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頭痛!家長尷尬!小學生講髒話三年級易冒頭?6個方法解難題

最近,一篇小學五年級學生寫的作文火了!

這篇作文的題目叫做《髒話風波》,講述的是小作者班級裡發生的一種不文明現象——講髒話的同學越來越多……

為此,錢江晚報記者做了一個關於小學生說髒話的調查。調查表明,小學生愛說髒話竟然較為普遍,一般三年級會冒出苗頭。無論是學習成績好的,還是平時不太起眼的,都會說髒話。而且,說髒話會“傳染”,一旦冒頭不制止,到了五六年級甚至可能更嚴重。

這個調查結果讓中教君既驚訝又困惑,相信很多家長會心生不解——我們家從來沒有人說髒話,孩子怎麼會說髒話?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小學生講髒話呢?如果發現孩子口中冒出了髒話,家長和老師又該如何科學引導呢?

老師頭痛!家長尷尬!小學生講髒話三年級易冒頭?6個方法解難題

小學生講髒話竟很普遍,“三年級現象”引關注

最近,一篇小學五年級學生寫的作文引發關注。這篇作文的題目叫做《髒話風波》,講述的是小作者班級裡發生的一種不文明現象——講髒話的同學越來越多。班主任為了遏制這種現象,煞費苦心想了很多辦法,跟學生鬥智鬥勇……


老師頭痛!家長尷尬!小學生講髒話三年級易冒頭?6個方法解難題


老師頭痛!家長尷尬!小學生講髒話三年級易冒頭?6個方法解難題


寫《髒話風波》這篇作文的,是杭州夏衍小學五年級學生陳浩,他說:“從這個學期開始,班裡出現了不文明行為,說髒話的同學多了起來。”

記者入班調查,每個人都說過髒話

在陳浩印象中,班裡說髒話的現象以前也有,但不多,他只是偶爾能聽到。“現在只要一個同學說了一句,其他人接二連三就跟上來了。特別是有同學在發火時,說髒話簡直就是脫口而出。”

陳浩承認,他也說過髒話,“就是跟同學產生了小糾紛,張口說了罵人的話。這句話,我是在跟小區裡小朋友一起玩時學來的。”

班裡的這個現象被班主任孫老師發現了,他要求全班同學反思,陳浩就寫了這篇作文。他誠懇地寫到:“髒話很容易學,要改掉很難。我提醒自己,要說髒話時,憋著。”

記者去陳浩所在班級進行了一個小調查,有沒有學生從來沒有說過髒話?44名學生沒有一名學生舉手,每個人都說過。

學生一般從三年級開始出現講髒話的苗頭

杭州夏衍小學的姜敏亞老師,是一位有著21年班主任經驗的老教師,從她多年的帶班經驗來看,“學生講髒話的苗頭,一般是從三年級開始的。”

姜老師說,學生在一二年級時比較聽話,也講規矩,加上和社會接觸不多,一般是不敢講髒話的。等他們到了三年級,接觸面廣了,膽子也大了,加上受同伴的影響,偶爾會說上一兩句髒話。這種現象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處理,等到了五六年級,他們受社會的影響更大,說髒話就進入了爆發期。

年紀輕輕,說髒話的習慣哪兒來的?

說髒話是受外界影響,還是受同學影響?媒體調查顯示,陳浩所在的班級,27人表示說髒話是因為受了外界影響,40人表示受同學影響。

那麼,具體來說,到底有哪些方面影響了孩子呢?

社交平臺、網絡遊戲可能成為髒話來源

“從這學期開始,他偶爾會說‘我靠’之類的用語,而且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樣有什麼不對,當我提醒他這是髒話,他這才恍然大悟。但是,過不了幾天,他又會犯這樣的‘口誤’。”一位爸爸苦惱地說。他的兒子現在正好在讀小學三年級。

“以前他是不說的,自從三年級開始學英語,有些作業要求在手機上完成,於是他說的髒話也多了起來。”這位爸爸懷疑,兒子學會說髒話,是因為用上了手機,在網上學了這些不該學的話。

