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自貿區成立兩週年改革創新成果豐碩

■深化“放管服”改革:企業註冊登記辦理時限縮短至3個工作日以內;261項省級行政管理事項下放(委託)至自貿試驗區辦理;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100項改革任務在自貿試驗區全面推開。

■數字說發展:2018年,陝西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額2649.79億元,佔全省進出口總額的75.41%。其中,進口1090.56億元,佔全省進口總額的75.99%;出口1559.23億元,佔全省出口總額的75.01%。

4月9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兩週年改革創新情況及成果”主題系列第一場新聞發佈會上獲悉:截至今年3月底,陝西自貿試驗區新增註冊市場主體40694戶,其中企業數27457戶(含外資企業347戶),新增註冊資本6024.32億元(含外資企業註冊資本25.14億美元)。

成立兩年來,陝西自貿試驗區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全面落實企業工商登記註冊“一口受理、並聯審批”和全程電子化,推行商務秘書和“集群註冊”服務,企業註冊登記辦理時限縮短至3個工作日以內;實現了261項省級行政管理事項下放(委託)至自貿試驗區辦理;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100項改革任務在自貿試驗區全面推開。同時,持續深化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和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改革,各功能區分別設立行政審批、市場監管專門機構,建立“一枚公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政府管理新模式。

陝西自貿試驗區還創新稅收服務,建立容缺受理機制,並與螞蟻金服、騰訊等開展合作,建立了網上辦、自助辦、大廳辦、手機辦等多元化辦稅渠道,讓納稅人少跑路;同時建立自貿試驗區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諮詢培訓、專利信息、維權援助等全方位服務;建立中國(西安)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探索建立自貿試驗區跨部門知識產權執法協作機制。

兩年來,陝西自貿試驗區通過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促進各類要素流通集聚,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對全省外向型經濟發展的貢獻日益凸顯。2018年,陝西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額2649.79億元,佔全省進出口總額的75.41%。其中,進口1090.56億元,佔全省進口總額的75.99%;出口1559.23億元,佔全省出口總額的75.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