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馬曉旭:女足“大哥”歸來

專訪馬曉旭:女足“大哥”歸來

採寫/鳳凰體育 陳清揚

馬曉旭的故事,可能是這十年裡,中國足球最好的故事。

她曾在18歲那年以一己之力書寫了那一年中國足球全部的輝煌,被視作是中國女足復興的希望;她在身處巔峰時連續三次遭遇膝蓋十字韌帶撕裂的打擊,差點葬送了職業生涯;在幾乎被所有人淡忘的時候,她不曾離開,也等到了屬於自己的機會,重新歸來……

永遠像個男孩似的馬曉旭顛覆著人們對中國女足的刻板印象:她既不像老女足一般像道德楷模,“完美無缺”;也不似新一代女足以顏值取勝,乖巧聽話。她從來就是叛逆、我行我素的代名詞,極易惹事,卻又有著中國足球最稀缺的個性。“我的偶像就是我自己”,馬曉旭不愛看球,但自己的比賽視頻,她會反覆看。

很多人都說,馬曉旭經歷多了,不像以前那麼桀驁不馴了。但昔日天才的霸氣依舊無處可藏——現在隊裡都叫馬曉旭“馬哥”。大連女足欠薪,找媒體爆料的,是馬曉旭;奧預賽拍集體照,張羅全隊怎麼擺拍的,是馬曉旭;對哥斯達黎加的友誼賽,後衛線上的趙容被對方推搡,第一個衝上去的,還是馬曉旭。

自帶“大哥”氣場的馬曉旭也是一個重情重義的雙子座,愛哭鼻子才是她強悍外表下孩子氣的一面。中國女足時隔八年重返奧運,所有隊員都欣喜若狂,唯有馬曉旭躺在助教懷裡,哭得兩眼通紅。事後在混合採訪區被記者一調侃,她不好意思地撇過頭去,眼淚差點又掉下。

十年的時光足以在馬曉旭的身上刻下足夠多的傷痕,卻從未抹煞她對足球的熱愛。放在歷史的座標裡,馬曉旭的這十年,又恰恰是中國女足這十年的縮影。這是我說服她接受採訪的理由。

採訪的地點在機場的候機大廳,馬曉旭穿著黑色的T恤和深藍色牛仔褲,掩蓋不住“女版魯尼”的肌肉線條和右臂上的文身。她笑起來的時候會露出一排潔白的牙齒,左眼總是眯得更小一些。九年前馬曉旭踏上留洋之路時,瑞典當地媒體曾這樣描述她18歲的笑容——

“她笑的時候就像在環視整個世界,如此自信。”

專訪馬曉旭:女足“大哥”歸來

【迴歸】

一年零七個月,馬曉旭清楚地記得自己遠離國家隊的日子。

“一聽說中國女足要換帥了,我特別開心。”馬曉旭說,她一直在等這個機會,圓一個奧運夢,“要是郝偉在,我一點機會都沒有。我和他就是有矛盾,不然不至於連國家隊都進不去。”

“這能寫嗎?”

“寫啊,為什麼不能寫。”馬曉旭微微瞪大了眼睛,一臉無所謂。

時光撥回到2015年9月18日。彼時,法國人布魯諾正式上任,成為中國女足新任主帥。當馬曉旭在聯賽中上演五輪進九球的強勢表現後,她順理成章地重新進入到了國家隊的名單中。

在此之前,馬曉旭是有些擔心的。當時,中國女足的帥位有三個熱門候選:馬良行、王軍和布魯諾。馬曉旭在心裡盤算了下,兩個本土教練都認可她,若他們當選,自己進國家隊應該沒有什麼問題:“我唯一不確定的,就是這個法國老頭。”

令馬曉旭始料未及的是,布魯諾從一開始就毫不掩飾對她的偏愛。“世界上有七、八個最好的前鋒,馬曉旭是其中之一。她身上流淌著鏗鏘玫瑰的血液。”從第一次徵召馬曉旭起,布魯諾就把最高的讚美和最大的耐心都給了這位前亞洲足球小姐。

