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是如何“騙人”的:數字背後的祕密

本文要點:

· 同一家公司的同一份財報,為何有人說利潤上升,有人說利潤下降?

· 好好的盈利公司,為何一上市反而虧損了?

· 同樣都是季報,為何中概股和美國本土科技股的披露內容有很大不同?差異的還是非常重要的經營性財務數據?

· 經營數據的口徑究竟有多大可操作餘地?新舊準則的變化會對財報產生怎樣的深遠影響?


深響原創 · 作者 | 亞瀾 蔡寶汪


美股港股的2018Q4及全年財報披露總算告一段落了。

去年是IPO大年,有許多金錢絞肉機都登上了二級市場的舞臺。而隨著招股書和財報的披露,一些此前不為人知的故事也在人們面前徐徐展開。

深響在過去一段時間裡完成了接近40份財報的解讀(注意,是解讀,不是發通稿),從大類區分,覆蓋了美國本土科技公司以及主流中概股企業;從行業劃分,包括電商、本地生活、在線旅遊、搜索、社交、諮詢平臺、視頻、直播、互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細分領域。

財報是如何“騙人”的:數字背後的秘密

而在我們的深度解讀過程中,發現了許多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及有意思的現象。

深響在本文中對這些問題進行彙總及解釋,希望能給投資者以參考,讓報表使用人在日後,閱讀財報及分析財報的過程中,可以更加深刻且有針對性的理解財報中相關數據的意義。


「公司盈虧指標多,讀者看完蒙圈了」


我們先看騰訊的例子。

今年3月21日下午,騰訊發佈了2018年全年及第四季度業績報告。作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巨頭之一,騰訊在公佈業績報告後,整個資本市場及科技圈一片驚歎。

市場中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聲音:

一方面,眾多媒體報道公司業績大幅下降,並使用 “騰訊交出歷史最差財報”、“四季度淨利大跌32%”等文字來表達對騰訊第四季度數據的失望;

而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提出,“騰訊財報被誤讀,騰訊業績並未下降”、“單季盈利雖下降,但是支付、廣告以及雲業務成為新的增長點”。

對於一份由客觀數據組成的業績報告,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大家產生了如此大相徑庭的理解?而對於同一家公司,為什麼有人說他利潤上升,有人說他利潤下跌呢?

為了解開以上疑惑,我們需要先從財報中的幾個核心報表項目說起。

一般情況下,我們在閱讀財報的過程中,比較關注的幾個核心數字有:收入、營業利潤、淨利潤、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Non-GAAP(非通用準則下)下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

收入自不必多說,是公司業績的來源所在,收入的增長、收入的組成、各單項收入的增速等都是體現公司業務發展好壞的核心數據。

而公司有了業績來源後,最後到底掙了多少錢,就要看利潤了。

營業利潤是指公司經營過程中,取得收入扣減掉與經營直接相關的成本、費用後剩餘的利潤,簡單來講就是這部分利潤只和經營相關,而公司獲得的存款利息、政府補助、違法違規繳納的罰款這些,都不在營業利潤範疇裡。

而淨利潤對比營業利潤,就是將剛才提到的所有與經營非直接相關的收入、費用包含進去後,最後剩下的,就是淨利潤。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一般是針對上市公司來講的。意思是說真正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利潤。淨利潤與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的差別就在於,一般上市公司都會有子公司,而往往很多上市公司的子公司並不是100%全資控股。

如果有些子公司是80%控股,那麼在計算淨利潤的時候,就會把子公司的全部利潤計算到整個集團內;但是實際上上市公司的股東對於子公司只擁有80%的權益,因此在計算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利潤的時候,要減掉20%屬於其他股東的利潤。

我們日常在研究報告、財報解讀文章中,提到的上市公司利潤大多數是指歸屬於上市公司股股東的這部分淨利潤。而之前提到的媒體文章中,解讀騰訊利潤大幅下滑,也是指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財報是如何“騙人”的:數字背後的秘密

另外,大家在閱讀研報和財報文章中,經常會看到GAAP及Non-GAAP利潤的區分(港股財報中叫非通用會計準則)。

深響在之前對戴爾公司財報的深度解讀文章中曾進行了詳細說明。

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GAAP的全稱),即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是美股上市公司的提法。在美股上市的公司根據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SEC)的規定,在披露定期財務及業績報告的時候,需按照通用會計準則的規定披露財務數據。

