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绽放着那朵“检花”——记赞皇县检察院检察官张丽梅

山城绽放着那朵“检花”——记赞皇县检察院公诉未检科检察官 张丽梅

这是一座山区小城,简朴、温馨、秀雅。

转眼间,张丽梅在这座县城已工作、生活了整整十年。

山城绽放着那朵“检花”——记赞皇县检察院检察官张丽梅

我心永恒

2008年,毕业于河北经贸大学的张丽梅,走进了赞皇县人民检察院。

忙,成了她工作的主旋律。

这个山区小院的公诉科只有两名干警,担负着公诉、未检两大块工作。平均不到两天接收一起案件,每天都在阅卷、提审、制作起诉书、准备出庭、出庭支持公诉的繁杂工作中重复着。

“不加班,就不可能按期结案,加班很正常,不加班反倒觉得不正常了,我们没法与人多的大院比。”问起加班的问题,张丽梅说得很平淡。但背后的艰辛她在默默扛起。丈夫在北京工作,自己既要忙工作,还要管家、管孩子,常常半夜才能休息。2017年,公公因脑血栓瘫痪在床,自己还要肩负起照看老人的责任,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是她难以承受。丈夫劝她调工作或者辞职,她却动员丈夫放弃北京的工作,支持自己。祸不单行,2018年初,还不到40岁的小叔子因恶性脑瘤住院治疗,张丽梅承受着照看老人、帮助照料小叔子一家、负担巨额治疗费用等多重压力。检察长说:“我可以特批你,半天工作,半天照顾家里。”她咬咬牙,说“没事,我能挺住,不会耽误工作”。 9月份,小叔子不幸离世。当地的风俗是在家停尸五天,前三天,张丽梅还在出庭支持公诉,直到出殡的前一天才请假。走出检察长办公室,张丽梅哭了,望着她的背影,检察长眼中也含满泪水。对孩子,她自知亏欠太多,带孩子值班、加班,看着孩子在自己办公桌前睡着虽是常事,但每每看到这一幕,都陡增她心灵深处的一丝愧疚。“孩子,我不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但我一定是世界上最爱你的妈妈。”这句话,她对孩子说了无数遍,是安慰孩子,也是安慰自己。

山城绽放着那朵“检花”——记赞皇县检察院检察官张丽梅

“图什么?”,张丽梅说:“我也反问过自己。但我从检时的初心告诉我,必须把工作当事业,把法律当信仰,把公平正义当追求,虽然吃了不少苦,但每一起案件成功办理,也有成就的乐。”苦有所值、乐有所寄,永恒的初心,支撑着她行稳致远。

激情工作

“谢谢,谢谢……”一男子因为离婚,一气之下将自己未满周岁的孩子出卖。对男子判处实刑,意味着孩子无人照顾。张丽梅提审被告时,于法、于情、于理给对被告进行了耐心教育,被告流下悔恨的泪水,表示一定认罪伏法,带好自己的孩子。张丽梅又往返被告驻地,调查被告现实表现,落实以后监督措施,于是,向法院提出了对被告适用缓刑的建议,法院予以采纳。当被告走出法庭,抱起自己的孩子时,连声道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必须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她以细致的工作诠释了法与情的真谛。

山城绽放着那朵“检花”——记赞皇县检察院检察官张丽梅

校园霸凌是校园安全的隐患,必须把普法教育做到平时,坚持经常。张丽梅组织未检科干警不断创新形式,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组织手抄报比赛,让学生们参与进来,动手写、动手画,传播法律知识。组织模拟法庭,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以角色互换,更直观地告诉学生远离犯罪。关心孩子们的成长,组织特教学校学生到动物园游园,让残障儿童拥有阳光的心理。开展开学第一课,每学期第一课到学校进行法制讲座。组织检校共建,邀请老师到检察院座谈,指导学校开展经常性法制教育。她和公诉科的同事们,共同建立起惩治、防范校园犯罪的一体化工作机制。

公诉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三尺公诉席,看似简单,实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一起诈骗案,当事人多次无理缠访,不仅影响工作,也考验着这名女干警的心智,她耐心做完工作,流着泪,忍着。在一个小县城里办案,人情是最大的考验,面对同学、同事、同乡、甚至上级领导的求情,她固守着法律底线,虽然有人说她“不会来事”,她笑笑,承受着。面对一些人的金钱诱惑,她不为所动,义正辞严回绝,有人说她“固执”,她却觉得踏实。几年来,办理的案子无数、接触的当事人无数,无一起案件出现质量问题。公诉科虽然只有两名干警,但公诉工作年年在全市领先。

山城绽放着那朵“检花”——记赞皇县检察院检察官张丽梅

路遥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种事业”。张丽梅正是秉持着对检察事业的炽烈热爱和对公平正义的坚定信仰,凭借那份执着的坚守、不懈的坚持、无畏的担当,让赞皇检察院“检花”更加似水如诗、沁心妩媚。优秀青年、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者、“干警身边的雷锋”。张丽梅说:“荣誉称号是对我的肯定和鼓励,我感觉更深的却是压力和鞭策。”她以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力,不断为赞皇检察院注入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