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蘭理工︱陳希平:立身篤行 拓荒控制學科

百年兰理工︱陈希平:立身笃行 拓荒控制学科

陳希平,男,漢族,江蘇省無錫市人,1937年10月生,蘭州理工大學電氣工程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中共黨員。中學就讀於上海華東師大附中,1954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工業企業電氣化專業,1959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畢業後分配至甘肅工業大學(現蘭州理工大學)電工教研室任教,主講“電工理論基礎”及“電工學”課程,深受學生喜歡,1962年被評為學校優秀教師。

百年兰理工︱陈希平:立身笃行 拓荒控制学科

1980年,陳希平通過國家考試,成為我國改革開放以後首批出國留學的訪問學者,留學英國Warwick大學和Strathclyde大學。1982年底歸國後,即在學校開設“現代控制理論”“線性系統理論”“最優控制”“最優估計”及“系統辨識與自適應控制”等本科及碩士研究生系列課程,為學科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於1984年被評為學校先進工作者,1987年和1991年兩次榮獲甘肅省高等學校教書育人獎。1996年,其主持的《仿真技術在自動化系列課程的應用》課題獲甘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百年兰理工︱陈希平:立身笃行 拓荒控制学科

科教融合 創新篤行

四十八年來,陳希平在從事教學工作的同時,深入開展科學研究工作,早期研究的課題有“硅整流弧焊機的運行機理及設計方法”;歸國後研究的課題有“卡爾曼濾波器及其在提高機床精度上的應用”及“省石油公司微機管理系統”,分獲甘肅省教委科技進步等獎和甘肅電子應用三等獎。1989年至1990年,應英國British Council之邀,陳希平以訪問教授身份再度赴英,從事“自適應控制及其魯捧性問題”的研究,論文發表在System Science雜誌上。

1994年以後,從事“智能控制”及“系統故障診斷”方面的研究,多項研究課題被列為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其中2項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4項獲甘肅省電子信息技術二等獎。

百年兰理工︱陈希平:立身笃行 拓荒控制学科

陳希平曾任中國智能控制專業委員會、中國系統安全與故障診斷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自動化學會7屆理事。1994年被西安交通大學聘為兼職博士副導師,1997年任中國、加拿大兩國合作區域規劃與交通運輸系統研究所所長,從事蘭州市交通規劃的研究,其成果獲省電子信息技術二等獎及省科技進步獎。2002年10月,被清華大學聘為蘭州市智能交通系統研究專家委員會委員。2003年被方圓標誌認證中心(即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聘為高級技術專家。2003年9月被評為學校首屆“教學名師”。

自動控制學科的拓荒者

1959年到甘肅工業大學工作後,陳希平為學校自動控制學科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進行了開拓性的建設工作。1978年以來,陳希平作為自動控制學科帶頭人之一,與劉希遠、邱鎔勝等老教授從創建工業企業電氣自動化本科專業開始,先後開發出16門課程,其中7門課程為新開設的課程。

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1987年,學校獲“控制理論與應用”第一個控制學科的碩士點。2003年,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獲得二級博士點。他的學生李煒系蘭州理工大學電信學院教授,2017年被評為“省級教學名師”。據李煒回憶,從那時起到陳希平退休的20年裡,他始終在孜孜以求的學習、探索與研究,期間幾乎承擔了控制學科研究生教育中所有控制類的理論課程,包括:《線性系統理論》《最優控制》《最優估計》《系統辨識》《自適應控制》《智能控制》《預測控制》等。

百年兰理工︱陈希平:立身笃行 拓荒控制学科

陳希平擔任工業企業電氣自動化教研室主任以來,除了承擔份內的教學任務外,還把國內外先進的知識加以消化、鞏固和擴充,貫穿到實際的課程教學中。李煒說,陳希平授課思路開闊、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嚴謹縝密,幾節課後她便對自動控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默默準備著,期待今後能進入航天航空領域接觸最先進的控制技術。陳希平教授的《現代控制理論》課程授課中,上海普通話夾雜著一半的英語教學,至今仍令她記憶猶新。那也正是八十年代初嘗雙語教學,課程引申從卡爾曼的最優估計,到龐特里亞金的極大極小值原理,再到貝爾曼的動態規劃等等,內容充實新穎,極具吸引力。

