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中蘇母太偏心?那你應該看看她們的作為

《都挺好》中蘇母太偏心?那你應該看看她們的作為

熱播劇《都挺好》的劇情已經落下了帷幕,可是觀眾對蘇明玉的遭遇仍是萬分不平,對蘇母趙美蘭的強勢與偏心更是百般討伐。你以為蘇美蘭女士是一碗水端不平的極品母親?不不不,她的段位跟下面這幾位一比,還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都挺好》中蘇母太偏心?那你應該看看她們的作為

01

要帶著小兒子反殺大兒子的極品武姜

宮鬥劇《甄嬛傳》中,曾經有這樣一個場景:四阿哥弘曆繼承皇位後,因為擔心皇太后甄嬛偏愛親生兒子六阿哥,從而威脅自己的皇位。於是去探望甄嬛時,借用史實隱晦的表達了自己的意思。

弘曆:我讀了《鄭伯克段於鄢》,發現做母親的,總是偏愛小兒子,甚至聯合小兒子造反。這武姜還是親生母親,尚且如此,何況養,母呢?

甄嬛聽罷,下定決定,把親生兒子六阿哥別做安排,來穩住了皇帝的心思。

這母子二人機鋒相對中出現的武姜,就是一位心偏到沒邊的母親。

武姜其人,姓名已不可考。她本是申國國君之女,公元前761年,嫁給鄭武公為妻。

武姜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這一點,在她為長子取名上可見一斑。

她生長子的時候,孩子是腳先出來,而正常生產,孩子是頭先出來。

因為這個孩子是難產而生,讓武姜吃了大苦頭,因此武姜很不喜歡他。乾脆直接給孩子取名“寤生”,時時提醒自己,這個孩子不值得她的喜愛。

鄭武公也不好在這樣的小事上與妻子爭執,於是,一代人傑鄭莊公,就一直頂著一個不吉利的名字長大了。

長大後的寤生,也沒多得母親半分善待。武姜的一顆心,全投入到了小兒子共叔段身上。甚至不顧周代立嫡長子的規矩,多次謀劃讓武公立小兒子為太子。在鄭武公病重時,都還惦記著請求立小兒子為太子。

《都挺好》中蘇母太偏心?那你應該看看她們的作為

病勢沉重的鄭武公還沒病糊塗,他清楚壞了嫡長子的規矩國家必將混亂,無論如何都不再順著武姜的意思了。

可是武姜並未罷休,鄭武公死後,寤生繼位,是為鄭莊公。

面對親生兒子,武姜更好意思開口了,直截了當的表示,你把地勢險要的制地封給你弟弟吧!

莊公表示,除了制地,其他地方都可以。

武姜也不客氣,那就把京城(地名,今河南滎陽)封給你弟弟!

莊公無奈,只能同意。可是大臣不同意了,祭仲就表示,京城佔地面積比國都還大呢,絕不能封出去啊!

