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斷想:每一個體生命都只是人的一半,自己不過是半張紙幣

生命斷想:每一個體生命都只是人的一半,自己不過是半張紙幣

(一)

經歷了幾十萬年生命演化的過程,看不見的神引領我走出幽深漫長的洞口,在賜予我一雙用來發現的眼睛和一顆有別於其他物類的好奇心之後就悄然引退了。從此,我開始了由矇昧到開化,由糊塗到明白,由愚蠢到聰明,並在不斷尋找與發現,選擇與放棄,追求與失落中墜入無邊的苦海。神給了我一雙眼睛,我卻什麼也看不見;神給了我一顆好奇心,我卻迷失了自己。

完成了從四肢爬行到直力行走的飛躍,我以人的姿態挪動蹣跚的步履,搖搖晃晃的走出家門,我用一雙黑色的眼睛看日月經天,看江河行地。草木枯榮間。多少次望著天地相接的遠方痴痴傻想,天有多高?天的上面有什麼?那裡有人嗎?他們長的和我一樣嗎?夏夜裡,天上的星星真多,他們是從哪裡來的?是誰把他們掛在那的?腳下的地真叫大,望也望不到邊,但應該是有邊的吧?不然,人們走路豈不是走也走不到頭了嗎?地應該是有邊的,那裡一定也插著一道籬笆牆,就跟我家的籬笆牆一樣……

想過了天,想過了地,忽又想起了自己。我是從哪裡來得?爺爺去年死了,爹孃穿白帶孝,把死了的爺爺送到地裡埋了。死了的爺爺還是我爺爺嗎?我也會死嗎?死是怎麼一回事?是不是跟睡著了一樣?死了還會做夢嗎?人之初的那顆好奇心,是玲瓏的,是水晶的。世界卻把一個假象呈現給我,明明是地球繞著太陽轉,我卻分明看到太陽東昇西落,明明地球是圓的,卻讓我看到了一馬平川,我是父精母血孕育衍生出的一個生命,母親卻說我是從野地荒岡上撿來的……或許,不是世界欺騙了我們,而是自己欺騙了自己。世界原本就是一個真實的存在,真實的本質就是簡單、純樸,是我們自己把簡單弄成了複雜,是我們把自己引上了迷途。

(二)

生命斷想:每一個體生命都只是人的一半,自己不過是半張紙幣

人,最大的毛病不是別的,而是自作聰明。自作聰明是一切惡濁的根源;自作聰明讓人類自食其果。做古的先人以他們自以為是的聰明教化後人,年長的大人以他們自以為是的經驗教化稚童,就這樣,一顆原本輕靈剔透的心在教化與欺騙下一點點蒙汙染垢,齷齪不堪。正是源於這種自作聰明,人類為自己打製了一條條鎖鏈,諸如道德的,精神的,傳統的,種族的,等等等等。也是這種自作聰明,人類將自己劃成流芳千古者,遺臭萬年者,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統治者與被統治者,勞心者與勞力者,成功者與失敗者,還有聖人與蠢材,貴人與賤人。這種自作聰明讓人類陷入無止無休的爭鬥,劫掠,仇視,怨恨之中。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陰謀詭計,背叛出賣成為遊蕩在人間的孤魂野鬼。

也是這種自作聰明,讓人類君臨世界萬物之上,狂妄的無視其他生靈的必要存在,由蔑視而輕賤,由輕賤而攫取,由攫取而殺戮,因自作聰明滋生出的貪慾,把這個好端端的世界攪鬧的一塌糊塗。

神賜予我們一雙明亮的眼睛,一顆玲瓏的好奇心,我們本該用他找尋生命的伊甸園。然而,就因為我們太過自作聰明而誤入歧途且渾然不覺,甚至沾沾自喜。發現的眼睛成了矇蔽於心靈之窗的魔幻幔帳,在它的誤導下去錯誤的判斷,錯誤的選擇。我們發現了虛假卻忽視了真存,我們本該學會在放棄中選擇,卻習慣了在選擇中放棄。我們沿著一條荒謬之路自以為是的走著,我們越來越悖謬於生命的本質,遠離人性的召喚。人類終將因自作聰明成為自己的掘墓人。

(三)

生命斷想:每一個體生命都只是人的一半,自己不過是半張紙幣

好在神是仁慈的,他把一柄愚蠢的長劍交到我們手中,又把一劑清醒的良藥滲進我們的血液裡,以使我們在通向虛無的迷途中,不時停下狂亂的腳步,放下手中的長劍,對遠離的家門略作矚望,對無痕的人生略作審視。

神給我們的這劑良藥不是別的,就是人所不恥,羞於與之共伍又難於擺脫的柔弱。是的,柔弱!強悍讓我們野蠻,精明讓我們狡詐,勇敢讓我們魯莽,這些也許讓我們在塵世爭鬥中偶嘗勝果,換得一時的得意與快感。但他只會讓我們變的愈加驕橫,自負。只有柔弱才能教會我們思想,教會我們認清世界,認清自身,看到限制與原罪,在謙卑與仰望中匡正虛妄,走出迷途,迴歸人之本位。

(四)

生命斷想:每一個體生命都只是人的一半,自己不過是半張紙幣

如同被撕成兩半的紙幣,神給了我們一個自身無法彌補的缺憾,每一個體生命都只是人的一半,亦即男或女,雌或雄。於是,生命就有了愛願,這愛願的漫展讓艾略特筆下的荒原綠意盎然,讓史鐵生眼裡的地壇生機勃發,也讓我認清自己不過是半張紙幣,並將仰仗因此而生的愛願完成一生的找尋。為其如此,生命的行走才有了方向,有了信心。

然而,千萬不要把方向的確定,信心的源泉賭定在願望的達成與善果的允諾之上,倘如此,終免不了沮喪、失望。上帝只把愛願賦予我們每個人,卻從不做心想事成的承諾,上帝從來不會做此等淺薄之事。如同奧運會賽場,他賦予我們每個人爭取冠軍的權利與夢想,卻並不保證你一定會得到那頂桂冠。我們終將明白,所有的價值與意義,所有的信心與歡樂都在那過程之中。希緒弗斯的歡樂是將推動巨石看成亦莊好玩的遊戲,遊戲的樂趣是過程而非結果,所以,巨石能否被推上山頂已毫無意義;月亮之上的那個吳剛手中的板斧也不再是一把為了砍倒桂樹的工具,它不過是吳剛享受過程的一個玩具,永遠不倒的桂樹不再令他絕望。是的,我們是世界,我們是孩子,我們是那個在海邊堆沙堡的孩子,我們滿心歡喜的堆起一個個漂亮的沙堡,然後同樣滿心歡喜的看著海浪把他們帶走。

生命斷想:每一個體生命都只是人的一半,自己不過是半張紙幣

李東輝,大學畢業後不久因病導致雙目失明,此後開始文學創作,發表小說、散文三百多篇,百餘萬字。出版個人作品集兩部。曾獲首屆中國盲人優秀文學二等獎,河北省散文大賽第一名,首屆“浩然文學獎”二等獎,四次獲得“廊坊市文藝繁榮獎”,中國作協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