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如果現在有什麼是全世界人民一起狂歡的

那一定是每四年一次的世界盃

即使是對足球不感興趣的卦嬸

也為男模球隊貢獻了流量,

足球的魅力可見一斑。


不過想必大家都知道

早在戰國時期

我國就有了足球,

那時候足球是熟皮製造,

內充毛髮,稱為“蹴鞠”。

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在玩,幾乎是全民運動。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當你細細去了解我們的祖先時,

你會發現我們現在所用的很多物品

可以在古代找到影子

接下來讓小編來帶各位見識下古人的“腦洞”。


01

古代計程車——記裡鼓車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這是漢代的一副關於記裡鼓車的壁畫,實物其實長這樣: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它原本叫做大章車,

是大科學家張衡發明的。

對,就是發明地動儀的大神!


《古今注》有記載:記裡鼓車分上下兩層,

上層設一鍾,下層設一鼓,車上有小木人,

頭戴峨冠,身穿錦袍高坐車上。

車走十里,木人擊鼓1次,

當擊鼓十次時,就擊鐘一次。

儼然一輛計程車的設置!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在現在大家感覺出租車打表

跳的越來越快的對比下,

記裡鼓車簡直就的良心的存在啊,

童叟無欺。

古人誠不我欺也。


這是內部結構圖: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看明白了嗎?

反正卦嬸是沒看懂!

總之,知道它很神奇就對了


02

古代卡尺——青銅卡尺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這是新莽時期的青銅卡尺,是不是很眼熟

對,它幾乎跟我們現代的遊標卡尺一模一樣!


這是我們現代的遊標卡尺: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青銅卡尺的發明者是王莽

——篡取西漢政權的那個

巨君(這個名字有點猛)。

他幼年坎坷,父兄先後去世,

由其叔父們撫養成人,

活生生演繹了一出典型的屌絲出生,但卻逆襲的勵志劇。


王莽鼓勵科學試驗和發明創造,

他自己當時很多實驗

都被儒家成為奇技淫巧的新生事物,

還曾親手解剖人體!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他還是個發明家

這款青銅卡尺就出自他手,

意圖統一全國的度量。

從外觀到性能幾乎跟現代的卡尺相差無幾。


這也佐證了網上流傳甚廣的

“王莽是現代穿越過去的”的說法。


嗯,如果真是穿越過去的,

那說明他還是個品學兼優的理工科學生啊!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如果有對這一說法感興趣的

可以去聽高曉松的《曉松奇談》有一期是專門說王莽的


03

古代的高爾夫——捶丸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這幅圖是《明宣宗行樂圖》,

圖中拿一根小棍在瞄準一個球的是明宣宗

那他在幹嘛呢?

這就厲害了,他在打高爾夫!


不要懷疑,在古代這項運動稱為捶丸,

意思是拿小棍捶小球。

其起源於宋代,興於元代,盛於明代,

由唐代廣為流行的馬球變化而來,

是一種老少咸宜的娛樂方式。


我們現在聽高爾夫是不是

覺得很高端很洋氣啊?

其實,這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了。

洋氣了幾個世紀,其實是在復古!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因為其是木製品,所以沒有完整的實物。

不過我們可以來看下

根據出土球杆製作的複製品: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是不是跟現代的高爾夫球杆很像?


再來看看所擊的球: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這是真品,石頭所制,

現在收藏於北京首都博物館。


03

古代的高壓鍋——四獸紐熊足銅鼎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這個看起來有點萌的四獸紐熊足銅鼎,造於西漢。

通高18.1釐米、口徑17.2釐米、腹徑19.6釐米,

1968年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

它不僅外表比較萌,而且功能逆天!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鼎蓋上四隻小獸,鼎足是三隻小熊

半蹲的小熊負責賣萌和支撐,

小獸做負責開闔的扭合裝飾。


鼎蓋是一隻倒扣的缽,

鼎腹兩側豎立兩個長方形側耳,

鼎耳上有一隻俯臥的獸,

鼎耳穿軸,軸穿過伏獸的臀部,

使它可以繞軸翻轉。


盒蓋前,先將鼎耳上的小獸掀開;

合蓋後,將它翻過來扣在蓋上,

再旋動鼎蓋,使伏獸的背正卡在立獸頜下,

鼎蓋隨之被緊密的閉鎖起來。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古人就已經知道密閉使食物快速成熟的道理了,

可見不能忽視民以食為天的動力。

這是它的內部結構圖: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看懂了嗎?我知道,回答是沒有

04

古代的交杯酒——銅朱雀銜環杯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此杯為滿城漢中山靖王墓出土文物。