而Non-GAAP則是公司依據自身情況在GAAP準則的基礎上,將一些與公司日常經營不相關、或者偶然發生的重大影響進行調整剔除後的財務數據,目的是更加合理且可持續地展示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

用更通俗的意義理解,GAAP就是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計算出來公司的業績,其中包含了公司在過去一個季度或一年內各種經營、非經營、以及偶發的收入、支出;而Non-GAAP則是公司將很多非經營相關、以及偶然發生的損益進行剔除,從而反映公司更加真實經營狀況的報表。

同時,Non-GAAP準則也考慮到公司財報在各個期間的可比性。因為公司在某個期間發生特定的重大支出,但以上支出實際是會對未來很長時間發生影響。如果僅將以上某項支出在GAAP準則下放在一個季度內,去與其他季度的業績進行比較,就會造成當季度與其他季度數據的不可比性。

Non-GAAP指標常被使用在IPO招股說明書、年度及季度報告中,它的作用是給投資者及股東提供更有價值的財務信息。

因此,實際上作為投資者或者報表使用者,在對一家公司的盈利水平進行衡量的時候,更多的是參考Non-GAAP(港股為非通用會計準則)下公司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指標。

而騰訊在第四季度報告中,披露的非通用準則下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是剔除了員工股份期權、投資公司利得損失、投資產生的無形資產攤銷費用以及減值損失這些非日常經營相關項目後,得出的體現實際經營盈利能力的利潤。

財報是如何“騙人”的:數字背後的秘密

因此,我們看到騰訊自2017年第一季度,在非通用準則下歸屬於股東淨利潤仍然是呈現持續增長狀態,只是考慮到其體量因素,在2018年增速呈現放緩,但並沒未發生真正意義上的利潤大幅下跌。

財報是如何“騙人”的:數字背後的秘密

另一種比較容易使報表使用者產生疑惑的情況是,原本一家公司在未上市的情況下是處於盈利狀況,但是在IPO完成後,公司在上市當季度甚至上市當年變為虧損狀態。

虎牙就存在以上情況。虎牙在2018年5月11日登陸美國紐交所,根據其招股書顯示,公司在2017年第四季度即實現盈利,但是公司在上市後披露的當季度財報中卻顯示,公司在第二季度歸屬於股東淨虧損為21.3億人民幣。而最終公司18年全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19.4億。

好好的一家公司,為什麼一上市反而虧損了呢?出現以上情況可能存在兩種因素導致。

第一種情況是,大多數公司在IPO之前會給公司高管及核心員工授予大量期權,這些期權在公司IPO的時候,會完成行權變成公司股票。

從公司的角度來看,這部分新增的股票是作為員工為公司貢獻所發放的激勵,是員工薪酬的一部分,應作為薪酬支出,因此在IPO當季度會形成鉅額的薪酬費用,從而導致公司在當季度形成虧損,甚至全年虧損。

而另外一種情況,則是由於在IPO過程中,公司的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其公允價值(fair value)在轉換的過程中大幅上升,導致費用大幅上升。

簡單來講,就是在美股上市的公司,其在IPO之前大多會進行數輪融資,融資進來的股東其享有的股份為優先股(具有債務的性質,類似於接受了投資人借款融資),而在IPO的時候,這些優先股需要轉換成和創始股東性質一樣的普通股(享有相同收益權,但不享有相同的投票權)。

但是由於大多數優先股進入公司的價格是比IPO時股票的價格要低的,而優先股又具有債權的性質。相當於之前公司欠優先股股東100元,但IPO時,欠的錢公允價值變成了200元,公司又多欠了100元,因此會形成鉅額的公允價值變動的費用。虎牙在IPO當季度形成大額虧損就是由以上原因導致。

財報是如何“騙人”的:數字背後的秘密

因此,報表使用者在閱讀財報以及相關文章的時候,需要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判斷具體原因,找到真正能夠體現公司經營情況的數據。


「6K披點兒就行了,年報才是最關鍵」


深響在過去一段時間裡,除了解讀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中概股的財報,也解讀了比如Google、Netflix等美國本土科技股的財報。

解讀過程中,我們就明顯感受到了同樣都是季報,中概股季報和美國本土科技股季報披露的內容有很大不同。

一些對投資者以及報表閱讀者非常重要的信息,在中概股季報中並不會披露。這些信息包括分部報告、現金流量表、自由現金流以及EBITDA等重要財務數據(少數公司會選擇性披露)。

同樣是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為什麼披露的內容會有以上差異,而這些差異又大多是公司非常重要的經營性財務數據?

