嘴边的市场二字,那是在侮辱林书豪他们


相信我们大家在听到类似中国球员能否在NBA打出一片天的讨论的时候,首先被提及的往往不是他们在技术层面,身体条件上的优缺点怎样怎样,或者是潜力如何(是的,提完“市场”就开喷)。

黄种人不该打NBA?请收回嘴边的市场二字,那是在侮辱林书豪他们

一旦涉及到这方面的也往往都是一棒子打死,非得把这些能代表目前中国篮球领域最优秀的球员批得狗血淋头不可。其中读来令人最愤恨的也无非以下几点:

  • 黄种人身体素质上处于先天的劣势地位。与NBA球员相比,他们身材高大一些的往往比咱们更灵活,相对矮小的竟也比咱们更结实强壮,我们的球员打球没对抗,一旦进入更高水平的比赛中容易出现对抗便失误,施压就丢球的情况。防守端一撞就倒,常常受限于身体条件只能扮演大漏勺的角色;进攻端又喜欢飘在外面投,这在小球时代盛行之前,可作为评判球员球风强硬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
  • 技术层面上存在的问题同样残酷。基本功差,上限低缺乏上升空间,稍微进联盟晚一些便是技术打法定型再无可塑性。更有甚者居然在打法观赏性上挑毛病,实在令人费解。
  • 人才培养机制选拔提提往往饱受诟病。黑历史过多,容易产生信任危机,部分篮球运动员存在着年龄上做手脚的情况,谎报岁数以获取短期优势;至于选人培养制度上,我们在观念上往往依旧奉行选高不选优原则等等。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对号入座,那些曾经国内最顶尖的篮球运动员是否也曾饱受以上困扰?是否遭遇过类似许多误解呢?是否存在着被流言蜚语干扰过的情况呢。


这些都还好说,或多或少确实存在上述情况。但最难以容忍的事情便是动不动便喜欢把“市场”二字挂在嘴上,这算得上是高屋建瓴?还是自作聪明?

黄种人不该打NBA?请收回嘴边的市场二字,那是在侮辱林书豪他们

NBA联盟提到的市场,在我们认知范围内,更多是指球迷的关注度,NBA从体育竞技层面延伸至背后中国庞大的市场,追踪溯源,应该是从姚明2002年以状元秀之姿加盟休斯顿火箭队,

在他的职业生涯之内将NBA联盟在全国意义上实现推广。举国瞩目,背负13亿国人期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为过。那时的姚明便如同象征着NBA的名片,是把美职篮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代言人。

无论是大郅,大姚,阿联,大巴和孙悦,抑或是周琦小丁,为中国篮球事业呕心沥血是中国几代篮球人一生追求。他们都在用毕生尽力去证明一件事:黄种人即便无法统治这项运动,但适应这项运动绰绰有余,中国人更能!

黄种人不该打NBA?请收回嘴边的市场二字,那是在侮辱林书豪他们

黄种人不该打NBA?请收回嘴边的市场二字,那是在侮辱林书豪他们

最后衷心祝愿林书豪能够把握机会,远离伤病,在猛龙延续奇迹表现!

感谢关注,欢迎讨论!阿哲愿与你“球”得真经,一路侃球,直到世界尽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