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樣板戲,你能說全嗎?

八大樣板戲,你能說全嗎?

八大樣板戲分別是京劇《智取威虎山》《海港》《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龍江頌》,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

八大樣板戲,你能說全嗎?

革命現代京劇《紅燈記》

《紅燈記》

《紅燈記》的故事取材於電影《自有後來人》,它的原創作者是黃泳江。《自有後來人》是一部以東北抗日聯軍為背景、反映東北人民抗日鬥爭的電影。上世紀60年代,電影在全國上映,不久,該劇便由上海滬劇團改編為滬劇,接著由哈爾濱京劇院率先搬上京劇舞臺,當時名叫《革命自有後來人》。此劇是中國京劇院的優秀保留劇目。

八大樣板戲,你能說全嗎?

革命現代舞劇《紅色娘子軍》

《紅色娘子軍》

本劇是六十年代在周恩來總理直接關懷下創作演出的;是我國芭蕾舞按照周總理指示“革命化、民族化、群眾化”進行改革的首次嘗試。1964年9月在人民大會堂小禮堂首演時,周總理出席並邀請了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觀看。1964年10月8日毛主席觀看,稱讚《紅》劇的改革:“革命是成功的,方向是對頭的,藝術上也是好的。”此後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相繼觀看,並屢屢招待來訪的外國元首、政府首腦等。

八大樣板戲,你能說全嗎?

革命現代京劇《沙家浜》

《沙家浜》

《沙家浜》的前身是滬劇《蘆蕩火種》。《蘆蕩火種》是由上海市人民滬團於1958年根據真人真事創作的一個抗日傳奇,講的是1939年秋,在江陰縣顧山鎮對“忠義救國軍”的戰鬥中,時任新四軍江南抗日義勇軍第二路政治部主任的劉飛,在戰鬥關鍵時刻,親自率領警衛班向敵人發起衝鋒,打退敵人進攻,但自己也身受重傷。戰鬥結束後,面對日偽頑匪相互勾結、下鄉“掃蕩”的險惡環境,在地方黨組織和群眾的支持幫助下,帶領數十名傷員,不畏艱險,重建重建沙家浜。

八大樣板戲,你能說全嗎?

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

1958年,上海京劇院據曲波小說《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的一段故事並參考同名話劇改編。經歷了無數次的修改和打磨,終成為上海京劇院的經典保留劇目,也是京劇舞臺上久演不衰的現代戲代表作。由童祥苓飾演的“孤膽英雄”楊子榮成為了一代人心中的永恆記憶。

八大樣板戲,你能說全嗎?

革命現代京劇《海港》

《海港》

《海港》描寫了某裝卸隊黨支部書記方海珍、組長高志揚和工人們將一批出國稻種裝上駁船轉運外輪,又將堆在露天的出國小麥運進倉庫。青年工人韓小強輕視裝卸工作。暗藏階級敵人、調度員錢守維乘機將玻璃纖維裝進包內以破壞我國聲譽。方海珍發現事故連夜翻倉,馬洪亮又對韓小強進行階級教育,從而揪出階級敵人,完成了援外任務。

八大樣板戲,你能說全嗎?

《奇襲白虎團》

《奇襲白虎團》該劇由李師斌、方榮翔、李貴華根據中國人民志願軍偵察兵副排長楊育才在金城戰役中的英雄事蹟編寫,參照的是《志願軍英雄傳》中《奇襲》一文,後經孫秋潮執筆加工。此劇的初創是在朝鮮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京劇團早在1955年就進行了首演。

八大樣板戲,你能說全嗎?

現代革命舞劇《白毛女》

《白毛女》

1964年上海東方韻舞蹈學校根據同名歌劇改編 。1965年首演。舞劇塑造了喜兒、大春、楊白勞等舞蹈形象,在芭蕾基本技巧的基礎上,融匯了豐富的中國民間舞蹈。是芭蕾舞和民族舞結合的典範。是文化大革命中八個樣板戲之一。《白毛女》中的精彩唱段,已成為海內外人家喻戶曉的歌曲、永恆的經典,其中《北風吹》、《扎紅頭繩》、《喜兒哭爹》一段更是成為了經典中的經典,是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峰。

八大樣板戲,你能說全嗎?

交響樂《沙家浜》

交響樂《沙家浜》

交響樂《沙家浜》是中央交響樂團根據現代京劇《沙家浜》改編而成。在當時,它的意義不僅僅是用一種新的藝術形式豐富了舞臺,更在於它響應了毛主席所提出的“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口號。

八大樣板戲,你能說全嗎?

革命現代京劇《龍江頌》

《龍江頌》

《龍江頌》是繼八個"樣板戲"之後又一部很有影響的現代京劇,它也產生於"文革"之前,其主旨在於讚美犧牲自己、顧全大局的共產主義精神,這種"龍江"風格曾被人們廣為傳頌。該劇在反覆修改的過程中,直接受到"樣板戲"的影響,其藝術上的成就是突出,但過分誇大階級鬥爭的內容,以及對人物概念化的描寫,也使該劇的藝術感染力受到消弱。影片基本保持了舞臺劇的特色。

說好的【八大樣板戲】為什麼會出現九個呢?

關於這個問題,有些認為京劇《沙家浜》和交響樂《沙家浜》算一個;有些認為京劇《沙家浜》和交響樂《沙家浜》應該獨立來算,而把《龍江頌》拿掉。

其實無論誰增,誰剪。革命樣板戲都給我們傳遞著一種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