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安寧區:以花為媒 搭文旅臺唱經濟戲

以花為媒 搭文旅臺唱經濟戲

——寫在第36屆蘭州桃花旅遊節即將開幕之際

春光明媚,草長鶯飛。沿著紅藝社區白鳳桃精品種植園內小徑,一路向前走去,粉紅色的花苞欲欲吐萼。三三兩兩的遊客逡巡在桃樹之中,時而攬苞聞香,時而倚樹自拍,好不愜意。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此情此景,柴麗麗看在眼裡,樂在心裡。幾年前,她和丈夫放棄在外打工的生活,回到家鄉安寧堡,開起了農家樂。如今,家鄉的桃花、白鳳桃和一年一度的桃花旅遊節,成了柴麗麗一家人致富奔小康的最美期盼。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楊文豪

“桃鄉印象”初現

素有“十里桃鄉”美譽的安寧,是全國聞名的四大仙桃原產地之一,被譽為“中國仙桃之鄉”。盛產的白鳳桃榮獲“中國十大名桃”稱號,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近年來,安寧區留住“桃鄉”記憶,打造最美“桃鄉印象”,堅持以擴大桃品牌影響力,增加桃種植面積,拓展桃農增收渠道為己任,大力實施白鳳桃上山、進溝、穩川工程,逐年恢復川地、擴大荒溝內桃樹種植面積,確保桃產量穩步恢復。

在保護桃品牌的基礎上,安寧區還在城區重要節點擴大觀賞桃種植,對現有的主次幹道、綠地、公園等引進紅葉碧桃、綠葉碧桃、山毛桃、菊花桃、壽星桃、白碧桃等不同品種的桃樹進行栽植。通過一番精心的打扮,安寧“桃鄉印象”景觀初現。

千疇綠景萬軸畫,滿城蒼翠碧無塵。

在留住“桃鄉印象”的同時,還在安寧東西路、北濱河路、萬新北路等精品路段及出入口等重要節點放置景觀花箱、仿瓷花壇等。通過以城為盆,以市塑景,安寧區不斷構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自然景觀立體綠化層次分明的生態格局。

不論四季如何更替,“綠色”將永遠是安寧的視覺符號。在城區綠化方面,採用各種喬木、灌木及花色、葉色不同的植物組景,配合植物季相、色相的變化,有效提高植物的觀賞性。形成了“點上綠色成景、線上綠色成蔭、面上綠色成片、城區綠色成林”的生態環境體系,實現分散綠化向體系生態的轉變、平面綠化向立體生態的轉變。

如今的安寧,做好做足城市發展“花”文章和“綠”文章,因地制宜精雕細琢,讓風景線隨處可見,呈現綠化形式多樣、季相色彩多變、景觀效果豐富的特點,描繪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

打造“文旅安寧”

安寧區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有天斧砂宮、仁壽山、銀灘溼地公園、蘭州植物園、安寧生態文化園、九州臺、文溯閣《四庫全書》藏書館、蘭州國學館等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一座城市的特色,主要體現在文化底蘊和文化內涵上。桃文化、黃河文化和絲路文化賦予了安寧最鮮明的特色和底蘊。桃花旅遊節就像一條紐帶,串起了桃文化、黃河文化和絲路文化的傳承與保護,讓安寧的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肌理更加清晰。

第三十六屆蘭州桃花旅遊節,安寧區精心準備了二十多項系列文化和旅遊活動,這些文旅活動緊緊圍繞傳承桃文化、絲路文化、黃河文化和挖掘豐富的旅遊資源展開,不僅是老百姓和大學生展示自我的“大舞臺”,更是呈現安寧新形象和新面貌的一扇窗口。

“‘絲路古道·天斧砂宮’徒步英雄大會將讓參與者充分感受到天斧砂宮奇特的自然景觀,帶來絲路古道的神秘旅程;大學生才藝大賽將充分體現安寧區高校聚集的優勢,為大學生提供展示自我廣闊的平臺和舞臺;天空旅遊節是在連續兩年舉辦熱氣球聯賽、攀巖聯賽的基礎上,為廣大市民及遊客提供遊玩的豐富體驗。”安寧區文旅局負責人介紹。

據瞭解,安寧區還緊抓國家“一帶一路”重大戰略機遇和安寧區獨特的區位優勢及區域資源稟賦,按照“全域旅遊”理念,搶抓機遇,科學規劃,加快旅遊開發進程。目前,以仁壽山為中心、以黃河風情線為旅遊景觀帶的“一山一河”特色旅遊區基本形成。

下一步,安寧區將完善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不斷提升服務能力,推動仁壽山、天斧砂宮綜合保護利用,促進“體育+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把安寧打造為蘭州“桃花源”式都市休閒中心。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安寧區圍繞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這個目標,依託蘭州桃花旅遊節重點挖掘文旅資源,以節會促進文化傳承,以節會引領旅遊發展。

如今,蘭州桃花旅遊節已成為享譽省內外的特色節會之一,榮獲“中國最負盛名十大節會”等多項殊榮,蘭州桃花旅遊節這張獨特的文化旅遊名片也越來越響亮,成為安寧區高質量發展的一大引擎。

謀“花經濟”發展

每年穀雨前後,安寧桃花盛開,千畝桃林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趕花潮,觀花海,感受自然。興盡之至,到農家院裡小憩,賞花韻、品清茶,雅然之極,感嘆又是一年桃花紅,又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春天。

以花為媒辦節會,豐富活動引客來,這已成為安寧區“花經濟”的寫照。

“桃花節快開幕了,我的農家樂也紅火了起來。以前和老公在外地打工,不僅收入低,而且不能照顧老人和孩子。這幾年來安寧旅遊的人多了,家鄉變化大發展快,我們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好,日子一年比一年紅火。”聊起自己的農家樂,柴麗麗笑得合不攏嘴。

與花共生的,不僅有看得見的旅遊,還有桃子帶來的好收成。據瞭解,近年來安寧區白鳳桃在市場上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態勢,農家樂和又大又甜的白鳳桃成了安寧堡居民豐收的“雙保險”。

即將迎來36歲生日的桃花旅遊節,也從最初的單一賞花,到做足做好“以花為媒、借花發展”的桃花經濟,用桃花勝景、春光美食款待各方的客人,用心將“花經濟”打造成安寧區招商推介、文旅旅遊產業發展的新亮點,讓春天成為收穫的季節。

記者瞭解到,今年,安寧區將在蘭州桃花旅遊節開幕式上推介一批重點項目,緊抓發展機遇,助力安寧區經濟持續蓬勃發展。

一項項榮譽和一串串數字,見證了安寧區“花經濟”發展帶來的變化。2016年安寧區榮登“全國十佳旅行目的地榜單”,成為眾多省內外遊客心馳神往的旅遊目的地。2017年安寧區榮獲“中國最美養生休閒名區”稱號。2018年安寧區喜獲“首批全國生態旅遊勝地”殊榮,全年接待旅遊人數675.39萬人次,旅遊收入59.82億元,增長26.7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