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观:是什么迷住了眼(谈谈古玉收藏的困与惑)

网络是个好东西,因发了几片文章,谈了几点浅薄的体会,也结交了几位天南海北的网友,随心而谈,说说古玉的困与惑。

第一困:古玉收藏难不难?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不好用一句话概括,对真心喜爱古玉的人来说,不难!对将古玉看作是投资理财工具的,痴心妄想一夜暴富的人来说,太难!

自己总结收藏古玉六个字:眼力、眼光、心态!眼力断新老,眼光看价值,心态决定出路!切容我娓娓道来。

古玉观:是什么迷住了眼(谈谈古玉收藏的困与惑)

古玉观:是什么迷住了眼(谈谈古玉收藏的困与惑)

这是在一个论坛上转来的图片,开门的红山勾云佩残片,小小的残片,对热爱古玉的人来说视若珍宝;对只想投资赚大钱的人来说分文不值!!

古玉观:是什么迷住了眼(谈谈古玉收藏的困与惑)

这就是市场上多如牛毛的赝品古玉,这些一眼假的东西,偏偏深受那些"白日做梦"的藏友喜欢,每每得之还沾沾自喜:"这么多宝贝,就是有人看不到!"如同吸了毒品一般乐此不疲;当收了一屋子"国之珍宝"时,再看市场中还是层出不穷时,不禁感叹:"太多了、收不尽啊"!!

古玉观:是什么迷住了眼(谈谈古玉收藏的困与惑)

这是辛学飞先生在其公众平台发布的红山玉玦,大美之物!

看此玉玦,无需再用任何技术性语言描述,其深入骨髓的美感扑面而来,任何的考证都是对此物的亵渎。

古玉观:是什么迷住了眼(谈谈古玉收藏的困与惑)

红山人讲究非凡的手工艺术,一双手造就了一些伟大的玉雕作品,我们在惊叹红山文化这些精美作品的同时,也应该记住红山文化中的这些小而精的古代艺术品——玉玦。

古玉观:是什么迷住了眼(谈谈古玉收藏的困与惑)

看到了吗?很简单,却美到让人颤栗!

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指出:"美是由人的美感、感情、意识、直觉所创造出来的。"而在红山文化诸玉器中,玉玦是红山文化时期最具美感的,最典型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并且它是几千年来唯一传承下来的、并保持不变的一种器型。它不仅是红山人最早把玉石雕刻成的美饰品,最后还发展为祭祀过程中的一件神器,然后又把这件神器注入进了人们的想法和远古宗教的思想观念,所以它摇身一变又成为一件有了灵魂的圣物。

古玉观:是什么迷住了眼(谈谈古玉收藏的困与惑)

在红山文化时期,仅仅一枚精小的玉玦就已经把古玉的那种朴拙的制作特点彻底发挥出来,已经把远古玉器雕琢的朴拙之美突出和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同时也证明了红山文化早期的玉玦,已经成为华夏审美的初源。

(以上部分文字引自"草原文化")

这是一个爱玉之人对其无以复加的赞美,这是源自心灵的共振!

回到收藏古玉难不难的问题上,将其转化一下,抛弃金钱的桎梏,你是否发现了古玉的美?你是否在审视你的古玉的时候与其真正的产生交流,那是一种穿越千年的纯粹!

所谓提高眼力,就是你能无止境的与古玉靠近的过程。

古玉观:是什么迷住了眼(谈谈古玉收藏的困与惑)

古玉观:是什么迷住了眼(谈谈古玉收藏的困与惑)

这是"探秘红山诸文化"平台分享的一张有"水沁"的红山残片。

其用非常形象的语言来描述这种水沁现象:通俗一点讲。一杯清水,滴入几滴牛奶,然后瞬间冷冻它,这就是真正水沁的印象。象云雾、象流水。水头足、活,是它的重要特征。

这才是一个古玉真正玩家切身体会,千斤不换。

………………………………………………………………………………

做以上总结:古玉收藏并不难,摆正心态是关键!回归原点,探寻古玉内在的美;古玉古玉,第一点:首先它要是一块"美玉",哪怕是一件残品;第二点:它是一块穿越了几千年的"美玉",我们在欣赏时光的痕迹;第三点:若有幸得之,请珍视并自我探寻,无关西东。

发点牢骚:古玉收藏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不难在于只要你真的喜爱古玉,多看多想多调整,不断积累知识,即使在前进的道路上吃药打眼也在所不惜;任何技术性难点都可以一一攻破!

难点在于,收藏之路孤独寂寞,看现实社会又"人心不古",很难找到惺惺相惜的人贴心交流!只能且行且珍惜。

写一段感想、发一顿牢骚,以慰自己多年的寂寥;如果你也是一个喜爱古玉的人,请关注,虽远隔千里,只言片语博一笑。

下一篇写一些关于眼光与心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