夏衍小學的孫老師表示,她在班裡做過調查,對於學生講髒話的源頭,最主要的還是網絡。“比如一些社交平臺,還有打遊戲,家長平時不經意間也會說一些,這些都是學生學會髒話的來源。”

回想這些年的教學經歷,杭師附小的沈莉老師說,從網絡遊戲開始流行後,學生說髒話的現象就越來越普遍,而且呈低齡化趨勢。“手機在學生中越來越普及,像一些流行的手遊,准入門檻低,只要有手機就可以玩。在遊戲的社群裡,髒話等不文明用語非常普遍,即使平常非常文靜乖巧的學生,一進入這個環境也會不經意冒出髒話。”


老師頭痛!家長尷尬!小學生講髒話三年級易冒頭?6個方法解難題


說髒話可能是孩子受好奇心驅使

杭州一位資深班主任表示,學生到了三四年級,好奇心特別重,但又怕自己不合群,與主流脫軌,越是不知道的事、不會說的流行語,越會主動去了解、去學習。“這算是小學生當中的一種社交文化吧,其實在大人的世界裡也存在。所謂好奇害死貓,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沒有判斷是非的能力,好的學了,不好的也學了。”

杭師附小的沈莉老師說:“其實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根本沒有什麼是‘髒話’的概念,對他們來說,‘牛X’、‘靠’等只是一種常用的、帥氣的表達語氣的詞。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語言聽多了,便習以為常,同學間相互說了也不會覺得這是在罵人。”

沈老師說,學生說髒話的問題也讓她非常困擾,有時候家裡自己的孩子偶爾也會冒出幾句,當她加以指正時還被孩子認為是老古董,和社會脫節。

說髒話是發洩情緒、挑戰權威的方式

在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姚立新看來,小學生說髒話是反權威、反社會的表現,是發洩內心情緒、挑戰權威的一種方式。

“這個也可以從三年級現象說起,我們談論三年級現象,主要是談論學習成績發生大的變化。其實,孩子到了三年級,個子長高了,身體發育了,行為上也有比較明顯的改變發生。”姚立新認為,一二年級的孩子膽子小,可以自我約束,等到了三年級以後,心理上發生了變化。

“在低段時,外部約束力量對孩子的影響比較大,比如父母、老師的權威還是很有份量的。等到了三年級,孩子變老油條了,對老師、父母的教育方式也熟悉了,他們開始以自己的方式反抗,‘老師、父母說的不一定對’,他們要表達自己的觀點。”姚立新說,此時孩子說髒話就是發洩內心情緒的一種表現。

在姚立新看來,孩子說髒話的原因是不一樣的,有的是為了引人注目,有的是內心衝動發洩不滿情緒,有的是模仿、出風頭、炫耀,還有的是情緒壓抑想釋放。姚立新表示,“他們這個年紀特別喜歡模仿,比如厲害的人物形象,但這類人物形象可能不是很正面的,可能是經常冒出髒話的形象,這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

家長老師做好這6點,幫孩子擺脫出口成“髒”

孩子說髒話怎麼辦?

作為家長和老師,要幫助孩子成熟起來,學會以更好的方式來表達情緒。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告別出口成“髒”呢?

上個週六,中教君曾向我們的用戶發起語音討論。在語音討論中,不少用戶給中教君提出了很多不錯的觀點。

中教君在進行總結整理之後,給您帶來這6點建議——

01

明確告訴孩子什麼話不該說

低齡孩子的模仿性強,控制能力差,往往不分好壞,看別人怎樣,自己就跟著別人學,難免會有些不當的言行。這就需要家長老師耐心地正面誘導、糾正,使孩子通過成人對其行為、言語的評價,逐步認識到自己行為的是非,從而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如果孩子聽見某些人說了髒話,覺得挺瀟灑於是就跟著學,這時父母或老師需要解釋清楚,這句話一點也不酷,反而是罵人的話,不好聽,更不文明,不要學別人說。經過多次這樣的疏導,孩子便不至於因為從眾心理而仿學不良行為,進而形成良好的說話習慣。


老師頭痛!家長尷尬!小學生講髒話三年級易冒頭?6個方法解難題


老師頭痛!家長尷尬!小學生講髒話三年級易冒頭?6個方法解難題


02

幫孩子養成尊重他人的品質

我們都知道,尊重他人是一項基本的道德。“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講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相互體恤、相互尊重的美好關係。那麼,如果孩子的口中吐出的是髒話,他還會收穫如春風拂面一般的美語嗎?

