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境物品進口稅今日起下調,奢侈化妝品進口稅率調降50%

財政部4月8日消息顯示,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進境物品進口稅進行調整,並於4月9日開始實施。

本次對進境物品進口稅的調整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將進境物品進口稅稅目1、2的稅率分別由15%、25%調降為13%、20%。將稅目1“藥品”註釋修改為“對國家規定減按3%徵收進口環節增值稅的進口藥品,按照貨物稅率徵稅”。此外,稅目3中所列商品,包括煙、酒;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高爾夫球及球具;高檔手錶;高檔化妝品等,其具體範圍與消費稅徵收範圍一致。

進境物品進口稅今日起下調,奢侈化妝品進口稅率調降50%

2019年4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下調進境物品的行郵稅率,會議上明確要求:“有關部門下一步還要研究,如何把國內進口日用品價格降下來,讓老百姓嚐到更多的甜頭。”

會議表示海關要根據調整後的稅率及時採取措施,進一步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一些地方已經探索運用移動支付等辦法,能夠更便捷地完成行郵稅繳納。要在切實保證支付安全的前提下試點推廣,進一步降低徵稅成本,更大程度便利群眾。

僅在五天後的4月8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就這一問題發佈關於調整進境物品進口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落實個人行郵稅將下調動作可謂是非常之快。

何為行郵稅

對於大家而言,此次的稅率調整又有什麼意義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行郵稅到底是什麼。

行郵稅是行李和郵遞物品進口稅的簡稱,即進境物品進口稅,徵收對象為包括行李物品、個人郵遞物品以及其他個人自用物品等,超過海關總署規定數額且數量合理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

據2010年海關總署規定,進境居民旅客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總值在5000元或稅額在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稅放行;對於超出部分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按行郵稅徵稅。此外,經海關審核確屬自用的,出5000元人民幣的進境居民個人自用進境物品,免徵進口稅,進境非居民旅客攜帶擬留在中國境內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若超出人民幣2000元,海關僅對超出部分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徵稅,對不可分割的單件物品,按行郵稅全額徵稅。

此外,本次下調稅率的個人行郵稅,其範圍並不限制在“個人”兩字,除消費者個人帶貨回國自用之外,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也適用於行郵稅。

行郵稅下調的意義

早在2018年11月1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就曾降稅個人行郵稅,將進境物品進口稅率由15%、30%和60%三檔調整為15%、25%和50%。五個月內兩次下調個人行郵稅,足以看出政府對於跨境貿易的明確支持,這也符合國家積極擴大進口,鼓勵消費的初衷,通過下降

進口環節的稅收負擔及輕跨境交易領域的稅收扭曲,從稅制建設的角度落實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目標。

2019年1月1日起《電商法》的實施目的也在於此。《電商法》將代購及利用微信朋友圈、網絡直播等方式從事商品、服務經營活動者定義為電子商務經營者,對包括個人在內的電子商務經營者的行為予以規範,是為約束原先自由、散漫的價格、交易平臺和市場,促進跨境貿易健康成長。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認為,此次改革能夠進一步理順進口商品的價稅關係,減輕居民日常消費的稅收負擔,使人們以更低的價格購買進口商品。同時新政策也能夠給跨境貿易行業、電商行業、物流行業帶來機遇,為之提供新的增長點。據廣州郵局海關郵遞物品審核業務科副科長陳明明估算,以2019年第一季度在廣州口岸清關的食品、藥品類郵件為例,海關開具的郵遞渠道的行郵稅單達4.9萬票,稅率從15%降至13%以後,僅此一項將減稅46.6萬元。

對於化妝品行業來說,行郵稅的下調不僅對於海淘、代購等跨境貿易平臺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更是讓處在風口的進口品品類以更低的價格差與國貨產品同臺競技。

在如今的年輕消費者眼中,國產與國際化妝品並沒有什麼差別,他們更願意選擇高性價比、高顏值的優質產品,但在這一方面許多國產化妝品仍有許多不足,行郵稅的再次下調也是對國產化妝品的一個警醒,修煉好內功,提升產品質量,吸引年輕消費群體,或許已是當務之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