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多股掀起漲停潮,板塊估值因超級真菌的“炒作”走強了嗎?

4月10日,儘管A股面臨調整壓力,三大股指集體低開,但“吃藥”行情

再現股市江湖,除了常山藥業因子公司申報的達肝素鈉注射液審批未通過,午後開盤大幅下挫之外,禽流感、中藥、化學制藥、醫藥商業、生物製品、醫藥電商等醫藥產業鏈板塊集體走強,個股掀起漲停潮,其中聯環藥業、九典制藥、福安藥業、魯抗醫藥、海翔藥業等個股漲停。截止到4月11日,A股醫藥板塊微跌0.91%,以安迪蘇帶頭領漲。

顯而易見,除了近來的“喝酒”之外,“吃藥”行情也不甘落後,而這也是由市場趨勢和政策影響等多重因素所交織而成的利好結果

超級真菌的“炒作”?

格隆匯app查詢顯示,日前,一種名為耳念珠菌的多重耐藥性真菌在美國多地爆發,截至2月底全美已有587例確診病例5大洲共計15個國家已有病例出現

其中目前中國已確認18例超級真菌臨床感染病例。由於消滅真菌的主要藥物對其束手無策,這使得該細菌成為抗藥性細菌感染的新範例,因此有抗藥性的細菌通常稱為“超級細菌”。受此影響,隨著超級真菌概念股掀起漲停潮,近來一段時間估值處於低迷狀態的醫藥板塊受此驅動,呈現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之象,使得整體板塊逆勢大漲

實際上,這類“超級真菌/細菌”等概念炒作

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回顧A股歷史,2010年8月,當時市場傳聞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攜有特殊基因NDM-1的數種細菌具有超級抗藥性,而受此消息刺激,國內抗生素類醫藥公司股價大漲。其中,題材龍頭聯環藥業股價在一個月內近十次漲停,好景不長股價之後便一路震盪下跌;2017年8月,英國衛生部門發出安全警報,稱耐藥性“超級病菌”耳道假絲酵母菌已在全英55家醫院蔓延,消息一出,A股“超級細菌” 概念股也呈現了“爆炒”之象。

基於此,可以看出一切異象實則有跡可循,但實際上,一般而言短線資金的炒作並不能真正為企業和投資者帶來真正的價值,相應的市場反應還是會跟隨時間而轉弱,最終被淹沒在消息海洋之中,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而言,題材炒作風險壓力並不小

相關投資者應採取謹慎態度

醫藥市場的向榮之態

但不得不說的是,儘管炒作概念是資本泡沫,但就目前而言,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程度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追求提升使得相關行業需求口被拓寬,估值低迷的醫藥板塊還是頗具“白馬潛質”。

格隆匯app查詢顯示,中國生物醫藥市場從2013年佔中國整體醫藥市場的8.7%增至2017年的15.3%,2017年中國生物藥行業市場規模為2185億元,2018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2500億元;預計到2022年增長至4785億元,2017年至2022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7.0%;且2018年前三季度我國醫藥行業實現累計主營業務收入18393.80億元,同比增長13.50%,其增速同比增長1.4%,累計利潤總額增速達到11.5%。此外,醫藥行業多個子版塊實現了利潤快速增長,如化學原料藥、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板塊的歸母淨利潤增速靠前,增速分別為56.82%、39.26%和24.18%;

與此同時,2018年1-12月我國醫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3986.3億元,同比增長12.6%。行業實現利潤總額達到3094.2億元,同比增長9.5%,預計2019年,醫藥製造業工業增加值增速將達到8%左右;主營業務收入將達到2783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約15%

此外,作為創投業重點投資的領域醫藥行業也備受矚目:2018年國內醫療健康領域VC/PE的融資總額達到980億元,超過之前三年融資之和,融資事件數量達到602起,同比2017年接近翻番

醫藥行業迎來拐點邏輯

除了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隨之提升的保健意識,一些重要的外部利好因素推動了這一板塊的上升趨勢。需要明確的是,