我們首先要看一下中概股上市公司和美國本土科技股上市公司的本質區別。

對於在納斯達克或紐交所上市的中概股,相對於美國資本市場而言,他們都算是海外發行人(FPI:Foreign Public Issuer),即使大多數中概股的上市主體是註冊在開曼(Cayman)或者英屬維爾京群島(BVI),其相較於美國當地仍然是海外發行人;

而對於美國本地的科技公司,則是本土發行人,從監管、信息披露等要求方面存在較大差別。

我們通常提到的中概股披露的季報,其文件的備案編號是6-K。

6-K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是作為重要事項進行備案的,而非定期財務報告。SEC只要求海外發行人在年度業績報告的時候出具財務報告(20-F)。

而對於美國本土公司,SEC要求在每季度進行重要事項備案(8-K)的同時,季度要出具財務報告(10-Q)。而10-Q作為財務報告,其披露信息的詳細程度是遠高於中概股披露的備案文件6-K的,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美國本土科技公司披露的季度財務數據,要比中概股數據更加詳實的原因。

對於中概股公司,在披露季度業績的時候,可以只披露利潤表、資產負債表、GAAP到Non-GAAP利潤調整以及一些核心經營數據,其他的財務數據都可以不披露,最後在披露年報的時候再進行披露。

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參考新浪及微博披露的季度業績報告,作為在美國最早上市的一批中概股,其披露的業績報告可以中概股業績報告模板。

國內很多投資者以及報表使用人,在看到公司四個季度的業績公告後,已經形成了對公司的瞭解及判斷,很少有人會到次年4、5月份公司披露年報後,再去翻看其他詳細信息。

以上區別也是導致很多中概股公司,在披露季度業績報告中,可以選擇性披露核心財務數據的原因。

是不是感覺財報就像我們的生活。生活不會騙你,但他可以不告訴你真相,或者選擇性地告訴你部分真相。


「經營數據口徑多,哪個漂亮披哪個」


在閱讀財報過程中,另一個非常容易讓使用者產生困惑的地方就是經營數據的口徑。

經營數據作為除了財務數據外,能夠最直觀反應一家公司經營情況的指標,是投資者及報表使用者判斷一家公司好壞的核心考量因素。

正是因為以上原因,很多公司在披露業績報告的時候,對經營數據選取的口徑也是下足功夫。

這就間接導致了不同行業公司,在披露相同經營數據的時候口徑不一致;甚至相同行業公司,在披露經營數據的時候口徑也會不一致。

電商行業的GMV、互聯網公司的MAU、DAU、付費用戶的ARPU值等指標,均存在多種統計口徑。

電商行業來講,GMV本來是衡量電商經營能力最直觀的指標,反映了電商平臺在一定期間內到底買了多少價值的貨物(有點像GDP的概念,體現電商的體量)。

但是對於電商行業GMV的統計,則存在了多種口徑。下單GMV、妥投GMV、出庫GMV、自營GMV、平臺GMV等等,在不同統計邏輯下差別甚大,無法橫向比較。

另外,對於某些特殊類型業務,可以為電商平臺貢獻巨大的GMV,但是在創造收入上卻很少,如拍賣業務、汽車業務、黃金交易等。幾乎都可以創造海量GMV,但是收取的扣點卻很少,因此僅可以提高GMV經營數據,但不能反映公司真實的創收能力。

正是基於以上原因,阿里巴巴在2016年9月的季度報告裡已經不再披露GMV指標;而自營模式為主的JD,自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開始也已棄用GMV指標。

而對於MAU、DAU這些經營數據,不同公司之間數據口徑的計算邏輯也不盡相同。一些公司在計算MAU、DAU時是選擇報告期當季度平均的數據計算,而一些公司則是選擇報告期最後一個月平均的數據計算。

