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行商洛】洛南石甕溝(連載四十)

【驴行商洛】洛南石瓮沟(连载四十)

【驴行商洛】洛南石瓮沟(连载四十)
【驴行商洛】洛南石瓮沟(连载四十)

聽到驢友們說起石甕溝,也看過一些朋友空間照片,一直想去甕溝看看。第一次遊甕溝,是從丹鳳庾嶺到洛南高耀,遊過雲架山之後,順路遊了甕溝。

【驴行商洛】洛南石瓮沟(连载四十)

甕溝位於洛南縣城東五十公里的三要鎮西源村。甕溝河發源于丹鳳縣庾嶺鎮,河流成南北走向,向北流入洛南三要鎮。甕溝,是因河床被水流旋洗出幾個如甕形的水渦而得名。甕溝的地質結構很特別。峽谷的溝槽幾乎是連成一片成為一體的巨石,石質為堅硬的灰白色細沙石。夾岸山勢曲曲折折,水流方向隨地形變化,落差交大,流水湍急,久而久之,那柔軟的力量將那堅硬的石頭旋磨沖蝕成一個個窩槽,越涮越深,逐漸形成甕的形狀。這些大大小小的石甕,位於河流上游。觀覽石甕美景,必須從山谷口入。

【驴行商洛】洛南石瓮沟(连载四十)

走進河谷,兩山相夾,山岩突兀,壁立峻險,巨石清潭,就很有看點。溯流而上三五里,會聽到震耳的轟鳴聲,那便是水流落入石甕發出的巨響。河裡的小路時斷時續,原以為一直從河道里走,沒想到河道里有好多處是通不過的,必須繞到岸邊懸巖上。我們上上下下,手腳並用,攀低沿高,艱難地爬上翻下五六次。有幾處壁巖陡滑,下臨深潭,讓人提心吊膽。轉過一灣又一灣,好不容易找到石甕的所在。

【驴行商洛】洛南石瓮沟(连载四十)

但見石壁、清潭、水簾,形態生動,煞是壯觀。水流形成一連串大小不等的石甕,最大的口徑足有數丈。驚歎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選擇了幾個不同角度拍照。看到水性好的年輕人,竟敢從高聳的危巖上一個猛子紮下去,準確地落入甕中。石甕深不見底,好水手一會兒潛下去,一 會兒又得意地露出頭來。看著叫人既驚怕,又羨慕。鑑賞著眼前如刀削斧鑿的甕狀深潭,才真正理解了“水滴石穿”“柔能克剛”的道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人歎為觀止。

【驴行商洛】洛南石瓮沟(连载四十)

玩在甕溝,稍不留神,便會溼身。遊甕溝,夏天去最好,但必須選個好天氣。雷雨天萬萬不可冒險,要是遇上暴雨,無處避藏,是十分危險的事。我們從石甕那裡返回時已經18:30,眼看著天要黑了,一次次翻越陡巖峭壁,緊跑慢跑,用了一個小時出了溝。出了一身熱汗,稍事休息便起程返回。20:40至洛南縣城,去一家穆斯林飯館吃過羊肉面,22:00回到商州。回味甕溝遊歷,玩得瘋狂刺激。

後來有機會又一次來到甕溝,畢竟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加上朋友人多,時間也充裕,快樂的感受又多於首次。

作 者:侯培元

編 輯:侯 彬

編 審:楊 森

主 編:張志宏

郵箱:[email protected]

商洛日報APP:右下角“我的”投稿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