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城為什麼會輸?原來是瓜迪奧拉有"心魔"啊

慘遭孫興慜絕殺,曼城淪為了熱刺新球場歐冠揭幕戰中的背景板,繼輸給摩納哥和利物浦之後,瓜迪奧拉的球隊再度在歐冠1/4決賽階段的客場之旅中折戟。剛剛喊出的“力爭全部冠軍”的口號還縈繞耳旁,瓜迪奧拉就用一種令人詫異的方式詮釋了何為大熱倒灶。從首發佈陣到進攻部署,再到臨場換人調整,瓜迪奧拉此役的用兵都有太多可供指摘之處,這位戰術大師的“心魔”或將成為曼城登頂歐洲之路上的最大障礙。

曼城為什麼會輸?原來是瓜迪奧拉有

馬赫雷斯位置尷尬,鋒線錯位牽動全局

同樣是承擔著一週雙賽的任務,波切蒂諾和瓜迪奧拉對輪換的態度截然不同。前者只對三天前聯賽時的首發做出了一處調整,溫克斯迴歸,丹尼-羅斯取代本-戴維斯鎮守左閘,這是熱刺要在主場加強進攻的信號;後者對足總盃淘汰布萊頓的首發陣容做出了大幅度調整,馬赫雷斯主打右翼,德布勞內被留在了替補席,在足總盃中受傷的伯納多-席爾瓦無緣大名單,京多安繼續獲得首發機會。

曼城為什麼會輸?原來是瓜迪奧拉有

或許是對出征歐冠淘汰賽的客場信心不足,或許是抱著客場小輸當贏的心理,準備下週迴到主場再解決問題,瓜迪奧拉選擇將門迪和薩內同時擱在替補席上,頂替他們出場的德爾夫和馬赫雷斯完全不具備在歐冠級別比賽中支撐邊路進攻的能力。在體能狀態不佳的情況下,瓜迪奧拉雪藏了一些擅長縱向突擊的球員,希望減少拉鋸戰帶來的消耗,這種著眼於控制和防守的思路看似沒有多大問題,但在客場對陣熱刺時是非常危險的。

曼城為什麼會輸?原來是瓜迪奧拉有

(圖)去年是京多安,今年是馬赫雷斯,瓜迪奧拉的佈陣再次讓曼城兩翼盡廢。

就像上賽季歐冠1/4決賽首回合一樣,瓜迪奧拉再度鬼使神差般地排出了一個左路缺少層次、右路銳度不足的體系,馬赫雷斯作為右邊鋒的尷尬之處就在於他不但沒能做好本職工作,還將已經習慣了從右路反插身後的斯特林擠到了左路。強側的邊鋒得不到身後隊友的有力支持,弱側的邊鋒不具備無球進攻能力,曼城完全打不出習慣性的進攻套路。對於這支陣型重心前置、依靠鋒線來帶動整體運轉的球隊來說,瓜迪奧拉自廢雙翼的舉動無疑是致命的。

曼城為什麼會輸?原來是瓜迪奧拉有

(圖)德布勞內不能連續作戰,曼城失去了在壓力下反制對手的能力。

從2016/17賽季主場力克巴塞羅那,到此前擊敗利物浦的天王山之戰,在瓜迪奧拉敢於主動讓出球權的比賽中,藍月亮基本都能取得勝利。瓜迪奧拉的球隊不排斥在個別場次中打穩守反擊,但前提是必須要有德布勞內&薩內這種犀利的傳跑連線作為殺招,出現在新白鹿巷的曼城顯然不具備這種條件。

曼城為什麼會輸?原來是瓜迪奧拉有

曼城為什麼會輸?原來是瓜迪奧拉有

(圖)開場後,曼城的左路佔據了一定的優勢,錯失點球機會非常遺憾。等到波切蒂諾調整了孫興慜和埃裡克森的站位,將德爾夫和馬赫雷斯壓制在後場,曼城便失去了對局勢的控制。

