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奇蹟的一年(三十五):我成了球隊的一道防守屏障

我那不詳的預感兌現了。

第10輪對陣水晶宮,時隔6輪比賽,我再次被排除出了首發陣容。拉涅利看了在踢南安普頓時,馬赫雷斯在前腰位置的精彩表現,於是他篤定了4-4-1-1的戰術,讓前者首發登場。但比起坐板凳,更大的打擊還在後面。

未到-奇蹟的一年(三十五):我成了球隊的一道防守屏障

這場比賽很膠著,球隊渴望能夠儘快打破場上僵局。但這個時候拉涅利首先想到的並不是我,而是中場球員戴爾。“怎麼不是我?”我心裡泛著嘀咕,卻不便表露出來。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瓦爾迪進球了,球隊獲得了領先。戴爾作為進球的後手,最終沒有被派上場。反而是我獲得了首發的機會。落得時候不需要,反而是領先之後將我派上場。換句話說,我這個時候扮演的角色是去穩定局勢的。

我咬了咬牙,決定先別去想進球的事情了,幫助球隊把防守做好才是當下的關鍵。我將心中的不解與不滿情緒封印起來,調整好情緒,以最佳的精神狀態投入到了比賽之中。面對對手陣中人高馬大的黑人球員,我憑藉一種“捨生取義”,以自己的血肉之軀不斷與對手戰鬥著。最後,總結全隊上下的頑強防守,我們1-0戰勝了對手。

未到-奇蹟的一年(三十五):我成了球隊的一道防守屏障

比賽結束了,我完美完成了教練佈置的任務。短暫的興奮之後,我不得不去面對自己剛才在比賽過程中的失落感。在剛剛來到球隊的時候,我的定位應該是一個終結者,誰成想……現在,為了能夠獲得出場機會,我不得不去犧牲自己,更多去參與防守,我把這個其他前鋒都不願意去做的髒活累活當做武器,漸漸地我被打上了“防守型前鋒”的標籤。但這個標籤一旦貼上,再想拿掉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我一邊失落著,一邊安慰著自己能夠出場比賽比什麼都重要。但我很清楚,這不過是自欺欺人。現實一點考慮,出場比賽確實比什麼都要重要。我想進球,但如果連出場機會都撈不到,進球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幻想。然而只要我能夠上場比賽,即便大部分精力都在防守,總還是會受到上天眷顧的。這麼一想,我多多少少釋然了。

未到-奇蹟的一年(三十五):我成了球隊的一道防守屏障

我能夠確定的是,拉涅利現階段已經厭倦了給瓦爾迪找搭檔這件事,他發現4-4-1-1是最能夠激發出前場幾個進攻好手能力的陣型,馬赫雷斯和施盧普也就有了更多比賽機會。我覺得自己還有機會,只要我能夠將強於其他球員的防守能力展現出來,存在感就會越來越強,這樣一來機會肯定少不了我的。

本文由張陽源編譯自岡崎慎司的著作《未到 奇跡の一年》,該著作發表於2016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