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急救呼號將逐步統一為“120”

北京急救呼號將逐步統一為“120” 本市將利用3-5年時間穩妥推進120、999兩個急救系統整合 實現統一指揮調度

本報訊(記者 李澤偉)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昨天組織召開“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提高急救服務能力和水平”議案辦理工作啟動會。市人大常委會將重點對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能力保障情況等四個方面開展監督和調研,作為議案主辦部門,北京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市將穩妥推進120、999兩個急救系統整合,實現統一指揮調度,逐步實現急救呼叫號碼統一為“120”。

北京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有284人次代表提出了14件關於院前醫療急救方面的議案,經大會主席團決定合併為一項“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提高急救服務能力和水平”議案,交市政府辦理,由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於“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提高急救服務能力和水平”議案辦理情況報告的工作方案提到,在市人大常委會領導下,成立議案督辦工作組,將圍繞四個方面重點進行監督和調研,一是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能力保障情況,包括院前醫療急救機構規劃建設、優化佈局的情況,合理統籌120、999急救資源等;二是統一監督管理的情況,包括完善院前醫療急救監管體系,將所有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納入統一監管範圍的情況,協調實現120院前急救網絡與999緊急救援網絡信息平臺的有效聯動等;三是院前醫療急救人才隊伍建設情況,包括院前醫療急救人員引進、培養和職業發展規劃制定和實施的情況等;四是社會急救能力建設情況,包括急救技能培訓和急救知識宣傳普及情況等。

時間安排上,啟動會後,5月到8月,將到部分院前、院內醫療急救機構開展實地調查研究並進行座談,廣泛聽取意見建議,9月至11月為報告起草及徵求意見階段,11月下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於議案辦理情況的報告,教科文衛委員會向常委會報告對市政府議案辦理情況報告的意見和建議,常委會審議後一年內,還將進行跟蹤監督。

亮點

機制改革 研發120、999統一指揮調度平臺

會議聽取政府有關部門彙報工作進展,市衛健委的彙報內容提到,穩妥推進急救統一指揮調度,今年研發全市統一的指揮調度平臺,具備直接調度全市所有院前救護車的功能,由120、999共同使用,新平臺增加與二、三級醫院的信息接口和居民健康檔案的數據接口。同步研發“北京通APP”手機端急救功能,方便市民多種方式呼叫急救服務,逐步分流120、999電話呼叫量。

據介紹,本市現有208個120急救站,136個999急救站,兩個服務系統並存了近20年。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將利用3-5年時間,穩妥推進120、999兩個急救系統整合,實現統一指揮調度,逐步將急救呼叫號碼統一為“120”,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所使用的“999”號碼逐步轉變為非緊急救護及航空醫療救援呼號。整合過程中,保持兩支隊伍的人員穩定,確保平穩過渡和融合,遇有突發事件,兩個系統密切聯動,共同維護城市安全和居民健康。

市紅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120、999兩個平臺實現充分整合的問題,在新平臺籌建期間,指導999指揮平臺進一步加強了與120指揮系統的聯動協同,目前已經實現與120指揮平臺信息技術和業務工作對接,嚴格推行和落實“首接負責制”,可一鍵將市民報警信息轉接雙方指揮調度平臺,避免市民二次撥打急救電話。

規劃建設 今年建30-40個標準化急救工作站

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19年開始,用3年左右時間,使本市院前醫療急救平均呼達時間在12分鐘內,救護車全天使用率達到90%以上。今年6月底之前,制定出臺關於實施院前急救分級分類救護的相關辦法,合理配置和調派急救資源。

市衛健委重點介紹了急救站規劃建設情況,今年第三季度完成北京市院前醫療急救機構相關設置規劃的編制工作,全市規劃建設約340個急救工作站,用3年時間完成。今年在13個區新建30-40個標準化急救工作站,利用騰退的公共空間等解決急救站點用房問題,擬在養老院建設5個、公園3個、消防站2個、交警隊3個,其餘設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醫院,年底全市急救呼叫滿足率達到90%以上。用3年時間完成16個區233個急救工作站的標準化改擴建工作,各區每年完成站點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市規自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結合副中心建設,在通州區先期開展了部分院前醫療急救設施的審批工作,包括一處急救分中心和一處急救工作站,目前,環球影城西側急救分中心已核發選址意見書,安貞醫院(通州院區)急救工作站已取得建設項目設計方案審查意見(二函)。

人員薪酬 院前急救醫生可通過人才引進落戶

急救工作人員的薪酬待遇和職業前景等,都是人大代表們關注的問題。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多措並舉補充一線急救人員,為45歲以後不能或不願繼續從事院前急救一線工作的人員暢通工作選擇路徑。深化院前急救薪酬制度改革,動態調整績效工資,給予10%左右的增量空間,完善綜合激勵保障政策,針對在本市院前急救崗位工作一定時間後的外省市醫生,通過人才引進途徑辦理落戶手續,在工作居住證辦理、公租房申請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這些都將在第三季度出臺相關政策文件。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拓寬院前急救人員職業發展通道,完善符合急救特點的職稱分類評價標準,建立符合院前急救工作特點的人員席位序列,與績效工資掛鉤,其中急救醫師採取6級席位序列,急救護士採取4級席位序列,急救指揮調度人員採取4級席位序列等。完善內部收入分配辦法,向一線從事急救工作的人員傾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