同是以直播業務為主,陌陌在統計MAU時就是採用的報告期最後一個月的數據,而虎牙則是統計的當季度平均活躍用戶。

財報是如何“騙人”的:數字背後的秘密
財報是如何“騙人”的:數字背後的秘密

「深響」提出以上差異,並非比較各種口徑之間的優劣,只是提請報表閱讀者能夠加以注意區分,進而對公司形成更加客觀的理解。


「準則變了不知道,數字一擺瞎胡鬧」


2018年,對於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影響非常重大的一件事是很多公司開始採用ASC606新收入準則,替代原來的ASC605舊準則。

投資者及報表使用人在比較不同公司財務數據,或比較單家公司當季數據與歷史數據變化中,應格外注意新舊準則產生的差異。

以上收入確認準則的變化,對不同行業的科技公司影響差別非常重大。

對於以廣告、會員收入為主要營收來源的公司,其變化主要為增值稅從舊準則的作為成本項單獨列示,改變為作為收入抵減項,影響相對較小,對於公司的利潤不會產生影響。像門戶網站、社交平臺、視頻網站等互聯網公司,均屬於以上範疇。

財報是如何“騙人”的:數字背後的秘密

而對於像互聯網金融行業公司,ASC606準則的應用對於公司收入確認的時間點,產生了實質且重大的變化。對於新舊準則下,公司收入、利潤水平產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對於互聯網金融公司,其主要業務是向第三方個人發放消費貸款,從而賺取貸款利息。在ASC605舊準則下,互金公司的貸款利息收入是需要分階段進行確認的,但是在ASC606新準則下,貸款利息收入的大部分可以在發放貸款的時候進行確認。在新收入準則下,互聯網金融公司可以較舊準則提前確認非常多的收入。

財報是如何“騙人”的:數字背後的秘密

目前主流的金融科技公司,樂信、趣店、360金融等均已採用了ASC606新收入確認準則。

以上準則的變化,使互聯網金融公司收入確認時點大幅提前,從而導致公司經營利潤、淨利潤等指標均產生較大變化。

除了新舊收入準則在不同行業間影響差異以外,公司在應用新準則後,對於以前年度可比期間數據的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

這也需要投資者在進行收入趨勢分析的時候格外注意,防止口徑不一致帶來的影響。

「深響」在進行四季度財報解讀中,就發現到比如資本市場“泰斗”新浪,在2018年1月1日起開始採用新準則。

對於新浪以及微博,其收入主要來源為廣告,在新舊準則間的變化主要是增值稅的處理以及易貨收入在新舊準則下處理方式的不同,對於收入及利潤總體影響較小。

因此新浪及微博採取了未來適用的方式,在18年1月1日後,採用新準則計量,而對於前期的比較期間數據並不做追溯。在披露各季度業績報告的時候,只將當季度新舊準則下確認收入的差異進行披露。

財報是如何“騙人”的:數字背後的秘密

這種披露方式從公司的角度來看更加嚴謹。首先,公司並未少披露任何信息;同時,公司不追溯調整以前年度對比期間數據,減少歷史數據披露錯誤的可能性。

只是對於報表使用者,在進行對比分析的時候略顯不便,無法計算在新準則下以前年度對比期間數據。

而像愛奇藝、虎牙等公司,雖然新收入準則的應用對於其收入影響同樣較小,但均採用了追溯調整的方式,在披露季報時將以前年度可比期間數據口徑調整為新準則口徑。

財報是如何“騙人”的:數字背後的秘密
財報是如何“騙人”的:數字背後的秘密

「深響」提出以上諸多方面,意義並非在於評價各種披露方式之間的孰優孰略,而是提請投資者及報表使用人,在閱讀財報以及各類解讀文章過程中,可以更加有針對性的甄別出體現公司實際經營狀況的數據,從而對公司做出更加客觀的判斷。

感謝擁有多年審計經驗的投行人士Nathan擔任深響獨家內容顧問,為我們提供持續且深度的財經專業支持。


歡迎添加小編微信:Deepecho001,備註“加群”,加入深響讀者交流群,行業最新資訊,深度報道一手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