“從我第一次來的時候,他就跟我說,‘我知道你是什麼樣類型的一個球員,也瞭解你的傷病和各方面的情況。我相信你,會給你很多的時間。’”談起布魯諾的信任,馬曉旭前後重複了五次“他真的很信任我”。

在馬曉旭重返國家隊後,中國女足踢了14場正式比賽,其中的11場,她都是首發。“說實話,我和球隊的配合還不太默契,可能是和大家在一起踢的時間太短了。” 馬曉旭自己知道,她的迴歸還遠談不上成功,體能和跑動也都還欠缺,“之前郝偉時期,我有一年半多的時間沒有在國家隊。而這段時間,是大家磨合的很重要的時期。”

讓人有些尷尬的是,馬曉旭沒能首發的兩場正式大賽,恰恰是布魯諾接手後中國女足最重要的兩場——奧預賽對陣日本和韓國的比賽。在布魯諾“自我糾錯”把馬曉旭從首發中拿下後,重新提速的中國女足打出了最漂亮的兩場戰役,奇蹟般拿到了奧運入場券。

專訪馬曉旭:女足“大哥”歸來

在中國女足1-0戰勝韓國後,所有隊員歡呼雀躍,唯有27歲的馬曉旭潸然淚下,傾瀉著自己兩度無緣奧運後終將圓夢的情感——那場比賽,馬曉旭一分鐘未上,卻比任何人都動情。“我對奧運會的感情比任何人都深。”當布魯諾拉著她說“上不上場都沒關係,只要我們贏了就行”時,馬曉旭再也無法抑制自己的淚水,哭得像個孩子。

最後一場無關大局的奧預賽,馬曉旭時隔十年再次攻破了澳大利亞的球門——這也是她十年後第一次在正式大賽中為國家隊進球。

“我特別希望能在國家隊有一個好的表現,能站住自己的位置,回報布魯諾的信任。”馬曉旭管布魯諾叫爺爺,她不止一次承認,布魯諾不加掩飾的信任讓她壓力很大,有時越想踢好,反而越是踢不好。但骨子裡的傲氣,又讓她不甘心只當一個旁觀者:“我希望我能去打奧運會,能站在場上去打奧運會。”

郝偉執教中國女足三年多,無論成敗,每次都會被提問“為什麼不招馬曉旭”;同樣,當布魯諾每一次面對媒體,也會被要求評價馬曉旭。“能不能哪一次採訪不談馬(曉旭)?”奧預賽後,馬曉旭和國家隊的融入程度有所好轉,在聯賽中也高居射手榜首位。當我追問布魯諾,當初為何能堅定不移使用馬曉旭時,法國老頭開玩笑“求饒”了一下,正色說, “沒有人會想到馬曉旭的狀態能回來,但是我相信,就是這樣。

“馬曉旭是中國女足這十年的一個象徵。”我試著解釋每次都提馬曉旭的原因。

布魯諾想了想,說:“馬(曉旭)現在能擁有的,都是她值得的。有的時候,你可能會遭遇到不好的打擊。但生命中,總會有一個時刻,你會得到你應有的回報。”

專訪馬曉旭:女足“大哥”歸來

【希望】

1999年,中國玫瑰綻放美利堅,孫雯包攬金球金靴;同年,11歲的馬曉旭執意轉學到了東北路小學——“我覺得我天生就該踢足球。”這所足球傳統學校輸送了300餘名國字號球員,踢上國際A級賽的國腳30餘人。

馬曉旭和復出後的孫雯曾在國家隊裡短暫交匯。第一次見到比自己大15歲的孫雯,馬曉旭糾結半天,叫了一聲“孫姨”。人們感嘆,如果馬曉旭早生七八年,當年淚灑玫瑰碗的,會不會就是美國人了。

