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偷拍學生家長刷屏朋友圈: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這幾天,朋友圈被一張照片刷屏了。

照片裡是一個女子的背影,她一手拎著高跟鞋,雙腳赤裸,小心翼翼地走在學校的走廊裡。

老師偷拍學生家長刷屏朋友圈: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這位女子,是江蘇省溧陽高級中學的一名學生家長。

據說,當天上午,她到學校給孩子送東西,因為擔心高跟鞋走路聲音太響,影響學生學習,於是索性脫下鞋子,赤腳走在水泥地上。而這一幕,恰巧被學校的一名老師發現。老師拍下了照片發到網上,引來網友們的一片點贊,大家稱讚說:這樣有素質的家長,教出來的孩子一定很棒!

據老師說:“這兩天降溫,地上還是比較涼的。她穿的是一雙紅色高跟鞋,可見是愛美人士。所以,她這麼做真的很打動我。”正是因為被該女子的行為打動,老師立刻記錄下了這暖心的一幕。“這個細微動作是對我們老師和學生的尊重,往更大了說,是對教育的尊重!”

是啊,很多時候,父母的素養就是孩子的教養。

我想,這個母親的孩子,看到這張照片也一定會以母親為驕傲,因為他的媽媽用行動告訴他,一個人有素質的樣子有多美。

日本著名教育家井深大曾經說過:“父母的言行是子女最好的教材,一流的父母造就一流的孩子。要讓孩子進入一流幼兒園或者一流學校,就必須使孩子在一流家庭裡接受薰陶。”

深以為然,最好的教育,不是所謂的名校,而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我們總說,一個人的所有行為,都是他原生家庭的縮影。因為在每分每秒的共同生活中,父母的舉止,其實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你跟孩子說一萬次不要隨便亂扔垃圾,跟他們講一百次城市清潔工的辛苦,也許他們都不會有太多的感覺。但生活中的一次小小的教育,或是簡單的引導,卻會對他們產生深刻的影響。

之前看到一則新聞,上海松江區人民路上,早高峰的車流中,有人拍下了這樣的一幕:坐在後排的小男孩兒喝完酸奶,順手就把酸奶盒丟到了窗外。父親發現以後,立刻下車,撿回了酸奶盒,交給了後座的孩子,並對孩子進行了教育。

孩子做錯了事,不是簡單的說一句你這樣不對,而是要用行動告訴他們,怎麼樣是對的。同樣是面對孩子犯錯,好的家長會用行動告訴孩子什麼是素養。而有一些家長,卻只會選擇袒護或者旁觀,反而在無形中害了孩子。

前兩天的一則新聞裡,重慶一個商場裡,20米的扶梯上,三個小孩把扶梯當成滑梯在玩。各種危險動作,旁邊人都看得心驚膽戰。而站在扶梯下面的家長,卻不以為然,一邊開心地錄著視頻,一邊誇自己孩子真厲害!

老師偷拍學生家長刷屏朋友圈: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西安某社區裡,兩個孩子從32樓往下扔磚頭,保安抓到人以後找到家長,家長反而很不高興。“我們又沒砸死人!你們這樣子我的孩子會害怕的。”自己的孩子犯了錯誤,家長的態度是狡辯,是縱容,甚至是鼓勵,多麼的可怕。很多人說,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教出什麼樣的孩子,這樣的家教,下一次可能砸到的會是自家人。

每個孩子生來都是一張白紙,是父母的行為為其書寫色彩。你怎樣教導他,他就會成為怎樣的人。孩子的行為,往往會變成父母的一面鏡子。

你如何表現,孩子就會如何學習,如何反饋。

《爸爸去哪兒》裡,很多人說,吳尊的兩個孩子簡直是天使,女兒neinei完全就是女孩子最完美的樣子。但很多人不知道,這一切其實都歸功於吳尊在生活細節中的引導。

有一次,節目組提供的早餐,是饅頭和粥。吳尊的小兒子max吃不慣,咬了一口就又丟給了吳尊。吳尊接過饅頭,什麼也沒說,便大口大口的吃起來。

女兒neinei在旁邊看到了,很奇怪地問爸爸:“難道你喜歡吃這個?”吳尊說“因為我們不能浪費糧食,這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每天都吃不飽,所以我們要珍惜!”很多時候,你不需要去指責孩子為什麼沒有吃完,不需要苦口婆心的教育他們食物的珍貴,你只需要成為他們的榜樣。你的一言一行,他們都會看在眼裡。

你的行為舉止裡,就藏著孩子未來的模樣。

正如《原生家庭》中所說:“孩子對語言和非語言信息的吸收,就像是海綿吸水,是完全不加選擇的全盤吸收。

他們傾聽父母的言談,觀察父母的舉止,並且模仿父母的行為。在家中獲得的關於自身和他人的信息,會被孩子當做普世真理,深深銘刻於心。”

最近在看綜藝節目《爸媽學前班》,裡面陳龍和章齡之這對夫妻接到一個任務:在英國的馬路上隨便扔一個礦泉水瓶,然後看小朋友的反應。結果,幾乎所有的小朋友,看到有人隨便丟垃圾時,第一反應都是火速撿起來,放到垃圾桶裡。

陳龍他們去採訪了小朋友的父母,問為何會如此?家長們說,在他們看來,這些是最基本的教育,在公共場所舉止得體有禮,這是從小就教育孩子的,同時他為孩子們感到驕傲。

老師偷拍學生家長刷屏朋友圈: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我們總是拼了命的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買最好的學區房,上最好的學校,努力擁有最好的物質資源,卻時常忽略每日每夜的耳濡目染。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同孩子談話和教導孩子、吩咐孩子的時候才是在教育孩子。在你們共同度過的每一分鐘,甚至在你們分開的時候,都是在教育孩子。父母怎麼穿衣,怎樣和別人說話,如何表示歡樂和不悅,如何對待朋友和仇敵,所有的這一切,對孩子都有很大的教育意義。”深以為然。

我忽然想起之前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餘秋雨在歐洲時,問過一位老人:“為什麼在歐洲,即使道路上沒有車,也沒有人會闖紅燈呢?”老人說:“因為我不能保證,在對面的窗戶裡沒有孩子的眼睛。”是的,孩子的眼睛比你想象中更加敏銳,他的模仿能力,比你想象中更加強大。

你是怎樣的榜樣,孩子就有怎樣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