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舞臺上光彩奪目鳳冠,竟是用紙和鉛絲製成


說起盔頭,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實盔頭就是戲帽,是戲曲人物所戴冠帽的梨園行叫法,只是讓人意外的是這些戲曲舞臺上光彩奪目的龍冠鳳冠和鐵盔都是用紙張和鉛絲製作的。蘇州劇裝戲具廠的陳永菊從事盔頭製作這門技藝已有40多年,如今雖已退休,仍被廠裡返聘回來帶徒弟做技術指導,連故宮文物修復師也來找她學藝。

據史料記載,盔頭製作這項傳統技藝,距今已有500多年曆史。明代時,蘇州和崑山一帶的崑腔逐漸發展成熟,戲曲盔頭製作也在蘇州興起。清代光緒年間蘇州開設了專門銷售盔帽的店鋪“沈源泰”、“周錦記”,此後又陸續開了“沈元泰”、“韓順興”、“天寶泰”、“黃恆昌”等16家盔帽店。20世紀40年代,北京有“瑞興”、“廣盛興”、“錦華”、“久春”、“中山”等10多家盔頭作坊。

盔頭製作有“硬盔”和“軟盔”之分,行內人叫“硬胎”和“軟胎”。“硬胎”盔帽用硬紙板製成帽坯,再裝飾圖案和彩纓、槍頭、絨球等配件。製作工序主要有剪樣、製坯、拉花、瀝粉、點翠、裝配等工序。陳永菊從事的就是“硬胎”盔帽的製作。


建國後因歷史原因,戲曲盔頭製作中斷,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才恢復,戲曲盔頭製作開始出現井噴式增長,陳永菊就是在這個時期進入蘇州劇裝戲具廠,她說當時廠裡非常興盛,光盔頭製作車間就有上百人,相當於現在一個廠的工人數量,每人只負責一道工序,陳永菊負責的是製坯工序,但她比較好學,在學會自己這道工序後,利用業餘時間,又把剩下的所有工序都學會了。

陳永菊說她當時學做盔帽時,最怕掐絲這一工序,掐絲要把鉛絲按照不同盔帽的造型掐出不同的形狀,是盔帽的骨架,但這道工序對手上力氣比較小的女孩子來說,是比較困難的,陳永菊初學時就吃了不少苦頭,有時在廠裡掐了一天絲後,回家手都伸不直,不過她說後來就鍛煉出來了。圖為盔頭製作的掐絲工序。

掐絲用的鉛絲需要一根根用紙捻成,非常費功夫。圖為陳永菊在整理鉛絲。

盔帽製作最需要技術是“瀝粉”這道工序,“瀝粉”是用石灰調成糊狀,裝入圓錐形袋中,通過尖端的小孔,在盔帽上擠成花紋,幹後點翠或塗色,成為立體的花紋,盔帽製作的精細度就看“瀝粉”做得好不好。陳永菊說當時在廠裡沒時間學,她就利用下班時間,到民間盔帽作坊裡免費幫別人瀝粉,既是為了學手藝也是為了鍛鍊自己,這也當時年紀還輕的年年拿到廠裡的技術標兵的榮譽。圖為陳永菊熟練地徒手按照紋路瀝粉。

陳永菊製作盔帽採用的最傳統的技法,選用的原材料也多為天然材料,有紙,鉛絲,棉花,骨膠和漿糊等等。其中用的膠水就是骨膠和漿糊,骨膠需要不斷加熱才能使用,因此他們車間裡常年會起煤爐用來熬製骨膠,空氣中也瀰漫著一股特殊氣味,一般人很難適應,陳永菊說她們早就習慣了這種氣味。圖為骨膠加顏料後,用來固定帽坯。


陳永菊製作的盔帽精細講究,在盔帽製作這行屬於專家級,每頂盔帽製作過程中,她都要不停地試戴,她製作的盔帽不但外形精美,在佩戴時又非常舒適。圖為陳永菊試戴帽坯。

陳永菊製作的盔帽多種多樣,從王公貴族到販夫走卒都有,但相同點是都非常精緻。圖為陳永菊製作的鳳冠。

陳永菊現在是盔帽製作這門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她說從90年代開始,因為新興流行文化的衝擊,戲曲行業萎縮,盔頭銷售下滑,廠裡效益也每況愈下,他們車間的人也越來越少,從百來人縮減到今天的4個人。因為收入低,很少有年輕人願意來學,不過最近幾年,因為傳統文化復興,盔帽製作也慢慢有所復甦,也有年輕人找到她來學習製作盔帽。圖為在故宮從事文物修復工作的90後修復師來跟陳永菊學習盔帽製作。


陳永菊和她製作的盔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