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克中存在的邏輯謬誤:倖存者偏差!

倖存者偏差是一個典型的人類認知思考的邏輯謬誤

撲克中存在的邏輯謬誤:倖存者偏差!

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另譯為“生存者偏差”或“存活者偏差”,駁斥的是一種常見的邏輯謬誤(“謬誤”而不是“偏差”),這個被駁斥的邏輯謬誤指的是隻能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這東西的別名有很多,比如“沉默的數據”、“死人不會說話”等等。

倖存者偏差的論證過程:

一組人A做同樣的事,有的實現了B ,有的沒有。實現B的人群A1,具備C,沒有實現B的人群A2,不具備C。

如果A=A1+A2,A1/A的百分比足夠高,我們一般會傾向於認為C和B有高度相關性,甚至可以簡單的認為C是B的原因(嚴謹的證明還需要更多的步驟,不在這裡討論)。

但是由於某種原因 ,導致A2是缺失的 (A2=0),或者嚴重不完備(A1+A2遠小於A),那麼無法推導出C是B的原因。此時如果堅持認為C是B的原因,就屬於倖存者偏差邏輯謬誤,又叫沉默的證據或者死人不會說話。

撲克中存在的邏輯謬誤:倖存者偏差!

大家看看小明與小強交流過程的牌例:

撲克中存在的邏輯謬誤:倖存者偏差!

撲克中存在的邏輯謬誤:倖存者偏差!

撲克中存在的邏輯謬誤:倖存者偏差!

撲克中存在的邏輯謬誤:倖存者偏差!

撲克中存在的邏輯謬誤:倖存者偏差!

玩家小明手持Ad4s,然後小強在CO(關煞位)進行了一個40的Raise,其他人都棄牌,小明Call。

這裡我們做一個思路整理:

1、小明考慮到小強可能是AK。

2、小明考慮到小強可能是小對子或者超對。

3、小明考慮到對方也可能是A帶踢腳。

4、小明在牌桌上有一定的觀察,熟悉小強的打法。

5、小明其實也是魚,就是不斷Call。

下圖為小明的講解

撲克中存在的邏輯謬誤:倖存者偏差!

小明事後才把這手牌發出,當時讀牌他也認為對手是AK,是否有這樣的讀牌能力我們不去探究,我們討論的是,小明事後已經把這手牌當成了一次成功的強抓雞典例,這裡就存在了一個我們前面所講的問題:倖存者偏差。

小明在聊天中也的確考慮過對方是AK,在翻牌圈出了QK4的情況下,小強的幾次強勢Raise,小明都會Call,在勝利後並一度認為自己做了一手非常好的強抓雞。小明的牌例只是拋磚引玉,我想說的是:不要迷信偶然的成功!

撲克中存在的邏輯謬誤:倖存者偏差!

你所看見的,其實都是你想看見的!

撲克大神Dwan,Ivey,Fedor Holz.....你看見的都是撲克金字塔尖的名人,卻不想想看,撲克這條路曾經埋葬了多少理想和熱血年少。

其實好多人打撲克都會有這種倖存者偏差的邏輯謬誤,常見的就是迷信某些平臺,還有特別迷信某些手牌,有這種邏輯謬誤最大的根源是不相信數學

撲克中存在的邏輯謬誤:倖存者偏差!

二戰時期就有非常出名的“飛機防護”案例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沃德教授(Abraham Wald)應軍方要求,利用其在統計方面的專業知識來提供關於《飛機應該如何加強防護,才能降低被炮火擊落的幾率》的相關建議。

沃德教授針對聯軍的轟炸機遭受攻擊後的數據,進行研究後發現:機翼是最容易被擊中的位置,機尾則是最少被擊中的位置。沃德教授的結論是“我們應該強化機尾的防護”,而軍方指揮官認為“應該加強機翼的防護,因為這是最容易被擊中的位置”。

撲克中存在的邏輯謬誤:倖存者偏差!

沃德教授堅持認為:

(1)統計的樣本,只涵蓋平安返回的轟炸機;

(2)被多次擊中機翼的轟炸機,似乎還是能夠安全返航;

(3)而在機尾的位置,很少發現彈孔的原因並非真的不會中彈,而是一旦中彈,其安全返航的概率就微乎其微。

軍方採用了教授的建議,並且後來證實該決策是正確的,看不見的彈痕卻最致命!這個故事被後人用一個詞語概括——倖存者偏差。

撲克中存在的邏輯謬誤:倖存者偏差!

小明的例子只是“倖存者”,別讓那些倖存者“害”了你,撲克遠比你想象的複雜得多。那些看不見的“彈痕”才是最致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