可是莊公懾於武姜一貫的強勢作風,只能封了。

這還不算。得到廣闊封地的共叔段肆意發展勢力,而身在宮廷的武姜,一顆心也系在遠方的小兒子身上,雙方謀劃裡應外合起兵攻打莊公。

在這人人自危的時刻,莊公發動了反擊,弟弟共叔段戰敗而死,武姜被也被放逐。

氣頭上的莊公發誓:“不到黃泉,永不相見!”後來多虧了穎考叔的調停,母子雙方才又重歸於好。

像這種母親,愛幼子愛之慾其狂,恨長子恨之慾其死,實在是偏心偏到了極致。

《都挺好》中蘇母太偏心?那你應該看看她們的作為

02

她沾了大兒子光做了皇后,卻一心只愛小兒子

這第二位,也是大熟人。西漢竇太后,沒錯,於媽大熱劇《美人心計》中的竇漪房老人家。

電視劇中,竇漪房十分疼愛梁王劉武,因為那是自己死去的好妹妹慎夫人的兒子,如今好妹妹過世,自己自然該善待她的孩子。

卻不料,因為自己的一系列偏心行為,引起了親生兒女太子劉啟、館陶公主劉嫖的反感埋怨,引發了種種事端。

而在真實歷史上,劉啟、劉嫖、劉武都是竇太后的親生兒女。其中的長子劉啟,更是得到大臣們的種種好評,認為他“純厚慈仁”,可立為太子。

甚至,連竇漪房自己被立為皇后,都是因為沾了太子的光。當時,竇漪房的老公劉恆,早早死了王后,繼位後,也遲遲不立皇后。

大臣們認為後位不可空懸,薄太后便建議道,你已經立了太子了,除了太子的生母,還能立誰做皇后呢?漢文帝這才立了竇漪房為皇后。

按理說,竇漪房的身份地位能更上一層樓,完全是因為有一個優秀兒子的緣故,她應該十分喜愛自己的這個兒子才對。

可是偏偏,竇漪房更偏愛女兒劉嫖和小兒子劉武。

現有例證。竇漪房臨死前,把所有財產全部留給了女兒劉嫖,劉啟一系的親人,連一顆銅子的遺產也沒有沾到。

而對於小兒子劉武,竇漪房更是疼的唯恐不夠。老公在世時,便為小兒子求到了最富庶的封地梁。

老公死後,長子繼位。竇漪房榮登太后寶座,對小兒子劉武的封賞更是不計其數,可以說,除了皇位,天下已經沒有什麼東西是她不能給小兒子的了。

結果不久後的一件事,還真應了竇太后的心思。

景帝三年的一次宴會上,景帝劉啟醉酒後,對弟弟梁王劉武言,自己離世後,將傳位於梁王。在坐之人,除了梁王和竇太后高高興興,全都閉口不言表示不贊同。連太后侄子竇嬰都忍不住反對,“漢朝律法規定,帝位傳給長子長孫,現在陛下傳給弟弟,不是搞亂了高祖的規矩嗎?”景帝只好不再提了。

《都挺好》中蘇母太偏心?那你應該看看她們的作為

景帝不提,竇太后卻惦記上了。幾年後,竇太后仍不忘對景帝舊事重提,引用前朝制度,說:“我聽說殷商的制度是親其兄弟,周朝的制度是尊其先祖,道理都是一樣的。我死後,梁王就託付給你了。”

話中的意思很明顯,你現在沿用周朝的制度尊崇祖先,所以繼位都隻立嫡親子孫。可是商朝也有制度,是親近兄弟的,所以立自己的兄弟繼承皇位也是有道理的。我死後,梁王就交給你安排了。

結果大臣袁盎又阻止了,梁王記恨在心,派人殺死了袁盎。這下可好,肱骨大臣被殺,景帝對弟弟也由怒生恨,還是公主劉嫖從中調停,才原諒了梁王。

身在遠方的梁王想入朝請罪,又怕皇帝哥哥會殺了他,只好偷偷離開車隊藏到劉嫖家裡。

迎接使者見車裡是空的,嚇了一跳,竇太后更是腦洞大開,哭著喊:“皇帝殺死了我兒子!”

把景帝嚇的也不輕,乾脆早早打發梁王回去。結果梁王回去不久就病死了,竇太后不幹了,正日哭泣絕食,說:“皇帝果然殺死了我兒子!”

這老太太偏心真的是沒邊了,所有的過錯都往大兒子頭上推。還說什麼“皇帝殺了我兒子”,也不想想,皇帝難道就不是親兒子了嗎?

一心一意只想著為小兒子求好處,卻不想著關心一下大兒子的處境,一意孤行,引的小兒子生出妄想,壞了倆兒子的情意,也引發了種種禍事。

恰似蘇明玉的母親趙美蘭,因為偏疼兒子,過分的苛待女兒,引的兄妹之間生出了許多仇恨,甚至在她死後多年,這種仇恨猶不能消弭,實在讓人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