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思政课为何这么火?

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面带微笑,与参加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教师代表亲切握手,问候致意。

当总书记来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丁茜面前和她握手时,丁茜说:“总书记好,我是丁茜,来自华中师范大学!

深度 | 华中师大思政课为何这么火?

习近平总书记与丁茜亲切握手

从“桂子山上最受欢迎的思政课堂”走进人民大会堂,近距离聆听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殷切厚望,在丁茜心中,这是一件值得终生铭记的事。这份殊荣离不开她个人的努力,也得益于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她“铺就”了前行路。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列入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小组,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建设;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信息化教学之路;实行精细化课堂管理;探索分众化教学模式……守正亦需创新,为了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更活,让学生获得感更多,学校始终不曾停下探索的脚步。

头雁引领强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强调“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

”。

深度 | 华中师大思政课为何这么火?

校党委书记黄晓玫为新生讲入学第一课

校党委黄晓玫在本科新生开学第一课中带领新生们领略百年华师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感受“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精神底蕴,到校长赵凌云在“同上一堂形势与政策课”上为全体新生解析当前国内外时政热点,鼓励他们关注当下的世情、国情和社情,再到副校长蔡红生开讲“不负美好年华,写好大学篇章”校党委副书记覃红详解“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副校长彭南生阐述“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副校长夏立新解析“做奋发有为的桂子山主人”、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厚丰讲授“纪律和规矩就在你我身边”……校领导们“深入课程、深入课堂、深入专题”,不仅带头走进思政课堂,凭借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又一堂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思政课,还担任专题负责人,深入教研室,指导集体备课。

深度 | 华中师大思政课为何这么火?

校长赵凌云“同上一堂形势与政策课”

头雁引领强队伍。在校党委书记和校长的带领下,迄今为止,全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近200人次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为学生答疑解惑。

有了示范和表率,学校在打造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方面亦不懈怠。每一位站在华师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台上的教师,都得过“三关”,即入口关、培养关、考核关:顺利通过入口关,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对着教材照本宣科或者不钻研教学教法是绝对不行的;专题培训班、集体备课会、访学、交流、青年教师“一对一”教学导师制……多种培养举措致力于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技能不断精进;严格的教师教学和科研管理机制让“考核关”不是纸上谈兵,达不到要求者或调岗、或退出。咬定“高标准,严要求”不放松,学校建设起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师德高尚、理论功底扎实、教学效果良好的高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成为“打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攻坚战”的中坚力量。

打造品牌铸“金课”

上好思政课是“规定动作”,如何把思政课上出“华师特色”更值得探索。

“你是否真正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信马克思主义的都是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一旦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它就不由得你不信。”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林剑主讲“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的开场白。

授课全程,林剑始终精神饱满、神采奕奕。没有所谓的讲稿,更没有对着PPT照本宣科,多年的学术积淀使他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会贯通,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学生们感叹道:林教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得如此生动有趣,以至于我一直跟着他讲课的节奏。下课后也迫不及待想要拿手机搜索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资料。

深度 | 华中师大思政课为何这么火?

张耀灿教授讲授思政课

这堂学术含金量颇高的思政课是“名师讲思政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致力于打造“名师讲思政课”这个教学品牌,旨在发挥知名教授为学和做人上的引领示范作用,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学术含量,让课堂教学内容“深”起来。张耀灿、龙静云等二级教授纷纷登台授课,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校长的讲解深入浅出,充满力量与感情,讲话幽默风趣。”“全面又深刻,深情又生动的讲解,醍醐灌顶。”3月23日,网络直播恩格斯经典篇目《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读时,这样的留言不停刷屏。这一期“名家导读马列经典”活动的主讲人正是赵凌云校长。“马克思是个大学霸,他的精神值得当代青年学子学习弘扬。赵校长以深厚的学养、生动的讲解、风趣的语言“征服”了现场师生和网上看直播的网友

深度 | 华中师大思政课为何这么火?

校长赵凌云为学生导读马列原著《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019年4月12日,《长江日报》第7版“求知”整版刊登了华中师范大学校长赵凌云为学生导读马列原著引起强烈反响的专题报道这堂思政课为何这么“红”

深度 | 华中师大思政课为何这么火?

启动于2017年的“学马列、读经典”活动是学校着力打造的另一个思政课教学品牌。

自活动举办以来,多位校内外名师为同学们导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康教授导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武汉大学夏建国教授导读《共产党宣言》、武汉理工大学夏劲教授导读《自然辩证法》、我校李良明教授导读《为人民服务》、秦在东教授导读《共产党宣言》、李红伟教授导读《自然辩证法》、刘从德教授导读《列宁经典名篇》……每次活动提前报名的通道在“掌上华师”微信公众号平台上一开放,名额很快就会被抢光,不仅本校师生积极参与,还吸引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周边高校学生前来学习

深度 | 华中师大思政课为何这么火?