京多安難堪大用,四不像中場攻守失據

熱刺在開場後的陣型是4-2-3-1,孫興慜、阿里、凱恩和埃裡克森在前線一字排開實施壓迫。在斯特林連續強攻左翼製造威脅後,波切蒂諾迅速調整了前場球員的站位(15’左右):孫興慜來到右翼配合西索科壓制斯特林&大衛-席爾瓦的助攻,埃裡克森來到左翼利用橫向移動牽制沃克。熱刺的兵鋒直指後場兩閘,開場階段內收到後腰位置的德爾夫被迫回到後衛線,馬赫雷斯也不得不更多地回到後場接球,曼城的大部隊被壓制在了後場,進攻推進和組織變得困難。

曼城為什麼會輸?原來是瓜迪奧拉有

曼城為什麼會輸?原來是瓜迪奧拉有

(圖)德爾夫和沃克的防區危機四伏,兩名球員都不敢插上助攻,曼城失去了後輪驅動能力。

在兩翼盡廢的情況下,曼城還是執著地從邊路發動進攻,這一方面是源於瓜迪奧拉的戰術部署,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三名中場的抗壓能力太差。同樣作為拖後中場,費爾南迪尼奧和溫克斯承受的壓力是截然不同的。熱刺得球后會快速通過中場,穆薩-西索科和埃裡克森在肋部持球製造縱深能力很強,可以很好地稀釋溫克斯周圍的防守壓力。京多安已經失去了盤帶推進能力,他的作用萎縮為前場的策劃和傳跑(挑傳+反插),曼城的中場在對抗中全面處於下風。

曼城為什麼會輸?原來是瓜迪奧拉有

(圖)伯納多-席爾瓦在足總盃的比賽中受傷,瓜迪奧拉也是巧婦難為。

歐冠小組賽對陣里昂的兩回合較量已經說明,在面對身體對抗和跑動能力很強的對手時,曼城中場最關鍵的球員就是伯納多-席爾瓦和德布勞內。前者的跑動接應能力驚人,能夠為費爾南迪尼奧和大衛-席爾瓦兩位老將兜底,後者可以從較深的位置發動反擊,將後場組織和進攻推進結合起來,保證球隊在被動局面下的反制能力。德布勞內的身體狀態不適合連續作戰,伯納多-席爾瓦又突遭傷病侵襲,瓜迪奧拉也是巧婦難為,京多安在德布勞內受傷期間也曾完成過不少出色的比賽,但在出徵歐冠淘汰賽客場這種強度的比賽中,德國人已經不適合作為首發出場。

曼城為什麼會輸?原來是瓜迪奧拉有

德爾夫再度被爆,左後衛升級刻不容緩

在凱恩因傷離場之後,熱刺無法依靠中鋒作為橋頭堡繼續壓制曼城後場,波切蒂諾選擇將陣型重心移後來釋放前場空間,換上小盧卡斯配合孫興慜延續了衝擊兩翼的進攻思路。就像切爾西終結曼城聯賽不敗紀錄的比賽一樣,熱刺依靠“三小”鋒線取得了突破。小盧卡斯出場後,京多安繼續呆在場上,雙方的運動能力差距進一步拉大,孫興慜的進球來自於熱刺對二點球的覆蓋和控制,不具備後衛防守意識的德爾夫淪為背景板。同樣是在歐冠中面對熱刺和里昂,巴塞羅那的表現與曼城截然不同,造成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就是雙方球員個體實力上的差距,曼城的衛線和鋒線都不是最頂尖的水平,這在注重“兩頭”的歐戰中是比較吃虧的。

曼城為什麼會輸?原來是瓜迪奧拉有

(圖)曼城在下半場初段逐漸找回了比賽的控制權,凱恩傷退是比賽的一個轉折點,瓜迪奧拉沒有順勢進行調整,失去了將優勢轉化為勝勢的機會。

在擊敗布萊頓的比賽中,傷愈復出的門迪作為首發打了79分鐘,法國人的身體狀態顯然還無法承受一週雙賽的壓力,瓜迪奧拉沒有將其列入本場大名單。就像上賽季拉波爾特被薩拉赫打爆一樣,左後衛再次成為了曼城的阿喀琉斯之踵,對這個位置的補強已經刻不容緩。