馬曉旭出道於“未來之星”青訓營。這個青訓計劃是由時任中國足協女子部主任張建強提出的,每年春秋,全國僅有的幾十支青少年女足隊伍集中起來,交由國內的馬元安、馬良行、商瑞華等女足名帥指導,發現人才,重點培養。“當時大連足協根本都不知道有馬曉旭這麼一個人。”商瑞華說。

如今,張建強因為那場“反賭掃黑”身陷牢籠,但由他主導的青訓營在近十幾年裡為中國女足輸送了源源不斷的國腳。馬曉旭、李冬娜、古雅沙、婁佳惠、劉杉杉、任桂辛、張越……中國女足此番參加奧預賽的球員,大多都出自於此。

“你一說張部長我就想哭,他就跟我爸爸一樣。”這些年,馬曉旭也曾給張建強的愛人打過電話,但更多的,也只是從旁人那兒打聽他的消息,“是他挖掘我,一手給我提拔上來的。我14、5歲的時候,是他讓我進的國青。轉年我就去了國家隊。”馬曉旭從小叛逆,誰批評她,她就愛頂撞誰。唯有被張建強批評時,她會委屈大哭。

馬曉旭說,如果沒有張建強,就沒有現在的她

:“運動員到了國家隊這個層次,17、8歲比較成熟的時候,誰都沒有比誰踢得好多少,只不過看有沒有人給你這個機會,都是靠比賽打出來的。有一個賞識你、挖掘你的人,真的很重要。”

“88、89那一批出了一撥人,像翁新芝、王丹丹、劉卅、尤佳……但馬曉旭還是最突出的。”從國少到國家隊,馬曉旭在商瑞華的手下呆的時間最長,也沒少給他惹麻煩。說起當年的事,商瑞華也只是樂呵呵爆一些無關痛癢的料:“她貪吃,控制不住體重。有次還染了個白頭髮出現在隊裡,給我嚇了一跳。”

“商指不是那種擅於表達的人,他從來不會當面誇我。但我知道,他在其他人面前,對我從來沒有說過一個不字。”長大以後的馬曉旭有些自責於小時候的調皮,但又覺得這是無法避免的,“叛逆期,誰懂那麼多啊。”

即便因為桀驁不馴的性格而捱過不少罰,甚至在16歲那年曾被“短暫調整”出國家隊,天才少女馬曉旭的成長依舊算得上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專訪馬曉旭:女足“大哥”歸來

後來的故事如你所知,2006年幾乎可以簡單粗暴地定義為中國足球的“馬曉旭年”。這一年間,馬曉旭幫中國女足國青隊和國家隊分別獲得了亞青賽冠軍、世青賽亞軍、女足亞洲盃冠軍、亞運會第三名。而在個人榮譽上,她更是大滿貫:亞青賽最佳射手、亞洲盃金球獎、世青賽金球獎、世青賽金靴獎、亞洲足球小姐、亞足聯年度最佳青年球員。

縱向衡量,馬曉旭在那一年所獲得的個人榮譽僅次於鼎盛時期的孫雯,至今尚無來者;橫向比較,馬曉旭次年被提名勞倫斯獎最佳新人,在那幾年也只有劉翔和姚明做到過。

“很多人一輩子都得不到的東西,名氣、光環、利益…一下子全都到我身上了。我這個人性格也張揚,小時候沒有那麼成熟,想問題、說話都肆無忌憚,各方面都很浮躁,感覺自己不得了了。”馬曉旭承認,在那個時候,“迷失是肯定的”。

當時在大連,馬曉旭若是打車,十次裡會有七次,司機都不會收她錢;去理髮,馬曉旭會在一天之內輾轉三家理髮店,只為讓店長親自給她剪;出門辦事,她會毫不低調地讓人傳話——“告訴他,我是亞洲足球小姐。”