“学马列、读经典”活动

除了“学马列、读经典”活动,学校每年还会定期举办“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征文和“马列名著百生讲”活动。这三项活动都是我校“活动型思政课程”的探索,旨在尝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加深他们对思政课堂上所学内容的把握和理解,营造“学马列、悟马列、传马列”的良好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活动型思政课程“以理服人学马列,以文化人悟马列,朋辈教育传马列”的方式,不仅契合了“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和“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也是学校对“灌输性和启发性”要求的贯彻落实。这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新模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形成了有益补充,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作用的发挥。

“智慧思政”显活力

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教学新模式已经成为华师一张亮眼的“名片”。以混合式教学为主阵地,以智慧教室为先锋,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搬到“云平台”上,广泛开展“云平台”在线课程教学——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相互补充的“智慧思政”教学模式让本就是数字时代“原住民”的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生动起来。

深度 | 华中师大思政课为何这么火?

“桂子山上思政说”:”茜茜老师环游哲学世界“板块

抓好“第一课堂”教学质量是应有之义,2018年8月,在一群积极向上、阳光开朗的“小伙伴”合力运作下,“桂子山上思政说”正式上线。这个“展现学生真心喜爱、老师衷心支持、有思想、有内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公众号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华师学子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第二课堂”。在这个课堂里,话风“突变”,各种“吸睛”推文让思政课鲜活起来:茜茜老师环游哲学世界、萍萍老师有话要说、涛涛老师的课堂日记、局部寝室冷空气出没、“哲学”这个汉语词汇的前世今生、做佛系还是斗战胜佛系……手指轻点,思政课上讲授的内容在这里“另类”呈现,图文并茂,幽默诙谐,“道理深奥、理论抽象、亲和力不足”的问题迎刃而解,学生学有所乐,自然获益匪浅。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方向之一便是“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个“写学生所爱,传学生所需”的思想政治理论“第二课堂”正在以“润物细无声”地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予以正确引导,成为了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彼此融合,相互促进,“智慧思政”更好地契合了大学生信息时代的学习需求。

“分众教学”增实效

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对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

何以“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尝试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分众化教学改革”入手。“根据学生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尝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师队伍等方面实施分类,致力于扭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同质化倾向,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美容这样告诉记者。

深度 | 华中师大思政课为何这么火?

《中国教育报》刊登的华师思政课报道

“一生起伏,浮沉云雨里,谁愿长伴相随;一生的梦,若随时间去,谁愿留在我梦中……血像火,心绪激昂,四处风涌云荡,爱像火,千串光芒。”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上,任课教师用一首《血像火》引导同学们感受谭嗣同为变法献身的大无畏精神,详解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思政+音乐教学模式是“分众化教学改革”成果之一。这门专为音乐学院学生量身打造的思政课,课堂上,老师用红色歌曲为他们串讲中国近现代史;课堂外,他们参观武昌首义广场,提交的实践作业不再是小论文,是一首在老师指导下、由他们自己作词、谱曲、演唱的红色歌曲《觉醒——为武昌首义广场而放歌》

深度 | 华中师大思政课为何这么火?

2015级美术学院的丁元勋与同学卢炯联合创作的作品《纪念恽代英》

美术专业学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也把理论学习与专业课结合起来:有的小组围绕历史事件,把主要人物画出来并配以文字,图文并茂地加深历史事件的认识;有的小组参观红色景点后,每人会画一张与景点相关的画,集成画册;还有的小组为红色景点写解说词,并配上与之相关的插图……这种形式使学生把对历史感性直观的认知和老师教授的理性认知相结合,调动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有所思、学有所用。

深度 | 华中师大思政课为何这么火?

美术学院学生用碎布拼接的马克思像

“为了大力推进思政课‘分众化’教学改革,学校本科生院自2018年在安排思政课时没有采取选课制,而是直接按照院系排课。这么做就是希望能够为不同专业的学生‘量身打造’他们的专属思政课。今后,除了推行文科、理科分类教学外,学校还将进一步推进思政+音乐、思政+美术、思政+体育等分众化教学改革,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获得感。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芳介绍道。

如何深耕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片“责任田”,强化“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是新时代学校需要认真回答的重要命题。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好,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向学生传达一种信念:学校将始终秉承“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着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质课程,真正给他们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华中师大学术委员会及各专委会整体换届!(附全名单)

终于,桂子山美成了一本书!

华师“最强寝室”!属于你们的舞台

新华书店公司来华师招聘?快进来看看吧!

清明期间,华中师大学者两次上央视讲述英烈事迹

三月三,风筝节,如果定制一批华师版风筝?

华中师范大学英烈谱,已考证32位,缅怀!

华中师大宣传部舆情与新媒体中心

赵葳、陈凌继霄、谌清蓉

对本文采访有所贡献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