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5G技術之巔,培育新時代的世界級創新企業

原创 | 站在5G技术之巅,培育新时代的世界级创新企业

導語

5G已進入現在時……

回顧通訊業走向技術之巔的歷程,展望如何培育中國的世界級創新企業。

《清華管理評論》專訪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以及全球移動通信協會高級顧問王建宙先生,暢談《戰5G,培育新時代的世界級創新企業》。

何文天 | 文

大象型企業與獨角獸企業,孰更重要?

TBR:您目前是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您覺得如何能夠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的力量,助力世界級創新型企業的發展?

王建宙:我有一個觀點,我們要培養一批大象型的企業。現在大家比較關注獨角獸企業,獨角獸企業指的是初期投資很少,但是成長很快的一些初創企業。但實際情況是有些企業它沒有辦法像獨角獸那樣成長,原因是第一它初期投資很大,第二見效很慢,最典型的就是半導體制造。半導體制造投資很大,同時由於摩爾定律,芯片會不斷升級,從前些年的90納米不斷進化到今天的10納米、7納米甚至更小,每更新一次,設備上也隨之需要更新換代。我們的一些項目,在某一個時間點,我們已經集中力量解決一些核心技術問題,達到當時的先進水平。但這個行業的規律就是不斷迭代創新,在長週期、持續性的創新過程中,我們的投資支持可能就顯得不足了。

大象型企業有幾個特點,第一是資本支出是持續不斷的,而且數額巨大。第二個是培養人才的週期很長,要很長的時間積累經驗才能培養出來。第三是它會面對大量的專利壁壘,因此需要不斷地建立自己的知識產權用以置換,還要非常擅長打官司。所以,培養大象型企業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投資者從責任投資和價值投資的角度去支持這樣企業的發展。

TBR:您覺得大象型企業與獨角獸企業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王建宙:大象型企業跟獨角獸企業是相輔相成的,是一種互相依賴的關係。電信運營商跟互聯網的應用開發商的關係就是很好的例子。電信運營商我覺得是一個典型的“大象”,特點是重資產,1G建好就變2G,2G變3G,3G變4G,現在到5G了。每一次升級對運營商來說就是幾千億元的投資,資金壓力很大,但是又不能不升級。但正是因為電信運營商有了這麼大一個網絡,大量的移動互聯網的開發商才有了機會可以快速地成為獨角獸。比如目前很普及的滴滴打車,如果網絡覆蓋不好,這樣的商業模式也無法實現。所以這兩類企業都非常重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要先存在大象型企業,才能孵化出相對應的獨角獸企業。

TBR:不可否認大象型企業的確非常重要,但是如何鼓勵投資者更加關注大象型企業呢?

王建宙:這是一個難題。首先,作為投資者來說,如何平衡好短期利益跟長期利益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者,都要樹立長期投資的觀念,這方面有很多好的例子,有一些投資很大,發展週期很長的公司,最後就成為了“大象”,收入和利潤都很好,相對市值也很高,這些最終都會為投資者帶去持久的回報和收益,臺積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同時我認為,投資者也應該有責任投資的觀念,在思考投資配置的時候應該考慮如何通過投資來承擔一部分社會責任。

創新過程中,如何兼顧商業與技術

TBR:現階段我們的創新面臨著商業因素大於技術因素的挑戰,那麼,對於新一代的企業家或者說大象型企業的掌舵人而言,怎樣在未來同時兼顧解決這兩個因素呢?

王建宙:這方面有很多好的例子,也有很多教訓。 我經歷過通信行業,原先有許多“巨頭”,比方說北美的摩托羅拉,朗訊,北方電信,歐洲的阿爾卡特、西門子和諾基亞。今天看來這些企業遇到很大的挑戰,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有人批評說他們不重視創新,從結果上看,似乎有一定道理。但事實上,作為管理層,他們不可能不重視創新,他們也想創新,只是這些公司都面臨著短期利益跟長期利益如何抉擇的問題。企業要創新,就需要大量地往遠期利益進行投資,投資遠期利益就會影響到近期利益。我現在正在寫一本書,叫《縱論世界移動通訊》,我在研究這段歷史過程中發現:這些公司有一個普遍的特點,為了取悅華爾街,過分追求近期的利益。當公司一旦發生問題的時候,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加強投入,使得公司能夠得到長期的發展,來解決眼前的困境。而這些公司普遍的處理方法正好相反,它們出售優質資產,把優質資產賣掉來滿足短期的利益,最後導致了公司的整體被收購或者整體的破產。所以我認為,注重長期投資的公司和投資者最終會有良好的收益。

5G已進入現在時

TBR:作為世界移動通訊協會的高級顧問,您剛剛參加了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能否與我們分享一下,您今年的感受與往年有什麼不同?