那一年的體壇風雲人物評選,馬曉旭當選為年度最佳新人。頒獎詞將描述她為中國女足的希望——“就像拂曉的旭日一般”。

專訪馬曉旭:女足“大哥”歸來

【沉淪】

馬曉旭沒有迎來她的時代。

2007年初,馬良行“抱病”出走的後遺症依然影響著中國女足。代理主帥王海鳴率中國女足在阿爾加夫杯上創下了第九名的最差戰績,中國女足歷史上首次跌出了世界排名前十,至今沒能恢復元氣。同時,她們也迎來了歷史上第一個外籍主帥多曼斯基。

彼時,馬曉旭做著留洋瑞典的準備,沒有和國家隊一同經受連戰連敗的折磨;而如今的中國女足主帥布魯諾,正是在那屆阿爾加夫盃賽前首次率領法國女足國家隊出征,並以2-0擊敗了中國隊。布魯諾清楚記得,現任隊長李冬娜曾在那場比賽的第60分鐘替補出場。

那個時候,沒有人能想到,他們彼此的命運會在隨後的十年裡交錯。

馬曉旭的留洋有些高開低走,雖然和瑪塔成為隊友,還在歐冠決賽中登場,倒也談不上成功。在家門口舉行的本土世界盃上,被寄予厚望的“悍馬組合”顆粒無收,中國女足止步八強。老將張歐影炮轟隊內有人耍大牌,名氣最大的馬曉旭生生躺槍。年底,馬曉旭右膝十字韌帶撕裂。為了防止肌肉萎縮,她每天要用傷腿做十個高抬腿——最開始的時候,做到第七個,她就做不下去了,等到睡前緩過來了,再把剩下的三個補上。

18歲那年,馬曉旭的故事突然走向了另一個方向。

“終於要告別這段白色的日子了!”馬曉旭的博客至今停留在2008年的4月27日,在北醫三院躺了四個月後,馬曉旭宣佈迴歸。為了趕上奧運,她放棄了火炬手的資格。然而命運再次跟她開了一個玩笑:7月31日,就在中國女足住進奧運村的前一天,馬曉旭再次在訓練場上膝蓋十字韌帶撕裂,這一次,是左膝。

“真的就是幾個小時的事。在我最好的時候,錯過了。”馬曉旭說起自己的奧運情結,“我覺得沒有任何人能懂。” 奧預賽時,當解說嘉賓的畢妍看到昔日的隊友淚灑賽場,也在電視機前跟著哭了。

“08年一年,我損失了有800萬。”馬曉旭同樣不避諱談論自己在利益上的損失,“當時我已經進了18人大名單,各方面代言的合同,基本上都談妥了。意思是,明天一進奧運會的駐地,就立馬籤合同。最後落得這個結果,心裡挺難接受的。”

第三次受傷,退役的念頭在馬曉旭的腦中閃過:“我聽到了韌帶斷裂的響聲,很脆。我的感覺是,這次真完了,躺在地上,我就在想,以後再也踢不了了。”中國足協給馬曉旭安排了去美國手術。醫生在檢查了馬曉旭的各項身體指標之後,認為只有1%恢復的可能性。

和馬曉旭一同沉淪的,還有中國女足。

在本土舉辦的2007年世界盃和2008年奧運會幾乎成了中國女足在公眾視野中的絕唱。在接連錯過2011年世界盃和2012年奧運會後,中國女足闊別了世界中心整整八年,韓端、李潔、畢妍、徐媛這些頗有名氣的隊員相繼退役。媒體上逐漸不再有專門的女足版塊,跟隊跑女足的記者幾近絕跡。

在這期間,日本女足接連獲得了世界盃的冠軍和奧運會的亞軍,法國躋身第一集團,第二、三集團的球隊越來越多、且水平越來越接近,世界女足的版圖被重新改寫。

專訪馬曉旭:女足“大哥”歸來

【傳承】

當馬曉旭從傷病中恢復,中國女足也已步入另一個時代。

2013年全運會後,和馬曉旭同一批的球員相繼退役,且都有了不錯的歸宿:韓端在權健任總經理助理、畢妍在北師大當老師、李潔在北京女足青年隊當主帥、張彤在北控當新聞官、張穎混跡娛樂圈……很多人說,只有馬曉旭最“傻”,一直在踢球,什麼都沒撈著。