任何行業都缺少不了政策層面的助力,其間也包括醫藥板塊。

格隆匯app查詢顯示,4月9日,國家衛健委發佈了關於開展藥品使用監測和臨床綜合評價工作的通知,要求要全面開展藥品使用監測,且紮實推進藥品臨床綜合評價;同時,福建、河北和遼寧出臺政策加強醫藥價格管理,遼寧省14個市組成藥品集中採購聯合議價組,山西、海南也進一步發佈藥品降價信息。

與此同時,受此前江蘇鹽城響水天嘉宜化工發生爆炸事件的影響,4月1日,江蘇省發佈關於徵求《江蘇省化工行業整治提升方案》意見稿,這將對相關原料藥行業加以影響,畢竟在環保趨嚴的前提受到成本、下游需求等因素影響的波動性將減弱,進而在

行業進入門檻較高的同時,提高相關企業的盈利能力同時,4+7試點省市均已出臺帶量採購落地細則,最遲的城市於4月1日悉數落地,而隨著帶量採購進入落地階段相關企業在成本方面將更具優勢,進而產生較高的估值此外,目前相關部門為加速創新藥物的審批流程和專利保護而頒佈
一系列政策,這不僅將吸引跨國企業在中國市場推廣更多創新生物藥,也旨在鼓勵國內醫藥企業為研發加註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處於焦點的科創板也為醫藥行業提供了一個利好平臺,畢竟生物醫藥板塊一直是其重點支持方向,在相關創新型醫藥企業獲得新的融資的同時有望提升影響A股醫藥板塊中創新型標的估值和風險偏好。截至目前,科創板受理的企業數已達到62家,其中包括已受理的生物醫藥公司如下:

2019年的醫藥板塊展望

儘管上一年在相關政策的落地的前提下,整體醫藥行業受到了改革重構,尤其在在醫保控費、帶量採購、一致性評價等政策影響之下,藥品價格降價壓力較大的同時,對新藥的研發投入較大也將使得相關企業的生產成本壓力急增,醫藥行業利潤增速或將下行承壓,但目前而言,今年3月以來醫藥生物板塊的相對估值水平有所提升,市場情緒偏樂觀

值得一提的是,在板塊估值出現修復的勢頭下,相關投資者應該對標的個股的具體經營情況,尤其是隨著一季報密集披露期即將到來,一季度業績將成為行業內標的分化的主要衡量之標準。

此外,由於目前醫藥板塊所使用“研發是版塊發展的第一生產力”的邏輯的支撐,各類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研發優勢將凸顯,隨著他們進一步擴大其市場份額市場集中度也將有所提升,相關景氣度高的細分領域龍頭可以關注:例如,在化學制劑、生物藥為首的研發創新方面,可以關注恆瑞醫藥(600276.SH)、安科生物(300009.SZ)、長春高新(000661.SZ))等;

仿製藥方面,可以關注華海藥業(600521.SH)、 華東醫藥(000963.SZ)、信立泰(002294.SZ)等,在醫藥消費升級概念盛行下,可以關注片仔癀(600436.SH)、雲南白藥(000538.SZ)、東阿阿膠(000423.SZ)、愛爾眼科(300015.SZ)等。

結語:

眾所周知,醫藥行業是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經濟和居民生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018年以來國內醫藥行業通過革新進入了全新階段,從歷史上醫藥行業的絕對和相對估值來看,目前該板塊

出現相對偏低的位置但在市場趨勢和政策加持之下,醫藥板塊性價比還是較為樂觀

與此同時,作為研發驅動型行業,醫藥行業依賴於研發創新的技術支撐,同時再加上科創板逐步落地以及國內加快對醫療領域的開放而提升外資投資信心,這對於身處此頗具代表性的價值成長型行業的相關公司而言,尤其是細分龍頭企業應該

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技術創新豐富自身醫藥領域產品線以其核心競爭力,又或合理開啟產業併購重組通過整合資源和業務使得公司產品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高進而推動醫藥行業迎來真正的價值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