曼城為什麼會輸?原來是瓜迪奧拉有

(圖)孫興慜破門,德爾夫和京多安淪為背景板。

曼城本賽季最困難的時期是在聖誕賽程中,他們在連續輸給水晶宮和萊斯特後被利物浦拉開了七分差距。在這段下行區間中,費爾南迪尼奧的受傷導致曼城中場失控,身為中場第一替補的京多安遭到了輿論的口誅筆伐,同樣令人失望的左後衛德爾夫卻沒有受到太多批評。先是因為狀態奇差被提前換下,後一場比賽又吃到紅牌,德爾夫的糟糕表現瞞不過瓜迪奧拉的眼睛。就在輸給萊斯特的比賽結束後,關於曼城將引進狐狸城左閘奇爾維爾的傳言不脛而走,結合曼城此前報價貝蒂斯左後衛菲爾波,以及瓜迪奧拉近期關於福登和門迪的言論可知,引進一名足以擔當主力的左後衛將成為曼城在今夏補強時的首要任務。

除了諾利托和布拉沃等寥寥數人,曼城在近兩個賽季的引援大多非常成功,這支目標明確的新貴秉持著“只買對的、不買貴的”原則,瓜迪奧拉的悉心打磨很快讓他們邁入了頂級強隊的序列。在打牢了基礎之後,曼城要想更進一步成為真正的超級強隊,他們必須在引援理念上與時俱進。賽季長跑拼的是陣容深度,具體到強強對話則考驗的是短板的長度,參考皇馬和巴薩在歐冠中的成功經驗可知,曼城還要在打磨陣容方面再下苦功。

曼城為什麼會輸?原來是瓜迪奧拉有

熱蘇斯孤立無援,瓜迪奧拉迷之換人

儘管上鏡率並不算高,但阿圭羅付出了高強度的對抗和跑動來支撐鋒線,做客新白鹿巷只是近期魔鬼賽程的第一站,阿根廷人順理成章地成為第一個被換下場的曼城球員。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熱刺失去了凱恩這個前進支點的情況下,瓜迪奧拉沒有圍繞替補出場的熱蘇斯進行後續調整,巴西前鋒的幾次衝擊都以越位告終,能夠改變進攻節奏的德布勞內和薩內直到89分鐘才得以登場,曼城錯失了扭轉戰局的機會。

曼城為什麼會輸?原來是瓜迪奧拉有

從起點回到原點,瓜迪奧拉還需更自信

兩年前,開局十連勝的曼城在做客白鹿巷時遭遇滑鐵盧,此役成為了瓜氏藍月建隊過程中的里程碑式戰役。正是從那一場比賽開始,曼城進入了一段持續半個賽季的動盪時期,他們在歐戰中被摩納哥擋住了去路,在輸給切爾西、埃弗頓和萊斯特後淪為了“爭四”球隊。在屢敗屢戰的過程中,瓜迪奧拉逐漸意識到了傳統Tiki-Taka的侷限性,他開始嘗試了變陣(352和4312),以及加入常規元素(長傳和反擊)來重塑433,結合多位新援帶來了的戰術紅利,最終打造出了一種兼具技術、防守和衝擊力的傳控打法,徹底粉碎了“傳控足球無法征服英超”的質疑。

曼城為什麼會輸?原來是瓜迪奧拉有

在曼城建立英超霸權的過程中,“老師”熱刺淪為了他們的墊腳石。在近兩個賽季的英超六強內戰中,熱刺拿昔日的手下敗將沒有辦法(1平3負)。曼城能夠迅速拉開與熱刺之間的差距,主要就是得益於新援帶來的實力加成,以及瓜迪奧拉在戰術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然而,這兩點優勢在此役均沒有體現出來。

薩內、門迪、伯納多-席爾瓦和德布勞內無緣首發,斯特林不在自己最擅長的位置上,適合對付英超對手的戰術體系變得面目全非,反而是沒有引援的熱刺在套路上更加嫻熟;就像那些年在拜仁慕尼黑時所犯的錯誤一樣,離開巴薩後的瓜帥又一次在困難面前出現了動搖,在最不該變陣的時候放棄了自我,這是他的“心魔”,也是曼城在登頂歐陸過程中最大的一塊絆腳石。當然,不同於上賽季1/4決賽階段兵敗安菲爾德時的絕望,此戰失利還不至於讓曼城提前丟掉六冠夢想,只要在一週後找回制霸英超的節奏,瓜迪奧拉的球隊依然有很大的希望殺入四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