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嵩县:一个很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免费景区,游客竟然少的可怜


大家好!今天带大家看一下两程故里和两程理学文化博物馆。两程指的是宋代理学家程颢和程颐。程颢,程颐,周敦颐三位先生共同创立洛学,为理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我现在的位置是在两程文化广场,对面就是两程故里牌楼。

两程故里位于洛阳市嵩县田湖镇程村,与两程家风文化博物馆相望。 图为两程故里牌楼正面,牌楼看上去年代久远,造型美观大方。

图为两程故里正大门一一棂星门。 东墙“道接子舆”意思是孟子传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二程又接续孟子的道统; 西墙“学贯濂溪”意思是二程贯通了周敦颐的学说。 子舆一一孟轲;濂溪先生一一周敦颐。

图为两程故里石碑。 石碑坐落在故居东马路边,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18年11月立。

图为两程故里照壁。 照壁由砖和琉璃瓦筑成,上方有双龙戏珠。照壁上镶嵌四块石匾,左右各两个。 从右至左依次是:理学亢宗,学达性天;希踪颜孟,伊洛渊源。

院子里树木茂密,石碑成林。各种年代的石碑石刻,鉴证了两程故里的历史文化艺术。来这里的人迈着小心翼翼的步伐,或许他们和我一样对文化艺术颇感兴趣,对人文景观倍加珍惜。

年代久远的望柱似乎诉说着故居的渊源,尽管风云多变,我依然矗立在历史的长河里。

此碑为程子易传著述九百周年纪念碑。 《程子易传》是程老夫子历经六载写出的理学巨作。

阶梯两旁的石盆是干什么用的?哪位先生知道,还请赐教!

图为烈日秋霜坊。 烈日秋霜有个故事说的是程颐在给宋哲宗赵煦当老师时,不管是酷暑的盛夏,还是炎凉的中秋都得上课,不能放假,怕耽误学习。这种刚正不阿的态度,皇上也有所畏惧! 烈日秋霜坊内供奉程颐弟子神位。

往前继续走,来到走廊。走廊有两级阶梯,走廊框架为木材所建,结构简单可靠,结实耐用。

图为程门立雪碑。 程门立雪的意思是:有一次下雪天,弟子有疑问特来拜访程先生,看到先生正在打坐,没有打搅他,悄悄站在旁边等待,等先生打坐结束发现弟子时,外面的雪足有一尺多厚。 后人用“程门立雪”形容弟子对老师的尊敬!

用石头堆成的石桥和水潭形成一幅漂亮的画面,孩子们在石桥上踩着来回跑,看样子玩的挺开心。

回过头被这个超级大的石牌楼吸引到了,尤其是牌楼中间“天理至公”这四个大字显得特别威武,特别有正义!

石牌楼背面“阐明正学”“兴起斯文”为明代宗朱祁钰题,十分厉害。

青砖青瓦建成高大挺立的房子,房子尽管有些年头了,但是却不失庄严。

进去院内看到有一口古井被围栏圈住,里边有木缸,木桶和提水用的“辘轳”。 辘轳农村人都见过,我小时候家里用的就是这个,用过的朋友点个赞!

图为宋代理学家程颐的故居。 窗户处放置一块“程子家训”牌匾,待会我们走近看看。

近看“程子家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朋友信。 读了几句,深入人心,严格的家规家教的确是优良家庭不可或缺的。

屋内两幅挂匾上记录有程颐先生后裔袭职。明1455年,程颐第十七代孙一一程克仁,被授予翰林院五经博士。翰林院五经博士其实就是就职于翰林院,官职正八品。 需要说明的是此职只能由圣贤后裔世袭,不是谁都能坐的。

斯文在兹,万世之师。一一杨时 杨时就是程颐先生的弟子之一,程门立雪的当事人。

故居内有两程像,还有一张比较老旧的木床,做工比较精细。

这座房子门前有一块标示牌一一视民如伤。 视民如伤的意思是把老百姓当做病人照顾,形容官慈仁厚。

房屋内案台前就是程颢,视民如伤正是他的座右铭。

侧看程先生和蔼可亲,仁慈善良。

挂匾为徐小龙绘制的二程语录。 程颢先生语录: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这座展馆建造的时间并不长,不过房子倒是挺高。

房子前标示牌一一理学祖庭,主要介绍二程理学思想,历代评价和当代价值。

室内其中的几块挂匾,分别记录了程学流派图,二程理学对后世的影响,二程理学对海外的影响,二程理学的当代价值。

图为两程理学文化博物馆大门。 我是从两程故里棂星门进,最后从博物馆博士第大门出来。整个故里和博物馆是相通的,所以你可以按照我的路线,也可以反过来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