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鄔思道的“半隱”路線,有什麼特別用意嗎?

小說:鄔思道的“半隱”路線,有什麼特別用意嗎?

高人過招,都不是隨隨便便幾個說辭就含糊得了的。鄔思道的“半隱”策略,也是鄔思道深思熟慮的結果,搞得不好,鄔思道的小命兒也就沒了。

就說雍正登基的那晚吧,可謂詭異叢生,老四順利登基後當晚就返回,進附第一件事就是問“鄔先生呢”,你當是雍正對這位謀臣很關心就大錯特錯了。翻翻劇本原著,就知道,他是回來殺鄔思道的。為什麼要殺這樣一個高智商的瘸子,為他登位可謂立下了汗馬功勞啊。很簡單,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唄,很多雍正登基的黑歷史都掌握在鄔思道手裡,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啊。

所以,鄔思道也想盡辦法自保,在他的操作下,以保護雍正為名調集了五路人馬,互不統屬,從而躲過一劫。看過劇本就知道,此時站在門外的,還有另外一個人,老十三。老十三俠義心腸,生怕雍正弄死鄔思道,但是經過十年的磨練,對於政治,老十三也差不多有了足夠清醒的認識。如果當時雍正非要弄死鄔思道,他也無能為力。

隨後,鄔思道爭取時間,道出“半隱”的策略,算是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老十三在門外聽得真真切切,才算鬆了一口氣。

首先,鄔思道選擇了去李衛那裡當先生。而幾年之後,在李衛的介紹下,又才去田文鏡的府上當幕僚。直到雍正視察黃河,鄔思道才成功逃脫。如不然,鄔思道估計也是命喪路途了。

為什麼鄔思道要選擇這樣一種順序的途徑,有什麼講究嗎?

答案是當然有。

1.李衛是嫡系,雍正很信任。

只要鄔思道乖乖的待在李衛那裡,雍正就會放心。因為李衛是老四當王爺的時候從江南帶回來的小乞丐,是在老四的栽培下成長起來的,對雍正十分忠誠。雖然李衛讀書不多,但腦瓜靈活,辦事踏實,能力還是很不錯的,就說科場舞弊案吧,唯有李衛敢於趟這趟渾水,他不講究程序防範,憑的完全是一股子為了雍正皇帝為了朝廷的忠心。他連自己的兒子也起名“李忠四爺”,足見其心可鑑。當然,雍正也十分信任李衛,把江南賦稅重地的重擔交給他來管理,所以,對於監視鄔思道這點事,雍正還是相信李衛能夠辦好的。我還相信,雍正一定給李衛下過密旨,要是鄔思道稍有違諾,李衛就可立即斬殺他,同時,按照雍正的密摺專奏,李衛也一定不時向雍正告知鄔思道的動靜。所以,鄔思道是利用了雍正對李衛的信任,從而達到自保的目的。

李衛這條通道,還有其他作用。雍正登基,天下初定,四周不寧,八爺黨,西北叛亂,諸多事宜都還不夠穩定,而鄔思道為了守諾,只有通過李衛這條通道能夠上達天聽,其他人都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比如推舉年羹堯為綏遠大將軍。

鄔思道和李衛可以說差不多同時進的雍王府,彼此還比較瞭解,對於鄔思道的作用,李衛比誰都清楚,所以,他絕對會,起碼在面上對鄔思道恭敬有加,相待如賓。這也省的鄔思道到其他處受人白眼舒坦得多。

2.田文鏡尖酸刻薄,是鄔思道的跳板。

田文鏡就不同了,他不是雍正的嫡系,是半路出仕,雖然很有幹才,但是為人卻尖酸刻薄,他對鄔思道其實一點也不瞭解,要不是李衛的介紹,他們根本就沒有交集。但是鄔思道卻心中明白,雍正重用田文鏡,起碼對田文鏡也是很信任的,所以,就算是鄔思道跳槽到田文鏡那裡,也可以迷惑雍正,讓雍正放心他。

但是,鄔思道卻不可以直接先去田文鏡那裡,因為依照田文鏡的性格和對鄔思道的不瞭解,二人一定會產生矛盾,一旦產生矛盾,你說鄔思道是走還是不走,若是走了,會引起雍正的注意,若是不走,自個兒又要受氣,所以,難以兩全。

在經歷了諾敏案,科場舞弊案,以及西北大戰之後,雍正的改革順利進入軌道,政權也得到穩固,而鄔思道也基本兌現了他的承諾,比如山西諾敏案,為年羹堯獻策等等,這讓雍正也徹底感到放心了,所以,最終雍正放下了鄔思道。

說到這兒,大家應該明白了,鄔思道的這種路徑選擇,是很有講究的,先是李衛這個嫡系來監視自己,搞幾年後,兌現幾項承諾之後,再跳槽到田文鏡那裡,雖然都是雍正信任的人,但畢竟又不一樣了,監視也就相對弱化了,然後利用田文鏡的為人,二人以產生矛盾分道揚鑣。而此時,雍正的大局已定,高枕無憂了,所以,鄔思道也就可以自由雲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