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離開十一年,但他還活在我們心中

缅怀|他已离开十一年,但他还活在我们心中

缅怀|他已离开十一年,但他还活在我们心中

2008年9月30日,親人的呼喚哭泣沒能挽留住彭仉華永別的步伐,在與癌症抗爭數年後,這位年僅37歲的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終究還是沒能戰勝病魔,離開了他無限留戀的親人,離開了他無限熱愛的工作。2009年7月,中共廣州市委追授彭仉華同志“廣州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市委政法委作出了向彭仉華同志學習的決定。

時至今日,廣州檢察機關的幹警談及彭仉華時,依然痛心不已,為檢察機關失去一員猛將而痛惜。

缅怀|他已离开十一年,但他还活在我们心中

彭仉華

(1971.8—2008.9) 江西省崇仁縣人,中共黨員,生前為荔灣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員、二級檢察官、副主任科員。

初生牛犢不怕虎,初出茅廬打勝仗

1994年,從華東政法學院犯罪學系畢業後,彭仉華來到了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檢察院。剛參加工作的彭仉華,自然從書記員幹起。這個工作其實不簡單,要協助檢察官做好訊問筆錄,需要很高的水平。彭仉華平時沉默寡言,一干起工作來就全心投入,他做的筆錄詳略得當、條理清晰,荔灣區的“老檢察”們覺得這個小夥子是棵好苗子。

然而誰都沒有料到,工作不到兩個月,彭仉華就在審訊中製造了一次“意外”。

那是一件受賄案,犯罪嫌疑人社會閱歷比較豐富,慣於避重就輕迴避問題,偵查人員突審了幾次,案件都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主辦檢察官打算暫時中止案件的辦理。這時,負責記錄的彭仉華說:“要不,讓我試試吧。”

看著年紀輕輕的彭仉華,主辦檢察官不相信地笑了笑,想了想,讓他試試吧,死馬當做活馬醫,沒準這個小夥子能試出點名堂來。拿著相關證據材料,彭仉華和一名同事一頭扎進了審訊室……

幾個小時後,彭仉華出來了,遞上一份寫得密密麻麻的筆錄紙,嘴角微微揚起,平靜地說:“犯罪嫌疑人已經供述了主要犯罪事實。”

“不是吧?”同事們一臉疑惑。“我以前在學校學了點犯罪心理學的知識,這幾天留心觀察了他,慢慢摸出了他的性格弱點。”彭仉華平靜地回應同事。

一戰成名。彭仉華漸漸成為部門的骨幹力量。憑著出色的工作成績,他在同事中樹立了威信,標誌之一就是人人都叫他“老彭”。“老彭”不是因為年紀大,而是他辦案拼命,審訊突破很有一套,他當得起“老”這個敬稱。

另一具有說服力的證據是,新來的大學生都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味道,碰到領導也敢頂撞兩句,唯有對彭仉華,都服。還有一項證據,他被媒體譽為“挖案高手”。

面對工作,他似乎總是有用不完的精力。“我想用事實告訴大家,審訊突破不一定非得膀闊腰圓的大漢,只要謀略得當,書生也能辦大案。”

缅怀|他已离开十一年,但他还活在我们心中

彭仉華(左二)與同事審訊中

他的一年,有13個月

為了琢磨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狀態,彭仉華常常盯著審訊同步錄音錄像的監視器一動不動,看上好幾個鐘頭。犯罪嫌疑人捋頭髮的細節,抽菸的姿勢,甚至招供時書寫的快慢,在那雙銳利的眼睛下,都放大成為了重要的心理和性格特徵。

平時稍有空閒,彭仉華就看書。他博覽群書,金融、股票、天文、房地產、詩歌等比比皆是。“審訊的第一步就是拉近和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距離,那麼就必須找到和他的共同話題,所以博覽群書很有必要。”

彭仉華曾在審訊時遇到過一個學佛唸經的犯罪嫌疑人,他照樣和他相談甚歡。審訊過程中,彭仉華有時自己掏錢給犯罪嫌疑人買盒飯。審訊對象渴了,他把杯子遞到對方手中。“審訊其實是一種交流,交流需要交心。”

2000年至2003年,彭仉華連續三年年終考核被評為優秀。這三年,他每年平均加班200至300小時,也就是說,一年12個月,彭仉華活生生地加出13個月的工作量來!

