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之春:西安書院門老門樓、老街、老樹的記憶 姚忠智 攝影


這是姚忠智老先生帶來的一組陝西西安書院門的街景,請您欣賞!文章也是他描述的。

已亥豬年過罷春節後,我和我的老伴想孫女了,來到了西安兒子家,小住了幾日,同時也享受了和家人在一塊的快樂幸福時光,更是和孫女在一塊,閒暇時可享受著人間爺孫情的天倫之樂。

我喜歡攝影已39個年頭了,幾十年以來,一來到西安,主要愛去西安城牆角下及東西南北大街拍攝老街,一是愛拍城牆角下百姓生活點滴鏡頭,二是愛拍東西南北大街古老街道、門樓、老樹及百姓生活吃、穿、住、行、人文民俗等鏡頭。近幾年以來到西安孩子家,沒事特別愛去西大街回民街及城牆角下拍攝,曾去了好幾十次,東郊紡織城道北拆遷等……


因我70年代中期,當時我正在三原農村陵前中學上高中,當時家庭出身又不好,考學當兵根本與我無緣,對我來說前途十分渺茫,因我愛好畫像,在我爺爺的大力支持下,75年署假我大在生產隊會計處給我借了10元錢,我婆帶著我第一次在縣城坐綠皮火車,來到了紡織城我大姑家以畫像謀生。

因此我很留戀40多年前的大西安,給我終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記憶。所以,今年過罷春節,陽春三月,我來到了盼望已久的西安書院門,對這裡的老街及老門樓、老樹、人文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拍攝記錄,找到了我當年在此遊蕩以畫像謀生的記憶……

請大家跟隨我的點滴鏡頭來分享西安書院門老街、老門樓及老樹的舊景觀吧!!!

西安人通常所說的“書院門”,指的是從碑林到關中書院門口的一條步行街,書院門的地名起源於在它裡面的關中書院。

書院門位於南門內東側,東至安居巷接三學街。明萬曆二十年間,學者馮從吾,今長安縣人,因與閹黨鬥爭失利,辭官歸裡,在寶慶寺講學。后辟新址,在街北側建立關中書院,學生常至千人,為著名學府。後為閹黨所迫,書院毀馮從吾在此坐兩百日而死。

明末清初又作了大規模修建。現為西安師範學校,遺址保存完好。此街因在書院門前而得名。於佑任曾住32號。西口有唐寶慶寺華塔。1991年修整街容保留明清風格建為文化旅遊街。

去書院門請您坐公交汽車到西安南門下車即可,經過南門的公交線路: 910路、203路、208路、605路、609路、遊7路、204路、213路。

215路、216路、221路、222路、229路、239路、311路、321路、323路、402路、258路、6路、11路、16路、26路、31路、36路、40路、405路、501路、502路、512路、704路、706路、707路、608路、29路、35路、46路、215路區間、600路、616路、800路、23路、701路。

或者乘坐地鐵二號線在“永寧門”站下車後,向北步行約5-6分鐘即到。













































































































































































姚忠智,1958年出生,陝西三原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家協會會員,國家高級攝影師職稱,銅川市王益區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銅川攝影家協會副主席,自幼酷愛繪畫,1980年在銅川礦務局徐家溝煤礦工會,專職美工師兼攝影師,作品先後參與國際國內大型展覽,多次獲獎,2005年作品《農家樂》被收錄《今日中國--全國攝影藝術家精品大典》並獲“今日中國攝影大賽二等獎”,特頒中國攝影藝術成就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