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憑一張假照片,獲地球最高攝影獎獎金80萬


他憑一張假照片,獲地球最高攝影獎獎金80萬

©Edwin Ong Wee Kee

文 VCphotos

用錢衡量照片,簡單粗暴直接刺激。這是三歲小兒都懂得的標尺,零越多,心跳越快。

有人一張照片賣50塊,我說的是報紙攝影記者。如今,有時可能50塊也拿不到了吧?

有人一張照片賣200塊,我說的是交警。旱澇保收,還不接受議價。

還有人,一張照片賣了80萬。我說的是馬來西亞攝影師 Edwin Ong Wee Kee ——這名字可真拗口。


他憑一張假照片,獲地球最高攝影獎獎金80萬

Edwin 老師憑藉下面這張照片,獲得第八屆哈姆丹國際攝影大賽年度照片,獎金1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0.5萬元。

他憑一張假照片,獲地球最高攝影獎獎金80萬

“照片中的越南母親患有語言障礙,但在艱難生活中為了守護孩子,仍努力克服困難。”

拍照片的人,恐怕做夢都想自己的一張照片拍賣上百萬。雖然比不了文玩古物,但也有望成為潛力不小的洗錢工具。

這張照片有多好或多不好,各花入各眼。12萬美元,哦天哪天哪,VC君內心實在是掩飾不了對 Edwin 先生的羨慕之情呀。

直到看見下面這張照片。

他憑一張假照片,獲地球最高攝影獎獎金80萬

這是一個造訪越南的貧困旅遊團,團員們人手一隻相機,以攝影之名圍觀貧困,順帶搞創作。記得汶川地震發生後的幾年裡,似乎也有人在汶川組織地震災區旅遊團?

有人願意花錢參加貧困旅遊團拍照,有人願意組團賺錢,有人願意當模特掙錢…這閉環太完美,礙著誰了?拍攝貧困,販賣貧困,存在即合理。

真合理嗎?有人不這麼認為。

“一個越南母親被一群粗魯的攝影師'毆打',他們可能沒有費心去詢問她的生活故事。 她的臉上看起來很不舒服。”這是國外一個攝影評論人的評價。

他的大意大約是,擺拍不對,“圍毆”更不對。

要放以前,我也這麼認為。但我現在不會簡單這麼想。

事情可能並非兩張照片對比所呈現的那麼簡單。設想一下:如果這個越南母親急需被人們拍攝,以換取給家人的醫療費呢?

她迫切需要被鏡頭“圍毆”,她需要錢,她需要貧困旅遊團的團員越多越好……快來拍我,快給我錢。

旅遊攝影在21世紀變得越來越麥當勞化。海邊的灘塗,山間的梯田,樹林裡的老牛與老人,桂林的魚鷹……每天有多少夕陽紅攝影旅遊創作團,匆忙往返於祖國各個打卡地,沒有哪一方是不開心的。

這些我都能理解。

攝影圈雖窄狹逼仄,卻存在不同圈層。圈層之間的不解與敵對,蔚為大觀。但攝影能讓不同的人都得到開心,就是最大的喜悅。但我還得說,把 Edwin 先生這張麥當勞化的貧困旅遊紀念照列為年度照片,是不對的。

毫無疑問,地球各國的不少攝影師會在接下來的一年裡“洗劫”東南亞各國,以參加貧困旅遊團的名義搞創作。這災難啊,沒完沒了。畢竟,假玩意兒怎麼說都是假玩意兒。

請相信,VC君真不是因為對 Edwin 先生的羨慕嫉妒恨,說的這些話。

當然,迪拜王子可能根本不在意這些。土豪,果然是可以玩弄攝影的。

你怎麼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