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機靈鬼兒”養成記——Chynna Jiao

Chynna Jiao,加籍華人,時代培飛思維數學節4-5歲年齡組全國總冠軍。她漂亮活潑,樂於助人,喜歡跳舞、畫畫,喜歡思維數學。在時代培飛廣州番禺萬達校區學習的一年多里,不僅做數學題有了自己的好方法,思維的邏輯性也突飛猛進,常常給媽媽或者好朋友講些“你為什麼應該給我(買)這件玩具”的道理。

由於在分組PK中,Chynna的表現在媽媽看來只算是差強人意,所以在公佈名次時,好勝的小姑娘聽到第4--10名沒有自己,第3名、第2名也沒有自己,幾乎要落淚了,而這時“總冠軍”的獎頒出了,Chynna先是愣了一下,然後就忍不住喊出:“媽媽,我是第一名,好開心!” 此後,Chynna以此為榮,和家人朋友“傲嬌”了很久。對於獲獎,孩子開心,媽媽自然更開心。

時代培飛“明星寶貝”| “小機靈鬼兒”養成記——Chynna Jiao

Chynna在家裡也喜歡和媽媽“對戰”數學思維棋,往往下到一半的時候,她就已經可以判斷出一盤棋的輸贏所屬。如果媽媽“放水”,她還會幫媽媽分析,“如果你這麼走,我可能就會怎麼怎麼贏”,“如果你不這麼走,那麼你還有機會贏過我,你可以如何如何”……在時代培飛的學習過程中,Chynna的思維進步明顯,顯示出比同齡孩子更好的理解力、邏輯性和全局觀。

比賽:得益於做題有“套路”

Chynna在參加思維數學節大比拼的時候才剛滿5歲,在前期的PK賽中,Chynna的表現和日常上課時差不多,甚至還有一點懵懵的,表現不如預期,甚至一度情緒也很down,而最後冠軍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她筆試的成績非常優異。

提到筆試,與很多同齡的小朋友不同,求勝心強的Chynna不僅做題快,還會在完成題目後重新檢查、驗算,遇到比較難的題目,則會頗有技巧的跳過,等完成其它題目後再集中思考。“這是時代培飛的老師告訴她的,我們平時也這麼要求她。”Chynna 媽媽說,“這次筆試,她一出來就告訴我,她很快就完成了所有題目,沒有‘攔路虎’題目,之後她還又從頭到尾重新做了一次,才交了卷子。我覺得這種好習慣在日後的學習中也會很受用。”

時代培飛“明星寶貝”| “小機靈鬼兒”養成記——Chynna Jiao

對於這次的成績,孩子開心,媽媽更開心。她說,這不僅是對過往一年Chynna學習的一次檢測,更證明了她選擇時代培飛是正確的。“我很認同時代培飛的理念,數學除了應試,更主要的功能是鍛鍊孩子的思維,這種思維模式的基礎培養,對孩子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都非常有幫助,而在Chynna身上,這種變化是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的。”

遊戲:同一盤棋,以“全局觀”勝出

Chynna媽媽說,在時代培飛學習了一段時間以後,孩子的理解力表現得優於同齡人。在家裡,她常和媽媽一起玩數學思維的各種小遊戲,她不僅對規則掌握得比媽媽還清楚,在“對戰”中思路也非常清晰,往往下到半程的時候,就會說:“完了,媽媽這局你又要贏了。”當媽媽“放水”,讓Chynna到達賽點,可以預測到勝局的時候,她就會非常興奮,然後開始頭頭是道地給媽媽分析,是哪一步的失誤讓媽媽錯失良機了。

有時候,家裡來了同學,大家一起玩的時候,媽媽就會發現,別的孩子往往更關注於反覆思考每一步該怎麼走,而Chynna的想法則更全面,看似每一步都有點不耐心、不經意,但是到某一個時刻,她就可以篤定自己的勝局了。

“在這種遊戲中,她比同齡的孩子思考得更全面,全局觀更好一些。”Chynna媽媽說。

生活:小心我的“邏輯圈套”

Chynna媽媽說,孩子小,坐不住,而時代培飛的教學模式是非常適合低齡孩子的,用有趣的遊戲和耐心的解析來吸引孩子,既有知識的進度又讓孩子非常有興趣學習。一般在家裡,很多家長也會關注到孩子的思維培養、邏輯訓練,但總是零打碎敲,沒有體系。而時代培飛有非常科學的教學模式,一步步學習、練習,每一週的強度都不大,但在循序漸進間就有大的收穫。這種課程不僅對孩子的數學,其實對孩子整體的思考力的幫助都很明顯。

舉個生活中的小例子,比如一般的孩子想要一個玩具,他會和家長表達自己的想法,遇到反對,會反覆強調自己對這個玩具的喜愛或者表達得不到的不滿。但Chynna不是這樣的,她首先也會充分表達自己想要這個玩具的想法和原因,接著,她開始從媽媽的角度來分析,媽媽為什麼應該給她買這個玩具,這對媽媽的“價值”何在。

而在與小朋友的相處中,也是如此。別的小朋友問她要一件玩具時,一般會表達是因為自己很喜歡,而她問別的小朋友時,會分析說,“因為我們是好朋友,好朋友是要分享的,所以你應該分享給我。”或者“因為和好朋友一起玩是最快樂的,而我們是好朋友,有了我,你就不需要這個玩具了,但我替你保管著,你又隨時可以和我一起玩”……她的一套套“歪理邪說”讓媽媽有點無奈也有點開心,至少這說明她在思考。

未來:“小聰明”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Chynna媽媽說,時代培飛的課程培養的不只是孩子的數學能力,更有助於孩子的理解力和邏輯思維的開發。由於Chynna是外籍,學業成績並不是媽媽關注的焦點,反而是這種能讓孩子“聰明”起來的能力是她更看重的。這不僅是未來一切學習的基礎,在工作生活中也會多多受益。

“比如說,有的人和別人交流,好像總是詞不達意,就會覺得是因為自己口才不好,不會說話。其實不是的,往往是因為這個人的理解力不好,可能沒理解對方的意思,同時邏輯思維不強,說話缺乏條理性、邏輯性。所以才這樣。”Chynna媽媽說,“以我的求學經歷來看,我不是那麼用功的孩子,而是一路上被老師說有點兒‘小聰明’的成績還不錯的學生。現在想來,就是因為我的理解力和邏輯思維比較強。正是我從中受益了,我才更注重孩子這方面的培養,希望她也可以打下非常好的思維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