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高中,父母陪讀是一把“雙刃劍”,小心“傷人傷己”!

在這個世界上,“以愛之名,行傷害之事”已經成為了一件普遍的現象了,只要打著以“愛”的名義,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資本家以愛的名義剝削工人,父母以愛的名義“寵溺”孩子,以“愛”的名義行著傷害之事。

陪讀,在如今這個社會,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了,父母陪讀的現象,無疑是中國父母“愛”孩子的體現。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有些父母為了能夠“陪讀”,甚至不惜舉家遷徙,只為了能夠“陪讀”,照顧孩子,但這種行為,是真的“愛”孩子嗎?

在古代有“孟母三遷”,為了能讓孟子有好的學習環境,學到更多的知識,孟母不惜三次搬家。

在古代宮廷中也有“東宮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一職,他們都是專門“陪太子讀書”,大戶人家的孩子往往也有書童陪讀,但時至今日,“陪讀”又有了新的定義。

近年來,我國的”陪讀“現象已經“爛大街”了,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父母從小陪讀到大都不罕見,但父母的陪讀真的對孩子有幫助嗎?

孩子上高中,父母陪讀是一把“雙刃劍”,小心“傷人傷己”!

孩子上高中,父母陪讀是一把“雙刃劍”,小心“傷人傷己”!

據C站新聞報道,近年來,當孩子初三,或者上高中時,父母為了“愛”孩子,常常辭職陪讀,專程去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做一名專業的”陪讀“。在這些父母的眼中,”陪讀“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投入學習,有利於孩子的學習提升。

在“陪讀”風興起時,也有很多家長並不看好陪讀,“那麼多孩子不陪讀,不一樣學習成績優秀,照樣考985/211,說到底就是心理作祟。”一位家長述說道。

父母一定要陪讀嗎?父母的陪讀究竟對孩子有沒有幫助呢?是拖累了孩子,還是拖累了家長?這個話題在近年來引起了廣大群眾的關注和熱議。

孩子上高中,父母陪讀是一把“雙刃劍”,小心“傷人傷己”!

毛坦廠中學有“亞洲最大高考工廠”之稱,這所中學位於安徽六安毛坦廠鎮,每年都會吸引無數的學生,備戰高考。

而這所學校除開名氣大意外,高考升學率也非常的驚人,不愧似乎中國最神秘的“備考學校”之一。

在這所學校,陪讀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這所學校,父母陪讀是一件日常,父母除了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還要去消化孩子的“情緒”,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孩子考上理想中的大學。

凌晨5點

孩子上高中,父母陪讀是一把“雙刃劍”,小心“傷人傷己”!

午飯時間的毛坦廠

孩子上高中,父母陪讀是一把“雙刃劍”,小心“傷人傷己”!

鎮上的編織店

孩子上高中,父母陪讀是一把“雙刃劍”,小心“傷人傷己”!

深夜陪孩子學習

孩子上高中,父母陪讀是一把“雙刃劍”,小心“傷人傷己”!

這就是毛坦廠陪讀媽媽的日常,凌晨5點起床給孩子弄早飯,中午把飯送到校門口,下午編織打發時間,晚上繼續陪孩子學習。

孩子上高中,父母陪讀是一把“雙刃劍”,小心“傷人傷己”!

針對於我國興起的陪讀,真的能給孩子帶來幫助嗎?

在這裡,我給廣大家長一點建議。一般情況下,我不建議家長陪讀。

①、對於孩子們的學習,尤其是高中,時間非常的緊,如家長時間有誤差,容易遲到。

②、高中生都是十六七歲的孩子了,已經算是成年人了,生活應該自理。我們更應該讓孩子學會獨立,家長把這些事情全做了,將來孩子的動手能力、生存能力會很差。

③、高中學習壓力非常的大,父母陪讀,把希望全放在孩子身上,孩子的心理壓力會非常大。

④、讓孩子住學校,比住家裡,生活更加的規律。

⑤、父母一直陪在孩子身邊,經常會出現問題,從而產生矛盾,更不利與孩子學習。

⑥、父母過於關注孩子的成績,盤根問底,當孩子成績出現波動時,容易發生衝突。

⑦、父母陪讀,晚自習下課回家,路上存在安全風險,這些需預防。

⑧、父母過度“溺愛”,會讓孩子缺乏生存能力,什麼事情都依靠父母,只會讓孩子成為“死讀書,讀死書”的巨嬰。

當然,如果孩子是那種學習優秀,父母想法設法的轉學“衡中”“毛坦廠”的,孩子離家遠,家長陪讀可以理解。但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家長陪讀有利有弊,一般情況下去沒有必要,陪得不好,甚至會毀了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