在女足環境最惡劣的時候,國內很多俱樂部連3000元的月薪都發不出。馬曉旭主動找到了媒體,要替隊伍出頭。“每個團隊裡總要一個敢說話的人。”馬曉旭不怕被找麻煩,“競技體育就是看能力。除非我這人可有可無,別人才會給我PASS掉。”

支撐馬曉旭堅持的唯一理由就是熱愛:“我就是太喜歡踢球了。真的挺不甘心的,在那麼好的時候,受傷了,下來了。我覺得我的成就應該不止是現在這樣。”從傷病中恢復有多難?馬曉旭說,“太難太難了,我都沒法形容。”

馬曉旭的名字在中國足壇響亮了十年。但她的高光時刻,滿打滿算,其實也只有一年多。“現在想想,是,傷病給我帶來了很多痛苦,也給我帶來了很多損失。但傷病也讓我,在不該成熟的年紀,變得成熟了。

”多年以後,馬曉旭也能感激傷病,把她從“覺得自己不得了了”的狀態中很快拉了回來。

傷愈復出後的馬曉旭隨隊拿2014年亞洲盃的第三名。但在郝偉的國家隊中,她始終是個邊緣人物。中國女足重返世界盃八強的榮光,也與她無關。“結果都會關注,但比賽沒有怎麼看。”馬曉旭坦白,去年世界盃中國女足的比賽,她只看了對荷蘭的那一場比賽。她否認自己是刻意迴避:“我雖然踢球,但不怎麼看球。”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選擇了踢足球”。伴隨著世界盃上的好成績,這支“高顏值”的中國女足重新回到了國人的視野。吳海燕、王飛、王麗思、唐佳麗、王珊珊……越來越多年輕球員被球迷記住,成了新一代的偶像。

也有媒體和球迷堅持質疑馬曉旭為何不在國家隊中,郝偉給出的解釋是:“當所有人都在進步的時候,馬曉旭沒有。”這個時候,馬曉旭所能做的,只有繼續踢自己的球:“第二次受傷的時候,我就想,人真的就是上天安排的。你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什麼時候該怎麼樣,都是安排好的。我不想考慮得太多,把自己的當下過好就可以了。

當中國女足換帥,馬曉旭等來了自己的機會。

“現在我有更多的時間,變得更好。”在中國女足重返奧運會後,馬曉旭的目標就是能躋身最終的18人大名單。無論在國家隊還是大連隊,馬曉旭場上場下都會主動找王霜溝通:“我們倆都踢前面,我要告訴她我的想法,也要了解她的想法。有了默契後,對球隊也有很大的幫助。”馬曉旭說這話的時候,原本在一旁自己看書的王霜抬起了頭,似乎聽了進去。

馬曉旭的苦心沒有白費。女超聯賽進行了五輪,馬曉旭和王霜分別以四球和三球分列射手榜的第一和第三位,且兩人互有助攻。十年後,馬曉旭又逐漸找回了碾壓對手的感覺:她上演了中場帶球后狂奔的單刀、也在禁區內突破三四人後傳中助攻……

專訪馬曉旭:女足“大哥”歸來

“一個項目低谷了這麼多年,也該出成績了。”有圈內人這樣評價中國女足這兩年的復甦苗頭,“未來之星”青訓營有開花結果之勢,國內的女足聯賽有了贊助和轉播,球員的待遇提高了,外援的轉會重新開啟。

中國女足的巔峰與低谷,沉淪與復甦,馬曉旭都參與其中,承上啟下了十年。

在中國女足的熱身賽上,有球迷掛出了橫幅:“2006-2016,馬曉旭,這十年感謝有你!

“還有這麼多人記得我,想著有我這麼一個人。”馬曉旭說,她挺感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