在道德觀念還未完全建成的年幼時期,孩子們可能無法意識到自己的不當言行會對別人帶來傷害,因此偶爾出言不遜也很難意識到有什麼不對。因此家長和老師一定不能忽視孩子從小的道德建設,與其呵斥孩子,不如儘早告訴他,尊重他人,應該從言語的禮貌做起。

03

教孩子用合理的方式發洩情緒

孩子說了髒話,家長老師一定要一分為二來看問題,一味地教訓孩子不要說,可能會掩蓋問題的本質。內心壓抑的孩子,如果心裡不舒服,通過說髒話的方式發洩了出來,可能比那些通過傷害別人來發洩要好。

這就提醒我們家長老師,要首先觀察孩子說髒話是因為什麼?如果孩子是因情緒問題單純進行發洩,那就該和孩子來一次深入溝通,瞭解孩子成長期的困惑、煩躁、孤獨等心理。摸清了問題的根源後,教孩子用更健康、綠色的方式去發洩自己的情緒,比如打球、登山、塗鴉、大聲唱歌等等。

04

給孩子做好榜樣,營造乾淨的語言環境

有人說,孩子哪裡天生懂髒話,還不是跟大人學的?的確,每個人都不是聖人,做父母的面對著更多的壓力,遇上不順心的人、事,難免也想說句髒話解解氣。但當著孩子的面,中教君建議家長老師們,在說話上給孩子做個好的示範。

常言道,身教勝於言傳。家長老師光是叮囑孩子別說髒話,不如管好自己的口,親自踐行好好說話的原則。不管在什麼場合,什麼樣的情境下,只要孩子在身邊,就盡力為他營造一個乾淨的語言環境。相信在你善言善語的薰陶下,孩子會養成禮貌說話的好習慣!


老師頭痛!家長尷尬!小學生講髒話三年級易冒頭?6個方法解難題


05

立好規矩,配合適當的懲罰措施

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培養孩子習慣時,這一點更為重要。要想孩子改掉孩子說髒話的不良習慣,家長老師一定要給孩子定下規矩,並配以合理的懲罰措施,讓孩子在遵守規則的同時,學會管理自己的言行。

比如家長可以在家庭日常交流中彼此監督,如有家庭成員口出髒字,就懲罰他洗一週的碗。父母和孩子以平等的身份互相監督,有利於孩子在監督大人的過程中逐漸學會約束自己。老師也可以讓學生們輪流來做“文明監督員”,記錄同學們不良言行以作警示,孩子們小小的羞恥心會讓他們及時修正自己的言行。


老師頭痛!家長尷尬!小學生講髒話三年級易冒頭?6個方法解難題


06

重溝通輕說教,放平心態應對孩子早期叛逆

有的孩子說髒話並無惡意,僅僅是因為覺得酷。家長老師們應該理解,在言語上出格其實是孩子們內心叛逆的一點表現。成長叛逆期的孩子就像一隻刺蝟,他的內心充滿不安,如果感受了來自父母和老師的“敵意”,就會豎起滿身的刺,封閉內心。因此,家長老師這時候如果採取強硬的手段去批判、遏制孩子的行為,無疑會適得其反。

所以如果聽到孩子說髒話,先彆氣得炸毛,換個角度想想,成長過程中處處都有拔節之痛,孩子承受的壓力也不小,家長和老師不妨拿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子,放平心態和孩子談談心,說不定能解決更多比說髒話更嚴重的問題呢!


老師頭痛!家長尷尬!小學生講髒話三年級易冒頭?6個方法解難題


說髒話這件事,

聽起來是件小事,

但背後反映的問題可真不小。

家長老師們,

您知道如何讓孩子

擺脫愛說髒話的習慣了嗎?

您還有哪些好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