陳希平曾在課堂上對學生說:“我希望你們通過學習,在茫茫黑夜的森林中,循著天上的北斗,能自己走出森林”。至今,李煒回想起來,都滿懷感慨。老師的課堂真可謂授業又傳道,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開闊了視野,還讓學生了解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控制理論與技術應用,更為重要的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強化。

百年兰理工︱陈希平:立身笃行 拓荒控制学科

此外,為推廣計算機應用,培養青年教師,陳希平還為全校教工開出“FORTRAN語言及程序編制”課程。1983年夏,當時的“現代控制理論”沒有合適的教材,陳希平利用假期編寫了十萬字的講義,供本科生學習用。

開創蘭州理工大學與Strathclyde大學的教育合作

1980年,陳希平通過國家考試,成為我國改革開放以後首批出國留學的訪問學者,留學英國Warwick大學和Strathclyde大學。在Strathclyde大學的第一年,陳希平以進修學習為首要任務,主修“現代控制理論”;第二年先後參加了四個課題的研究工作,均取得了理想的成果,並發表三篇很有科學價值的論文。其中,“不確定濾波器在船航空位控制中的應用”及“用SZEGO-KOLMOGOROV方法進行數學譜分析”兩篇論文,在1983年雅典召開的國際測量和控制會議上進行交流,廣受好評。

百年兰理工︱陈希平:立身笃行 拓荒控制学科

1982年,陳希平完成學業回國之際,收到其所在學院院長表揚信。信中稱讚陳希平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自動控制領域內做出了貢獻,並聘定為該校“名譽研究員”,錄入Strathclyde大學教職工名冊,是當時7名留學生中唯一一個享有此榮譽的中國留學生。

回國後的陳希平一直參與Strathclyde大學研究項目。1986年,陳希平與Strathclyde大學Tedford校長和羅國麟教授商議,為甘肅工業大學青年教師爭取了2名碩博連讀的培養指標,並達成派遣協議。1989年,應羅國麟教授邀請,陳希平再度赴英國進行“區域電力聯網以後產生低頻振盪的消除”項目的合作研究工作。期間,陳希平抓住機會,為甘肅工業大學與Strathclyde大學聯合培養青年教師再次贏得機會。

百年兰理工︱陈希平:立身笃行 拓荒控制学科

2011年,經陳希平和Strathclyde大學羅國麟教授聯合培養的學生李佔明介紹,英國Strathclyde大學與蘭州理工大學簽訂備忘錄,建立了兩校合作關係。2012年,兩校“2+2”合作辦學項目的課程設置及學分互換進行了正式對接,並簽訂了“2+2”及“4+1”交流合作協議,開啟了兩校在電信、機電、土木、化工及經管領域的教育合作。

談起陳希平對國際間聯合培養人才所做的貢獻,李煒說:“我的老師一生崇尚科學、嚴謹治學。他為學校控制學科的起步、發展、壯大傾注了大量的心血,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無愧於工大控制學科的拓荒者之稱。於我,先生不僅是學業上的啟蒙者和引路人,更是我畢生學習的楷模。”

百年兰理工︱陈希平:立身笃行 拓荒控制学科

從1997年開始,年近花甲的陳希平被任命為中國、加拿大兩國合作區域規劃與交通運輸系統研究所所長,從事蘭州市交通規劃的研究。其成果獲省電子信息技術二等獎及省科技進步獎,為智能交通領域研究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併成為控制學科發展的重要支撐。

百年兰理工︱陈希平:立身笃行 拓荒控制学科

◆以學生為中心、成果為導向,蘭理工位列2014-2018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暨學科競賽排行榜第157名

◆新突破!蘭理工11項成果入選甘肅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獎!

◆蘭理工新增6個省級重點學科?速看!

文字:潘彩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