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武安活水村有個大好人!發了財不忘報答父老鄉親

出生於1966年的郅成考,今年53歲,是活水鄉活水村人。憑藉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膽大心細的性格,經過20多年的打拼,他如今已是帶著上百號人外出包工的領頭人。在村子裡,那些得到他照顧的老人們,一提起他的名字,都會眼含熱淚。他給老人們帶來的溫暖不僅來自物質,更來自他那顆滾燙的赤子之心!


邯鄲武安活水村有個大好人!發了財不忘報答父老鄉親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郅成考年輕時的生活充滿了坎坷。4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為了養活他們兄妹三人,帶著他和剛出生的妹妹改嫁到了同村一戶姓郅的人家裡,從此,他也由姓王改為姓郅。在那個缺穿少吃的年代,郅成考早早就輟學回家,在社會上打拼,養活家裡人。

郅成考19歲便離開家,外出打工。他曾輾轉內蒙、高碑店、山西等地燒磚11年。燒磚是件十分吃苦受罪的活兒,無論春夏秋冬,燒磚人不僅要忍受磚爐裡高達40多度的高溫,而且都得在後半夜起床幹活兒,凌晨三點起床,早上八點出窯。11年來,他成了晝伏夜出的“夜貓子”。在外燒磚,回到家鄉,郅成考也一刻不閒,不是下鐵礦,就是下煤窯。


邯鄲武安活水村有個大好人!發了財不忘報答父老鄉親

上天似乎在考驗勤勞的郅成考。20歲那年,他遭遇了一次交通事故,此次事故造成他左面部受傷,鼻樑部分塌陷,左眼視力下降。禍不單行。25歲結婚後,郅成考又遭遇了礦井事故,造成左腿折了4節,右腿折了1節,至今他的左腿裡還有鋼板,兩條腿不一樣長。“當時在醫院住了3個多月。出院的時候腿還不能走路,回老家時都是鄰家背舍的人把我抬回去的。他們的恩情我什麼時候都不能忘了。”郅成考回憶說。

幸運的是,在接下來的兩年裡,經過岳父母和妻子的悉心照顧,郅成考的腿又能繼續走路了。遭遇兩次人生打擊的郅成考,沒有被嚇倒。他開始在武安附近的選廠幹活,由於他幹活踏實,為人忠厚實在,得到了選廠老闆的重用。第二年,選廠老闆把廠子生產段承包給他。由於他不怕苦、不怕累,加上管理有方,經過兩年的奮鬥,他初次嚐到了賺錢的甜頭。後來,他又追隨選廠老闆轉入山西承包選廠。經過幾年的打拼,終於步入正軌,而且有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難得的是,富起來的郅成考沒有忘記活水村的鄉親父老。他經過與多個選廠老闆溝通協商,介紹了活水村多個承包人到山西承包選廠。近10年來,在他的帶動下,為活水村解決外出務工就業人員上千餘人,很多村民逐步擺脫了貧窮的家境。

邯鄲武安活水村有個大好人!發了財不忘報答父老鄉親

從2014年開始,每年元旦,郅成考都自掏腰包,給村裡的3個貧困戶和46戶8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福利——米、面、油等。為了報答當年從醫院把自己抬回來的鄉親們的恩情,他每年都給那些老人每人200元。每年元宵節期間,他都出資6萬左右,供村裡燃放煙花鬧燈節。

不僅如此,不管認識不認識,只要是同村人遇到困難,郅成考都想方設法提供幫助。在他貧窮時給他一條棉被蓋的一位同村人,孩子結婚買房想借他一兩萬元錢,郅成考二話沒說就拿出5萬元錢借給了他。前年臘月,活水村有位獨居老人生病出院後,他帶著300元現金和米麵油到老人家裡看望,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誰家買房子借錢,他都慷慨解囊。誰遇到困難,他都捐錢捐物……他的善舉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評。

“我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通過吃苦受累走到了今天,現在我的生活寬裕點了,能伸把手幫助鄉親們咱就儘量幫幫。”郅成考充滿深情地說。如今,早已不必為生計發愁的郅成考正用千百倍的溫暖回饋著當初向他伸以援手的鄉親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