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心中有夢,那何不早些出發?——《月亮與六便士》

你上次做夢是什麼時候的事了?我說的做夢,自然不是平日裡睡一覺就會出現的那種,而是你藏在心底許久不曾言說的夢想。

還記得小時候,我們時常做夢,夢想著自己長大之後怎麼怎麼樣,可能會是個文采飛揚的作家,也可能是英姿颯爽的女警。這麼多年過去,當初做的夢至今沒有實現,而被生活所迫,我彷彿早已忘記了怎麼做夢。

如果心中有夢,那何不早些出發?——《月亮與六便士》

還記得當年央視曾經做了這樣一個訪問,記者隨便找一個路人問他,你幸福嗎?很簡單的一個問題,但卻包含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並不好回答。我當時一直在想,為什麼沒有人來問我呢?若是問我的話,我一定會告訴他/她,我不幸福,並非物質上,而是精神上。

初讀《月亮與六便士》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感觸,只是抱著閱讀經典的形態去翻閱。但慢慢的,我越來越羨慕思特里克蘭德,羨慕他有勇氣拋下一切,義無反顧的去追求自己心中深藏已久的夢,雖然過程滿是艱辛,但我想這是一場用不會後悔的冒險,不是嗎?

在沒看書之前,若是有人告訴我,一個四十歲的男子拋下一切去流浪了。我或許會認為他一定是在生活中受到了什麼難以接受的打擊,不然他怎麼可能捨得拋下這麼多年打拼所得到的一切呢?但思特里克蘭德真的做到了。

如果心中有夢,那何不早些出發?——《月亮與六便士》

他在四十來歲的年紀突然決定去流浪,並非是在生活上遭受了什麼了不得的挫折,相反,他工作順利,有車有房,還有嬌妻子女,在某種意義上算是人生贏家了。但就是這樣的“人生贏家”卻在一個瞬間決定丟棄一切去流浪,而驅使他的正是心中從未熄滅的夢想之火。

雖然這樣拋妻棄子的行為不太厚道,不過我還是很羨慕他那份為了夢想義無反顧的勇氣。

其實他的離開也並非是偶然,因為他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畫畫。雖然他自己本身沒有什麼基礎,但卻有著一腔孤勇和對繪畫的滿腔熱血,這些就依然足夠了,不是嗎?

還記得小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是喜歡做夢的,那時候的夢無憂無慮,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縛。只是隨著長大,想的越來越多,那些本是五彩斑斕的夢逐漸變成了黑白,實在可惜。我一直覺得,有夢就要去追,雖然我至今也還未出發,但這是早晚的事,我相信!

如果心中有夢,那何不早些出發?——《月亮與六便士》

年初上映的《飛馳人生》,很多人都看了吧?其中張弛不也是年紀不小了,還在追逐夢想嗎?還有電影《願望清單》中的那兩個老頭不也是利用生命最後的時間來圓夢嗎?所以,追夢並不是某一些人的專屬,是所有人都擁有的權力,只要你心裡還有夢想存在,那麼不管是什麼時候都可以,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健康或是疾病。

以前我一直在想,月亮和六便到底代表著什麼呢?後來我明白了,月亮不就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的夢嗎,而六便士則是生活中的各種牽絆。它們無時無刻不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卻很少有人會真正注意,所以月亮總是或圓或缺,便士也隨著或多或少。

如果心中有夢,那何不早些出發?——《月亮與六便士》

我想,這本書告訴我們的就是,若是心中有夢,那何不早些出發呢?哪怕是為了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