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中融信託的交易終止了,經緯紡機今日復牌跌停

11月12日一開盤,經緯紡機(000666.SZ)即一字跌停。

11月11日晚間,這家紡織製造業巨頭公告稱終止收購中融信託32.99%的股權,公司股票自11月12日起復牌,距3月12日經緯紡機宣佈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已過去8個月時間。

本次交易擬採取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中植集團持有的中融信託32.99%的全部股權。中融信託公司2017年末未經審計的歸屬於母所有者權益約為169億元,交易標的對應的權益值約為55.75億元。中融信託為經緯紡機的控股子公司,經緯紡機持有中融信託37.47%的股權,為中融信託第一大股東,中植集團為中融信託第二大股東。交易如若完成,經緯紡機持有中融信託的比例將達70.46%,完成對中融信託的絕對控股。

此項交易原計劃經緯紡機向中植集團發行股份數量預計不超過3億股,並通過募集配套資金及其他方式向中植集團支付除股份支付外的現金對價。有分析計算在此次交易完成後,在不考慮配套融資的情況下,中植集團將獲得經緯紡機29.88%的股份,成為僅次於紡織集團的第二大股東。中植集團在經緯紡機3月12日發佈的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公告中保證,“永不謀求上市公司(經緯紡機)控制權”。

收购中融信托的交易终止了,经纬纺机今日复牌跌停

企查查顯示,長於資本操作的中植系掌門人解直錕通過中海晟豐間持有中植集團76%的股份。有金融人士指出,中融信託在中植系的資本版圖中佔據著重要地位。中融信託註冊資本為120億元,其前身為哈爾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經過重組後2002年更名為中融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2004年中融信託完成兩次股權變更,其中一次為哈慈股份有限公司將其持中融信託的15.39%股份轉讓給中植集團,受讓後中植集團出資1.7億元,持股比例增加到52.31%。2006年中植集團再一次受讓中融信託股份,持股比例增加至67.69%。

2010年,經緯紡機受讓中植集團持有中融信託36%股權,交易價格為12億元,此後經緯紡機通過增資逐漸持有中融信託37.47%,成為中融信託第一大股東,中植集團為中融信託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2.99%。經緯紡機控股股東為中國恆天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恆天集團),恆天集團為國資委100%控股的企業。

經緯紡機曾表示,本次交易將夯實公司對中融信託的實際控制地位,有助於提升公司資產質量,提升公司價值。經緯紡機以“紡機+金融”為公司主營業務。經緯紡機在其2017年財報中稱,公司金融業務的主要承擔者為中融信託。近三年年來中融信託的業績也較為亮眼,2015年-2017年,中融信託實現歸母淨利潤25.35億元、26.31億元、27.47億元,對應股權分別貢獻9.5億元、9.86億元、10.29億元,實現了較為穩定的增長。

華泰證券有分析認為,中融信託2016、2017年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1%、18%,高於經緯紡機2016、2017年的8%、16%,本次收購有望增厚公司的每股盈餘。另外經緯紡機信託資產注入的進展符合預期,此項交易完成後,中融信託股權不確定性消除,經緯紡機徹底掌控信託龍頭企業。

籌劃8個月,此項交易終告吹,經緯紡織稱停牌期間,資本市場走勢發生較大波動,標的資產所處金融行業的監管環境也有所變化,交易雙方就部分交易條款尚無法達成一致,且公司目前尚未取得上級管理部門及監管機構的有關批覆。交易雙方認為繼續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條件暫不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中融信託的資產規模也在縮小,2017年底中融信託資產總規模6699.07億元,較年初6829.67億元有所降低,經緯紡機在2017年年報中稱主要原因是金融業務監管趨嚴。此外,2015年-2017年經緯紡機實現金融信託及資金投資業務營收分別為54.06億元、44.96億元、42.1億元,營收同比呈下降趨勢。

有金融界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在金融業監管嚴格的環境下,信託領域和影子銀行等成為重點整治的對象,中融信託的業績下滑。信託行業改革轉型,中融信託是最早向股權類主動管理轉型的信託之一,作為信託龍頭企業融信託,仍然具有很大的優勢。

經緯紡織稱,11月9日公司與中植集團簽訂了終止協議,中植集團同意在一定期間內不與第三方磋商、達成與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相同或類似的交易。待各方面條件成熟後,經緯紡織還會繼續開展與中植集團的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