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塑料垃圾集中地上建起最美生態風景區


揚州:塑料垃圾集中地上建起最美生態風景區

萬福閘,是曾經的4路公交車經停的一個大站。站臺旁,是二橋村的村委會,再遠處,就是村莊、農田。

10年前,這裡是揚州城區最大的塑料垃圾集中地,髒、亂、臭。2013年,揚州市委市政府決定把江廣融合地帶作為今後一個時期揚州城市建設的主戰場、主陣地,著力打造生態中心、區域交通中心、商務行政中心和科教創新城。自此,這片土地開始了大開發、大整治、大提升。

如今,在揚州樂園、馬可波羅花世界、1912小鎮的環繞下,這片區域已經成了揚州風景最美的地點之一。

窘境

曾經的站臺熱鬧像集市

但很多人常帶一雙鞋換

“因為有客流,以前許多鄉村的站臺,會吸引很多商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了一個小集市,甚至是周邊最繁忙的地方。”說起當年4路公交車線路,駕駛員汪桂軍說,萬福閘是他印象最深的站臺之一,“人很多,非常熱鬧”。

通公交的路,自然是村子周邊方圓內最好的柏油路,那時的站臺周邊有個老菜場、各種各樣的小店面,賣魚的、賣家禽的。今年50歲的陳興志是土生土長的二橋村人,回憶道:“還有一個賣老鵝的攤子,每天生意好得不得了。”即便不坐車,許多村民也習慣了到站臺附近來買東西,如趕集一樣。

“不過那時候的條件可真的差。”陳興志說,附近鎮上的人過來,熟悉情況的都要再帶一雙鞋,一雙套鞋走路,到地方了再換上乾淨的布鞋、皮鞋。因為除了這條柏油路,村裡的都是土路。

到了下雨時,不僅道路泥濘不堪,路邊用石棉瓦搭起來的店面也要遭殃。“外面大雨、屋裡小雨”是正常的,有時雨下大了,房子裡還會進水。

大幹

最多時上千人同時進場

上千噸塑料垃圾被清理

“這裡曾經是揚州最大的塑料垃圾集中地,甚至是最髒亂的一個角落。”56歲的二橋村老書記葛友慶說。

在老4路公交站臺旁,原先有一處機動車拆解廠,由於缺乏管理,車輛拆解過程中所漏下油汙直接排進了旁邊橫河裡,甚至還能滲到農田中。“村民們栽秧,打上來的水泛著油花,如果灌到田裡,秧苗就會發黃。”

由於環境差,再加上種田收成難以得到保障,後來有不少村民就把田地租給一些“外來戶”。這些人大多以船為家,租地用來回收各式各樣的塑料瓶,就地清洗、拆解。汙水流入河內,夏天發臭發黑,塑料垃圾堆積如山。

2011年,江都撤市設區;2013年,江廣融合地帶與揚州城新一輪發展戰略取向緊密聯繫在了一起。作為生態科技新城開發的核心區域,二橋村開始了大變樣,相關部門介入、村民自願參與,最多時上千人同時進場,上千噸的塑料垃圾被清理,500多戶農戶拆遷,200多家廢舊回收點、小商販被“請走”,大大小小40個廠或遷址或停辦。

幸福

變身生態旅遊核心區

高鐵站也開到了家門口

從老4路站臺的位置,到1912小鎮的花房裡酒店、三期的金逸電影城,再到現在的廖家溝中央公園入口處,這已經是融合發展後二橋村村委會的第四個地址了。一次次“搬家”的背後,是融合發展佈局規劃的不斷完善。

北起鳳凰島溼地公園,南至夾江,西至京杭大運河,東至芒稻河這片總面積146平方公里的“水中央”,依託南北貫穿的淮揚鎮鐵路,融入上海、融入長三角核心區。

東聯西拓,北上南融,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即將在此聚合,國家住建部專家委員會相關專家感嘆:“在揚州城發展的歷史上,從未有哪塊區域,像今天的江廣融合地帶這樣具有全局的影響力,主導著這座城市的發展方向。”

而二橋村地處生態旅遊片區,是融合發展首當其衝的位置。

在曾經的田莊之上,揚州樂園、花世界、1912小鎮、海洋館、賽馬場、深潛基地、沙排公園一個個拔地而起,為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曾經只有4路車出入,現在連高鐵站都開到了南面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我們老百姓正享受著這發展帶來的紅利。”葛友慶感嘆。

記者 劉寧 攝影 張卓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