王建宙:我最近每年都會去巴塞羅那參會,2013年的2月,這裡的會議最早開始討論5G。那時候4G才剛開始,所以大會的展臺和論壇有關5G的展出和討論都停留在概念的階段,幾乎還沒有什麼具體的東西,但是今年的感覺可以說5G已經進入現在時。從我們國家的情況來看,2018年12月,工信部向三大運營商發放了5G中低頻段試驗頻率的使用許可。2019年三大運營商都已開始5G網絡的建設,今年將試商用。2019年春節,用5G傳送央視春晚的4K視頻直播。所以說相對前幾年,現在所有的5G概念已經成為實際的網絡技術和產品了,目前5G的一些技術峰值確實達到了4G的20倍。

TBR:這樣的制度保障和網絡技術的提升會帶來何種實際的影響呢?

王建宙:從宏觀的角度來說,移動寬帶網絡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標誌。目前一個國家的經濟、軍事、科技、文化、教育……都離不開網絡。我們現在去一個國家,打開手機,看看覆蓋情況,試試網速,大體能體會到這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同時5G會極大的促進數字化經濟的增長,從微觀來看,5G會滿足用戶對更高速的網絡和更多流量的需要。同時在應用層面,5G高可靠、低時延的特性讓它在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方面產生很多的應用。比如遠程醫療、自動駕駛等。

這個過程中,會帶來兩個挑戰,一個是對網絡全面覆蓋的需求,第二個是對制度法規的修改提出需求,比如自動駕駛的實現就同時需要實時的網絡和交通法規的完善。當然現在業內已提出了5G專網(Private 5G)作為一種快速應用方案,它指的是在工廠、建築工地、工業園區實現密集覆蓋,建立邊緣計算的專用平臺,從而在局部全面實現自動駕駛、機器人操作和智能控制,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方案。

5G價值鏈中,網絡佔5%,平臺和應用開發佔95%

TBR:您覺得未來5G大規模使用後,如何去賦能未來的企業、商業模式甚至社會的創新?

王建宙:我很喜歡喬布斯說過的一句話:“人們壓根就不知道他們想要什麼,直到你把它擺在他們面前。正因為如此,我從不依靠市場研究。我們的任務是讀懂還沒落到紙面上的東西。”現在是5G相關創新最好的機會,當新技術已經出現,但是我們還不知道去怎麼用它,還不知道它能夠產生怎麼樣的應用和產品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創新最好的機會。

喬布斯同時也說過另外一句話,他說“人們付我們錢去為他們整合東西,因為他們不能7天24小時地去想這些。如果你對生產偉大的產品有極大的激情,它會推著你去追求一體化,去把你的硬件、軟件以及內容管理都整合在一起。”這句話裡的“你”,指的就是創業者和投資者。5G網絡的功能發揮取決於應用,平臺和應用開發是5G應用的關鍵。在5G的價值鏈當中,網絡只佔5%,而平臺和應用開發佔95%。現在我們看到了大量的一些應用案例,主要是工程師們創造出來的,但是還是需要企業家和風險投資者去共同把這些設想變成現實。值得高興的是,不僅設備製造商和電信運營商關注5G,今年應用開發者和風險投資者也來到巴塞羅那尋找機會。

關於作者 | 何文天: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文章來源 | 本文改編自《清華管理評論》3月刊文章《戰5G,培育新時代的世界級創新企業》

郵箱 | [email protected]

原创 | 站在5G技术之巅,培育新时代的世界级创新企业
原创 | 站在5G技术之巅,培育新时代的世界级创新企业原创 | 站在5G技术之巅,培育新时代的世界级创新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