銅錯金,嵌松石,S形身姿分外妖嬈

朱雀口銜玉環,昂立於兩隻獸背之上,

且玉環可自由轉動,

神獸頸腹與兩杯嵌綠松石30顆。


朱雀氣宇軒昂,神獸炯炯有神。

因出土時杯內尚存硃紅色痕跡,

故推測為化妝杯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但之後有人質疑這種推論

覺得器具十分精美只用來盛胭脂過於浪費

而且沒有杯蓋化妝品易揮發變乾燥

加之靖王夫婦享樂生活的日常

推測此杯更可能是合巹杯(巹,jin同錦),

也就是古人結婚時喝交杯酒的專用酒杯。


還有明代胡應麟在《甲乙剩言》

所描述的合巹杯形狀來佐證:

“形制奇特,以兩杯對峙,中通一道,

使酒相過。兩杯之間乘以威鳳,

鳳立於蹲獸之上。”

這簡直就是在描述朱雀銜環杯啊。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在這要說句題外話,

科普來自於度娘:

合巹就是新婚夫婦在洞房裡共飲合歡酒,

巹就是瓢,

一人一半瓢意味著

兩人以後合二為一,永結同好


在後代沿用匏,匏內瓤苦澀

但這也正體現了古人的講究之處:

這意味著男女雙方以後要同甘共苦......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容我說一句,現在好多情感大咖強調

生活要講究儀式感的論調

在先人們那裡其實已經發揮的淋漓盡致了,

而且寓意更深!


想想,如果結婚的時候

可以用這麼高逼格的合巹杯,

那是種什麼感受

順便再來看看我們現代用的: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簡直掩蓋不住的高(lian)貴(jia)喜(su)慶(qi)啊!


05

古代的香囊球——唐 • 被中香爐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被中香爐是中國古代盛香料燻被褥的球形小爐。

它的球形外殼和位於中心的半球形爐體之間

兩層或三層同心圓環


古代沒有暖氣、中央空調,冬天很冷。

人們除了在屋裡生個小火爐外,

不想鑽冷被窩的話,

就用這個香爐裡面放置香薰,

又暖和又好聞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被窩裡點個小火爐,瘋了吧?

萬一火苗子竄出來,

或者灰燼掉出來,睡眠感受可就太另類了。

但神奇的是無論你怎麼翻轉,

不會有屑沫灑出

據說是利用陀螺儀原理使其永遠保持水平,

就像這樣: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但網上又有關於被中香爐原理

是否是陀螺儀原理的爭論

你們自己看吧,小編是沒看懂......


這是來自於一個野生理科生的科普

簡單地說,最大的區別在於陀螺儀最中間的那個轉子是能轉的,其旋轉所產生的慣性是

其維持姿態的原因(定軸性)。

而被爐中間放置香料的部分是固定的,其維持姿態依靠的主要是重力,當然其穩定性是遠不如陀螺儀的了。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我們只負責美美的欣賞就可以了。


最後附上香爐的結構圖,

讓你們感受下智商上的差距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06

古代小火鍋——商 • 婦好青銅三聯甗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1976年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

是目前所見到的惟一的複合炊具

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此甗(yan,音同眼),

以商王武丁老婆之名命名

同時婦好也是商朝傑出的

一位女政治家和軍事家


官方描述是:此甗由並列的三個大圓甑和一長方形承甑器組成。甑為圓形敞口,斂腹,腹兩側有牛首半圓形耳。腹底內凹,有三扇形孔。口沿下以雷紋為地,飾由二夔(kui,音同魁)紋相對組成的紋帶,以扉稜相間隔,夔身上下飾以渦紋,上部的甑,用以盛物,下部的鬲,用以盛水,中間有箅以通蒸汽。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我知道大段的文字你們肯定看的很懵直接跳過了對不對?

善解人意的小編給大家簡單粗暴的翻譯下就是:

這是一個由三口鍋組成的炊具,

鍋下半部分可以放水,上半部分可以放食物,

中間用一箅子隔離(當然,也可以不放)。


這分明說的就是小火鍋啊,

而且還是三人同食的!

三人?嗯,這可能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07

古代玻璃杯——戰國水晶杯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這是戰國的水晶杯

跟我們現在的玻璃杯幾乎一樣,

但這件是我國水晶製品出土文物中最大的一件

國寶級文物,

是杭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價值連城!

各位,快去數數你家有多少杯子,重新評估下自己的資產吧!

你以為的時髦洋氣,其實都是老祖宗玩兒剩下的


我們華夏悠悠幾千年文明

有著多到數不清的璀璨結晶

而文物承載著這些燦爛的過往

也見證著歷史的變遷

它們無論是藏於深館,還是陳於展廳

在任何時候它們都像一顆定海神針一樣

在歷史的驚濤駭浪中穩穩的站在那裡

內聚著民族之魂

並永不消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