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人物”馬天宇, “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生活的生活家”

現在青年一代對生活的追求,對個性的追求,對於當下社會來說都是在傳播“喪文化”。

生活中鋪天蓋地的心靈雞湯,好像全世界都在升職加薪、保持身材、渾身正能量。此時喪文化就像一股清流,與追求個性與不同的青年文化溫和地契合在一起,成為了他們戲謔生活的黑色幽默。

“他們有一份工作,但缺乏心理滿足,最大的困擾是精神無力,特別懶散,但內心又隱隱覺得這樣不對,總覺得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但在行為上又積極不起來,於是在語言上充滿自責。”工作辭了又找,愛情分分合合,隔三差五的,又來個‘城市要清理外來人口了’,房東同志要漲房租了,吃個早餐沒趕上地鐵釦工資了...

“生活選擇了我們,可我們也選擇了生活。”

馬天宇說道,“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生活的生活家”。

“頭條人物”馬天宇, “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生活的生活家”

從底層一步步到現在的當紅的小生,馬天宇一直是我心中“冬日裡的暖陽”。

馬天宇的父親是一個酒鬼,而他的母親身體不好。5歲那年中秋,馬天宇的母親永遠離開了他。沒多久,父親也拋下了他和兩個姐姐,離開了這個家。為了生計,馬天宇不到16歲就就擔負起養家餬口的重擔,跟著鄉親去賣牛羊肉,後來帶著7毛錢北漂去打工,端過盤子、做過服務員......

他曾說:“我想要改變命運的時候,我真的拼命了。”

這些經歷不管放到誰身上,可能都會被壓得喘不過來氣。可以說他比誰都更有資格“喪”。但他沒有,也沒有墜落。生活的重擊,沒有把馬天宇變成猛獸,反而將他歷練如玉。在《我本浪人》裡他說,“我享受這種開始掌握主動權的感覺,亦知道珍惜和感恩現在的所有。”

雖然出道12年了,但他並沒有被娛樂圈給帶偏。也沒有在當中迷失自己。甚至樂觀的覺得,這是低谷也是起點,只要去充實自己就好了。讓自己一直溫暖的成長,不間斷的做公益,讓自己的溫暖帶給更多的人。相信這也是為什麼,他能從2006年一直火到現的,甚至更長時間的閃亮明星。

“頭條人物”馬天宇, “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生活的生活家”

我很喜歡他新書裡寫的:

從稚拙到練達,這世界外放了我們每一次起心的動念。——馬天宇《觀心》

年少是熱烈,它用誠懇直面世界的率真。成長是沉澱,它用堅定撫平歲月的起落 。明月、大海、孤木、己心。願你我都能觀己之心,率性而為。 ——馬天宇《觀心》

我並不是一個造夢者,但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夢的守護者。——馬天宇《觀心》

四處為家卻從不孤獨,孑然一身也毫無畏懼。所謂的灑脫放浪,重要的是安頓好自己的心。

——馬天宇《觀心》

完美的生活應該是什麼樣的,從前覺得每月按時拿到工資就很好了,現在更多地希望我飾演的角色能夠帶給觀眾驚喜。

人生的階段不同,我們的狀態也會不同。如果每一個過去的自己都不曾盡善盡美,那希望從現在起,你,這個獨一無二的自己可以努力做到別讓自己後悔。

——馬天宇《觀心》

“頭條人物”馬天宇, “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生活的生活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