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選擇專業志願還糾結嗎?全中國的大學都有一流專業了

目前正處於新高考的銜接階段,高考志願填報方式有以專業優先的趨勢。目前,各個大學陸續實施按大類招生,並設定專業類科目選考的方案。意味未來以專業為邏輯的志願填報是大勢所趨。因此,未來高考錄取,不是現在每所學校在某地有一個調檔線,而是每個專業類有一個調檔線。在高考志願填報時,選擇大學是第一邏輯還是選擇專業類為第一邏輯,長期以來一直讓考生很糾結。

高考選擇專業志願還糾結嗎?全中國的大學都有一流專業了

高考選擇專業志願還糾結嗎?全中國的大學都有一流專業了

高考選擇專業志願還糾結嗎?全中國的大學都有一流專業了

分數達到了某個心儀大學的調檔分數線,但是達不到專業類錄取分數線。對廣大的家長和考生而言,退而求其次的大學專業實力到底如何?我很久以前就分析過,對於大學的專業,相同的專業,即使所有必修課完全一樣,不同的大學的專業培養的學生,差異很大。不同大學的專業學術實力是不同的。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未來的高考改革以專業為邏輯的順序會面臨很大挑戰。

 最新的方案表明,2019—2021年,建設10000個左右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點和10000個左右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點。包括不同類型的高校。這個數據怎麼來理解,目前全國有接近3000所大學,其中本科類型的大學有1000所多所。全國大學有92個本科專業類,涉及587個專業。大致平均一下,每所高校,不管是部屬院校還是地方院校,每所高校平均有10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10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

我國大學專業設置,開設專業最多的大學,也就100多個專業。按照建設總量不超過本行政區域內本科專業布點總數的20%。中央部門所屬高校、部省合建高校2019年度報送的專業點數不超過本校本科專業布點數25%;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2019年度報送專業點數量不超過本地所屬地方高校本科專業布點總數的15%。某個部屬院校如果開設了60個專業,那麼,就有12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省級一流本科專業有9個。

這說明,所有大學都有一流本科專業,一流本科專業遍地開花。為了保證教育公平,嚴格實施義務教育就近入學的政策。例如北京,不斷擴大優質教育均衡化,形成集團、集群、學區制,中考招生上,優質高中校額到校的比例高達50%。高等教育的資源嚴重不均衡,雖然高等教育不發達地區所屬的地方重點大學,大量的計劃投放在本地;同時,一些部屬大學在一些有實力地方開辦分校。現階段,依然解決不了高等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即使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分別在全國開設30個分校,依然解決不了高等教育就近入學的問題。

為了保證教育公平,大學怎麼辦?建設雙一流本科專業是一個緩衝政策,一方面和新高考政策接軌,同時,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高考考生在志願填報時的矛盾。同時會促進大學加大專業建設的力度,為未來人才培養奠定了基礎。但雙一流專業的建設問題是顯而易見的。一流本科專業的標準是什麼?大學與大學不同,不在於其專業,而是文化底蘊的不同。意味同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或省級一流本科專業,但專業的差異依然很大;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基本實現了普及化,一流本科專業普及化,未必和一流人才匹配,這會是未來的一個新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