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須讀的20大經典定律(十九)

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zero-sum game)

,又稱 零和遊戲,與非零和博弈相對,是博弈論的一個概念,屬非合作博弈。指的是參與博弈的各方,在嚴格競爭環境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總和永遠為“零”,雙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零和博弈的結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個社會的利益並不會因此而增加一分。也可以說:自己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二者的大小完全相等,因而雙方都想盡一切辦法以實現“損人利己”。

剖析零和博弈理論

零和遊戲的原理如下:兩人對弈,總會有一個贏,一個輸,如果我們把獲勝計算為得1分,而輸棋為-1分。則若A獲勝次數為N,B的失敗次數必然也為N。若A失敗的次數為M,則B獲勝的次數必然為M。這樣,A的總分為(N-M),B的總分為(M-N),顯然(N-M)+(M-N)=0,這就是零和遊戲的數學表達式。

1.理論依據

零和遊戲源於博弈論,現代博弈理論由匈牙利大數學家馮·諾伊曼於20世紀20年代開始創立,1944年他與經濟學家奧斯卡·摩根斯特恩合作出版的鉅著

《博弈論與經濟行為》標誌著現代系統博弈理論的初步形成

2.理論影響

零和遊戲之所以廣受關注,是因為在現實社會中的很多地方都能發現與“零和遊戲”類似的場景。[ 一如勝利者的光榮背後,也藏著失敗者的辛酸苦澀 ] 。小到個人得失,大到國家利益,從政治到經濟,似乎無不驗證了世界本身正是一個巨大的零和遊戲場。

3.理論啟示

零和遊戲理論認為,世界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財富、資源、機遇都是有限的,個別人、個別地區、個別國家財富的增加必然意味著對其他人、其它地區、其它國家的掠奪,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開發資源,留給後人的便越來越少;汙染環境,帶給後人的影響便越來越多。

4.理論進化

從20世紀以來,人類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經濟的高速增長、科技進步、全球一體化以及日益嚴重的環境汙染之後,“零和遊戲”觀念正逐漸被“雙贏”觀念所取代。在競爭的社會中,人們開始認識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損人”的基礎上。

從零和遊戲的競爭走向合作共贏的結局是可能出現的。但這就從要求雙方必須從各方面都要有真誠合作的精神和敢於合作的勇氣,不耍小聰明,不佔小便宜,要遵守遊戲規則都是合作的基礎,否則雙贏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現,最終吃虧的還是合作雙方自身。

零和博弈理論的管理應用

管理者要善於跳出“零和”的圈子,尋找能夠實現“雙贏”的機遇和突破口,在團隊管理中要做好項目分工和人員安排,儘可能地降低和防止過程中的負面影響抵消正面成績。

1.團隊管理

①批評下屬如何才能做到使其接受而不牴觸;

②開展內部競爭時如何避免失敗方受到傷害;

③談判時爭取己方利益而不給對方造成損失。

2.商務談判

這些都是每一個管理者和企業領導者應該仔細思考的問題。有效合作,得到的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從零和走向正和,不僅僅是遵守遊戲規則,還需要詳細的合作計劃和合理的分配機制。

零和博弈 | 管理者須讀的20大經典定律(十九)

零和博弈理論

談天說地道遠方,思維導圖觀天下,世上無難事,聽我簡單說~

需要大圖請關注並私信頭條號:思考研習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