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访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董凤妮

强化服务理念 促进全民健康

——访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董凤妮


2019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之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卫生健康系统机构改革、转变职能,履行新职责、展示新作为的开局之年。那么,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如何在“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时代大潮中谋划推进健康临汾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保健服务?记者日前采访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董凤妮。

董凤妮告诉记者,2019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健康临汾建设这条主线,强化一项保证: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把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深化3项改革:巩固完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果、持续深化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确保机构改革各项工作有效衔接;实施3大工程:全面实施医疗质量提升工程、持续实施人才强卫工程、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工程;加强3个建设:加强法治监管体系建设、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着力推动健康环境建设;提升4项能力:大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妇幼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这其中,“看病难、看病贵”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如何突破这一瓶颈?董凤妮表示,这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建立形成政府办医体制,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继续巩固深化医改成果。具体做法:一是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要以构建新型医联体格局为着力点,本着“就近、管用、互利”的原则,逐步推进医联体建设向紧密型集团方向发展,由市级医院牵头,重点发展紧密型医疗集团,明确功能定位,实行医疗集团网格化协作,增强三级医院防治结合职责,转变行业监管方式,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同质化水平。要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着力点,建立健康“守门人”制度。把重点人群和慢性病人群的签约服务做实做深做细,加大家庭医生能力提升、服务规范培训,加强签约服务考核,完善综合激励政策,落实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等分担机制。上级医院要给家庭医生留一定数量的专家号、预约号,调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积极性,提升签约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要以规范各级诊疗职责为着力点,合理划分和落实各级医疗机构诊疗职责,畅通双向转诊尤其是向下转诊通道机制,明确标准和流程,细化单病种分级管理要求,确保大医院转得出、社区接得住、家庭进得去。要以完善日间服务为着力点,在全市三级医院全部开展“日间手术”的基础上,扩大服务范围,主动调整门诊病种结构,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减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占比,提升择期手术比例,缩短平均住院日和手术等待时间,形成当日入院、隔日出院、方便患者的就诊模式。二是强化“三医联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加快完善全民医保制度。试点引入商业保险等社会力量参与医保经办服务,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逐步建立与基本医保相衔接的多层次、差异化的医疗保障制度。

认真做好“一站式”服务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城市公立医院全面推开临床路径管理和按病种付费改革,在县级医疗集团推行医保按人头总额预算打包付费方式,进一步扩大病种付费的病种数量和出院患者覆盖率。大力推进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推进医保管理系统、医疗机构管理系统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运用信息化手段,规范诊疗用药行为,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切实加强综合监管制度建设。加大对卫生健康服务全行业、全领域、全过程的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治理格局,营造良好的卫生与健康发展环境。

在全面推进健康临汾的建设中,健康扶贫工作备受社会关注。董凤妮表示,全市将继续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工程,全面推进“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一是创新方式畅通救治渠道。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进一步落实“三保险三救助”政策,巩固兜底保障政策成效,确保贫困人口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综合保障比例平均达到90%以上。扩大救治病种覆盖面,将儿童肿瘤和尘肺病等病种纳入我市农村贫困患者大病救治范围。组建医疗义诊团队,以深度贫困县为重点,采取集中诊治和入户诊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巡回义诊、送医送药活动。二是关口前移实施精准服务。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落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大病重病就诊、治疗和康复有效衔接,慢病预防、治疗和管理有效衔接,总体实现大病救治及时、慢病综合防控、中医服务延伸。持续推进“双签约”“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便民惠民措施,持续提升家庭医生团队和乡村干部团队“双签约”服务质量,因人因户落实帮扶措施,因人因病精准管理。三是健全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加大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投入,利用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城市医联体、对口支援等载体和手段,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到贫困地区医疗机构,增强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能力。

董凤妮最后表示,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全市卫生系统将不忘初心,坚定信念,提高政治站位,突出重点任务,强化责任担当,锐意改革创新,为建设健康临汾、增进全市人民健康福祉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临汾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