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真正的發明“牛人”在這裡,40年間發明自制作品300多種


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馬安鎮一位退休職工蘇道成,他雖然僅有小學文化程度,但他好學肯鑽,多年來痴迷發明和機械製作,40年間完成發明製造作品300多種。

蘇道成出生於1952年,原來曾在馬安鎮一個偏遠的水電站從事一些簡單的維修工作。後來,他“跳槽”到了供銷社從事機械修理。下崗後,他一邊務農一邊做一些農具鐵器維修工作。

2014年10月底,蘇道成開始製造“木牛流馬”,他研製的“木牛流馬”高約1.5米,長2米,重約500斤,由一輛卡丁車上的發動機和一些鏈條鐵塊組成。

蘇道成稱,這個“木牛流馬”使用汽油,行走時,右前腳抬起,左後腳跨步,如同真馬一樣前行,一分鐘大約能走100米遠。

“木牛流馬”發明成功後,成為十堰一大景觀,很多市民前往觀看。蘇道成稱,目前鐵馬還只是行走階段,他還會對功能進行完善,可讓鐵馬代替農村多年來使用的耕牛,可以耕地。

據瞭解,蘇道成在2001年經過3個多月的精心焊接,耗資5000多元製造出了長5.5米,寬1.5米,高3米,約半噸重的直升機而名聲大作,被人們稱為“機械怪俠”,“發明大王”。當時由於缺乏資金,沒有專業的發動機,蘇道成四處奔走求教研製,多次試飛,最終因發動機馬力太小而無法飛向藍天。

蘇道成和機械打交道40多年,他製造的直升飛機雖然沒有飛上藍天,可發明製造的東西有300多種,主要是攪拌機、機器人等小型農業機械,央視科教頻道曾介紹過他發明製造的電動仿生機械鐵牛馬事蹟。


蘇道成發明的一些機械還應邀到外地參加過展覽,獲得過一些榮譽,2014年應邀參加廈門藝術設計展,其代表作品“機械大象”入選“藝術設計展”。他製作的“牛郎織女”機器人,目前在鄖西天河民俗博物館陳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