熟悉他的同事說:“一旦他鑽到案情研究裡面去,完全不管白天晚上。半夜想起新審訊方案,他一翻身坐起來,拿起筆和紙就開始策劃研究。這就意味著,他前半夜其實也沒睡。”

超負荷的工作過早染白了彭仉華的頭髮,“老彭”確實也“老”了,這個綽號傳得更開了。

缅怀|他已离开十一年,但他还活在我们心中

彭仉華在研討會上發言

“對不起,我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和丈夫。”

對妻子而言,彭仉華實在算不上“模範丈夫”。因為經常加班,家務活往往都是她和婆婆包了。

說起丈夫,她直言不諱。“彭仉華是個既自負又自卑的人,他人很聰明,書看得多,有時還看不起我這個學中文的。說自卑,是因為他害怕在眾人面前講話,廣州市檢察機關評選十佳偵查員,他上臺介紹自己,還是拿著稿子念,結果緊張到腳發抖。可一踏進審訊室,就像變了一個人,非常自信。”

1999年女兒出生前,他連續加班25天,其間最多就是回家沖涼換衣服,顧不上在家吃頓飯。後來加班結束了,可是還有大量的取證工作需要完成,他每天都要到晚上七八點鐘才能下班回家。

對彭仉華而言,檢察工作是一生的理想和事業。然而,在一次次輾轉千里奔波取證中,在一次次熬夜偵查制定審訊策略中,彭仉華的身體出現了不好的信號,就連自己的家人和同事都無一知情。

2004年6月,天氣炎熱。傍晚華燈初上,街市霓虹閃爍。彭仉華和同事正埋伏在僻靜處,等待抓捕一名犯罪嫌疑人。

這名犯罪嫌疑人剛一露面,幾路人馬便包抄了上去。彭仉華衝在前頭——忽然之間,他眼前一黑,左腿一陣鑽心的疼痛,僅停了兩三秒時間,他倔強地一仰頭,單腿跳著衝向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順利抓捕歸案,彭仉華則進了醫院。化驗結果出來了:滑膊肌瘤,惡性。

妻子在得知後潸然淚下,彭仉華看見此情此景,心疼地為妻子擦眼淚,淡淡地說:“別哭,醫生說還可以治。”

“腿在,人在;腿不在,人不在。”

病魔並沒有擊倒彭仉華。於他而言,一旦開始辦案,他是不願停止戰鬥的。為了儘快恢復投入工作,他選擇了高風險的腫瘤切除手術。當時他左腿的腫瘤已經有拳頭那麼大,由於靠近大腿根部,挖除腫瘤會傷及許多血管和神經,手術過程十分痛苦,慶幸的是——他挺過來了。

手術痊癒不久的他又重新投身於工作中,每天比大家早到,比大家晚走,因為在做手術的過程中,他的部分大腿支撐肌肉已被挖去,極易骨折,每天上班擠公交必須避開高峰期。而面對同事們的擔心,他也只是一笑置之:“腿在,人在;腿不在,人不在。你看我人還在嘛。”

然而,2008年2月,彭仉華再次住進了醫院。檢查結果顯示,癌症已經轉移到肺部。他卻十分樂觀。住院期間,他得知廣州市人民檢察院組織調研文章評比,躺在病床的他仍然忍痛一個字一個字地寫論文。

7月,彭仉華的癌細胞已經蔓延到了喉嚨,吞嚥困難。“我還有機會看奧運吧?”他問醫生。面對這條堅強的漢子,醫生心中一陣嘆息,“你放心吧,你一定能夠看到的……”

8月,美麗的煙花在北京綻放,百年奧運,舉國歡騰。彭仉華在病床上“參加”了這次盛會。

9月30日,此時彭仉華已經昏迷了一週。這一天,他悄然離開了。

缅怀|他已离开十一年,但他还活在我们心中

他沒離開,他還在

彭仉華病情惡化住院期間,寫下了《淺論預審策略之“望聞問切”》、《試論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下檢察監督方式的改變》等調研文章。其中《論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下檢察監督方式的改變》獲得了廣州市檢察機關論文評比三等獎。只是,在眾多獲獎者的名單裡面,他名字上的黑框尤為刺眼。

他過去製作的筆錄,現在仍然是廣州市檢察機關新參加工作的幹警學習的樣本。

記得彭仉華剛剛參加工作時曾在培訓總結中寫道:“我所從事的是政法工作,工作比較辛苦,待遇不是很高。但我對我作出的選擇無怨無悔,更何況我是熱愛政法事業的。”

他說到了,也做到了。

為了方便大家第一時間找到我們請給廣州檢察標顆小星星吧!

缅怀|他已离开十一年,但他还活在我们心中
缅怀|他已离开十一年,但他还活在我们心中

●這個獎,全市20個,廣州檢察機關摘得2個!

●“公僕杯”比賽拉開帷幕!廣州檢察奪得開門紅!

●聯合“飛行檢查”守護校園餐飲安全!廣州市檢察機關動真格!

●即日起,廣州檢察機關開展“校園安心餐飲”公益訴訟專項監督工作

●喜訊 | 這位檢察官獲評“廣東省五星志願者”

缅怀|他已离开十一年,但他还活在我们心中
缅怀|他已离开十一年,但他还活在我们心中

點個好看,讓我們為檢察工作加油!

缅怀|他已离开十一年,但他还活在我们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