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原來龍門還有另一個名字叫……

位於廣東省中部,增江上游的龍門縣

東南與東源縣、博羅縣接壤

西南與廣州市增城區、從化區毗鄰

北與新豐縣相連

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城市

它還有個別稱——“星城”

為何龍門有個“星城”別稱,這其中大有涵義。龍門縣在明弘治九年(1496年)置縣,縣治臨河據險,圍著7個山岡修築城池,龍門人創造性地用北斗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之名,分別將這七個山岡命名為樞精岡、璇岡、璣岡、權星岡、衡岡、闓陽岡、搖光岡。圍7個山岡建城,這在國內的古城建設中,是不多見的,它鑄就龍門古城城河山嶺、融合共生的城址環境。

龍門諸山中,七星岡最為奇絕,“七星映鬥”位列龍門古八景之首,龍門因此得“星城”之別稱。

選址西林七星岡臨河據險建城

龍門縣建置前屬於番禺縣地,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番禺縣析出增城縣,龍門又屬於增城縣地。增城縣設上龍門巡檢司,所謂巡檢司。“凡在外,府州縣關津要害俱設,主緝捕盜賊、盤詰奸偽。”足見增城“上龍門”這塊地方何其險要。

你知道嗎?原來龍門還有另一個名字叫……

龍門古城牆遺址

龍門於明弘治九年置縣。對設縣的理由,龍門縣現存最早的縣誌、清康熙六年 (1667年)《龍門縣誌》稱,“縣建於明孝宗九年間;初,從化、程鄉(今梅州)諸路寇起,與藍瀵(即南崑山)、帽子各峒民,糾連梗化。地屬增城,相距二百餘里,遠莫能制。寇平始置縣。”清咸豐元年(1851年)的《龍門縣誌》也稱“龍門縣之設,因弘治五年,從化盜起,結山峒之民,嘯聚其間,險阻遼闊而不可治,督臣始建議置縣控扼要衝……”

你知道嗎?原來龍門還有另一個名字叫……

清咸豐元年《龍門縣誌》龍門縣城內外全圖

龍門設縣後,城池之設是頭等大事。當局初議築城於獅嶺(今龍秀山)之埔,上龍門巡檢司繪圖獻給上官參詳,上官擔心獅嶺之埔四面多山,命增城縣丞李鈿來相看形勢。李鈿回報,極言西林七星岡要害宜築城,上官從之。

中國古代城市選址原則有選擇適中的地理位置、考慮可持續發展的因素、考慮自然景觀及生態因素、考慮設險防衛的需要、考慮水源及交通問題而選擇水陸交通要衝等。

七星岡在城內平原突起,大小相連,若天上七星。七星岡周遭多田疇、少村落。更為獨特的是,七星岡南面是奔流的增江,西北面有小河,可防可守,也是水路要害之地。

此後幾年,龍門城池在第二任知縣柴申手裡建成。龍門古城為丘陵地帶,地勢西南高東北低。龍門古城牆圍繞七星岡而建,工程浩大,城牆週四百九十二丈九尺、高一丈、基廣六尺,換成今天的標準是:周長1640米、高3.3米、基寬2米。此外還設有警鋪10間,雉堞950垛;城牆設有4個城樓,東門為青陽門、南為宣化門、西為秀兌門、北為拱北門。

龍門古城規模,不妨與同時期古城對比:明洪武年間惠州擴城,到清代惠州新城垣周圍一千三百六十丈、高二丈二尺、城基寬二丈;明萬曆年間,歸善縣城修築,城牆周長約一千零五十丈、高一丈六尺;明代平海所城週五百二十丈、高一丈八尺。對比之下,龍門古城規模較小,猶如一個邊陲小城。

你知道嗎?原來龍門還有另一個名字叫……

龍門古城牆遺址

有城必有隍,據險而立的龍門古城,利用天然河道作護城河,南枕增江上游西林河,西北有小河環繞,唯城東面無水。

古龍門八景之一“七星映鬥”

城池建好,對龍門是里程碑式的事件。龍門縣檔案局收藏著一幅繪於清康熙年間、距今300餘年的“廣東廣州府輿圖”之“龍門縣圖”,該圖附有圖說。該圖原件藏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龍門縣檔案局多年前從廣州將其複製過來,名曰 “龍門山川圖”,成為“鎮館之寶”。從這幅圖中,可看出龍門古城池的位置以及與山川關係。

你知道嗎?原來龍門還有另一個名字叫……

繪於清康熙年間的《廣東廣州府輿圖》之《龍門縣圖》,龍門古城(中)與山水一覽無遺

300多年前,明末清初大家屈大均化身遊俠,在嶺南山川中恣意行走,他來到龍門山川大地,在《廣東新語》為龍門大地添寫新語。他這樣書寫七星岡:“龍門縣有崇岡環之,岡從平地特起,大小相聯若七星,其頂皆圓,名曰七星岡。岡之外,自高明、鐵崗以迄天嶺、聖磜諸峰,由北而西,西而復北,而東而南,為山千萬,皆如樓臺屏障,森列無際,而七星岡其堂奧几席也。”

清康熙六年《龍門縣誌》卷三山川篇《龍門山經》也雲:“東西南北之中,有七星巖,岑巒突起圓頂如星者七,臨河以受縣而縣設焉。”

梳理這些史料能發現,古代龍門人是以七星岡為中心和座標,去環顧和觀察境內萬山。

龍門因此又稱“星城”。對龍門“七星映鬥”這一景觀,歷代文人墨客吟詠不斷。清康熙年間歲貢、龍門人戴桓英詩詠之:“七星分列燦銀河,謫下凡間共結窩。累累珠連同拱立,雙雙璧合自森羅。天開地軸成形巧,地映天文毓秀多。錯落江干環雉垛,龍門勝概有誰過。”

“七星映鬥”遂成古龍門八景之一,位列八景之首。

歷史車輪滾滾前進,1939年,龍門古城牆被拆毀,城磚逐塊消失,“星城”被解構,“七星映鬥”就此無覓處。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古蹟消失了,但是我們永遠銘記著曾經的文明印記,永遠記得龍門有個別稱叫“星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